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高血压?重点在社区

2024-05-15 07:53柴林林
健康之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血压防控高血压

柴林林

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疾病的重要诱因。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估算,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群中,50%左右和高血压有关。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3.3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但高血压知晓率仅为51.6%。因此,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防控高血压,社区防治很重要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后,其中很多内容与社区有关联。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方式上看,无论是初诊高血压还是正常高值血压,进行血压管理的第一步都是生活方式干预;第二步是评估心血管危險因素,实施风险分层;第三步是根据血压水平,确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或继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从整体流程上看,除了心血管风险高危和极危者,一般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也没有证据证明心血管风险低危和中危者能从用药中获益。对于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除了患者要有意识地执行,还需要社区进行有效统筹,引导患者重视高血压(见图1)。

(1)社区通过宣传和引导,能让更多人了解、重视高血压。比如社区提供测血压的设备,引导群众主动测量和关注高血压,有助于大家重视高血压这一疾病。

(2)引导患者主动治疗高血压。从数据上看,国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45.8%,控制率为16.8%,反映出即便有人知道自己患上高血压,但不会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社区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主动治疗高血压。

(3)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心理、饮食、年龄、生活习惯等。其中,一些危险因素可通过社区进行预防。比如对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的患者,社区可提供体育器械帮助其减肥。此外,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般性的诊疗。

社区高血压防治要点

高血压防治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也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在社区防治中,落实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理念非常关键。

组建完善的社区医疗团队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与饮食、心理、运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高血压防治中,社区除了要配备足够的公共卫生医生,还需逐渐配备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专业人员。一般来说,一个社区高血压管理团队要服务几百名病例,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可在社区内招募志愿者。

用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等内容,以社区为单位为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慢性病档案管理,以信息记录、随访、健康教育、双向转诊等为基本工作内容,体现社区在高血压防控中的实际效能。当前,虽然社区高血压管理已经逐渐完善,但是在部分城市和大部分农村还是存在较大的管理服务问题。比如,患者和社区衔接不畅、非医保患者的高血压诊疗优惠政策等,都影响了实际的高血压管理服务效果。因此,在社区内还要继续用好政策上的利好,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支持,保障服务的切实有效。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得到推广,医生每天打开电脑、查看数据、综合分析,可帮助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避免治疗依从性较差、无法有效观察并控制血压的情况出现。

做好社区高血压护理和规范化管理

在社区高血压防控中,比较迫切的需求是加强技术推广,提升防治能力。现在不少社区可开展24 h动态血压监测,通过平台化动态血压监控,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判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禁忌证,应鼓励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监测血压,可通过发放血压监测指南、使用小程序的方式提醒和记录数据,不断提升家庭血压监测的智能化水平。一旦发现患者血压出现异常情况,社区服务人员可以及时和患者取得联系。当然,为了弥补社区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不足,还要依靠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专业技术指导,为社区内居民的高血压诊疗提供更明确的医疗支持。

增强居民高血压防控意识

各社区可每年开展一次全面性的高血压普查工作,了解区域内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情况。社区高血压普查可通过全科医生、卫生服务进社区的方式,由专门的卫生服务人员以问卷调查、血压测量筛查等方式逐户开展,从而掌握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数量,计算社区内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从性别、年龄、居住范围等角度,总结社区高血压发生的规律。与此同时,社区应建立高血压普查档案,详细编制《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高血压高危人员登记表》《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高血压患者随访卡》等,方便后期顺利落实高血压健康宣传与高血压疾病预防等工作。

高血压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预防关键在于做好高血压的早期宣传和教育工作。各社区可由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协同开展高血压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多样化形式向社区居民传授高血压防控知识,加大高血压防控知识的普及程度,增强居民防控高血压意识。例如,由全科医生定期在社区举办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为居民们介绍高血压病例、治疗过程、防控技巧;采用音视频结合的方式,向居民介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用药知识,详细讲解慢病管理知识等。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基层慢性病防治工作已经逐渐完善,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全科医师,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水平也不断升高。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高血压病患人数还会进一步升高。社区要引导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协同保障机制,以减少心肌梗死、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致残或致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血压防控高血压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全国高血压日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稳住血压过好冬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