带你了解高血压的常识

2024-05-15 07:53李春梅
健康之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心脏血压医生

李春梅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病、腎脏疾病等。本文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常见疾病。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在动脉内血液流动时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过高,以“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示。正常血压通常<140/90  mmHg,其中“140”表示收缩压,“90”表示舒张压。高血压通常指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高血压分类

高血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以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但确切原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较原发性高血压低,但可以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对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年轻或血压控制不佳者,需要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以确定可能存在的继发疾病。

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的因素有许多。常见相关危险因素如下。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高血压家族者,其患高血压的风险比一般人群显著增加。

(2)饮食:高盐、高脂饮食以及酗酒被认为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中,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使血压升高。

(3)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多余的脂肪组织会释放多种信号分子,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引发高血压。

(4)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硬化,进而提高血压水平。

(5)应激: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状态也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原因在于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会增加。

(6)药物:有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临床症状

(1)头痛、眩晕:一些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头晕或眩晕,这是因为高血压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脑部缺血缺氧。

(2)呼吸急促: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使心脏需要更多氧气和营养,使患者感到呼吸急促。

(3)心悸:高血压会影响心脏负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悸感,尤其是在体力活动后或情绪紧张时更为常见。

(4)流鼻血:高血压可引发血管壁损伤,使血管更容易破裂,导致一些患者出现流鼻血的症状。

高血压常见并发症

(1)心脏疾病: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脏肥厚、心室扩大,增加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脑血管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动脉瘤、脑出血或脑梗死,严重时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或死亡。高血压还与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3)肾脏问题:高血压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引发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退,进而演变为慢性肾病。

(4)视力问题:高血压可损害眼内血管,尤其是视网膜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5)大血管病变: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全身血管损害,如果形成动脉夹层,一旦破裂很可能危及生命。

高血压的诊断和监测

诊断高血压

(1)多次测量:医生会选择在多个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血压测量,排除干扰因素后,以确定是否存在持续的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根据测量血压升高的程度,高血压被分为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再根据高血压分级、危险因素数目、临床症状和靶器官损害综合因素,将危险程度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准确地进行分级和分层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监测高血压

(1)定期检测: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就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定期测量血压,以确保血压在受控制的范围内。

(2)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仪器可以帮助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血压,有助于了解血压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并提供更多的数据供医生评估。

高血压的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包括饮食、运动、减重、戒烟、控制压力等。

(1)饮食:采用低钠饮食,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如加工食品、咸菜和咸零食;增加富含钾的水果和蔬菜摄入;选用全谷物食品,如全麦面包、燕麦片和糙米,控制精制谷物的摄入;限制酒精、咖啡、茶和能量饮料的摄入。

(2)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增加肌肉锻炼,包括体重训练和耐力训练。

(3)减重:对于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血压。研究发现,每减少1千克体重,可降低1~2 mmHg的舒张压。

(4)戒烟:坚定信心,科学戒烟,对控制血压大有裨益。

(5)控制压力: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或放松技巧,有助于降低血压。

药物治疗

无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有效控制血压,医生会开具降压药物。目前,常用降压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需采用多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控制血压。

结束语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了解高血压的基本医学知识,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定期体检,是管理高血压的关键,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潜在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心脏血压医生
最美医生
稳住血压过好冬
心脏
关于心脏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