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2024-05-15 09:12:39王超群
今日财富 2024年1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者资源

王超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侧重于资产形成的全过程,注重事前、事中的控制,以便于更好地对企业资源进行统筹分析,保障各项方案的有效落实,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与我国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相比,中小型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概述,其次探讨了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规划和控制资源的利用,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由于规模和财务资源的有限性,中小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面临缺乏准确和全面信息的困境,导致预算制定的不准确和不稳定。同时,管理层可能缺乏对预算管理的了解和重视,导致预算制定过程中的决策过于主观,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了解和解决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分析中小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力。

一、预算管理概述

(一)预算管理内容

预算管理是指中小企业在运营和决策过程中,通过制定、执行和监控预算计划,以实现组织的财务和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涉及到预测和规划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支出和资金流动,并通过资源分配、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等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目标。在预算管理中,中小企业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市场需求和经营策略等,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这包括制定预算目标、编制预算计划和进行预算控制等活动。预算管理不仅关注财务方面的预算,也包括其他方面的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从而形成全面的企业预算体系。

(二)预算管理的功能和目标

第一,预算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规划和控制工具,以确保企业财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预算,企业能够明确设定收入和支出目标,并将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第二,预算管理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通过预算编制过程,企业可以评估各个部门和项目的资金需求,并根据优先级进行分配,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第三,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质量。预算制定过程涉及对各种可能情景和变量的分析和评估,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潜在风险。通过预算管理,管理者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制定明智的决策,以促进企业的发展;第四,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协调和沟通。预算制定涉及各个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合作与协商,使得不同部门之间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目标,这种沟通和协调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整体业绩和效率。

(三)预算管理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預算管理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有效规划和分配有限的资源。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相对有限,通过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全面了解自身资源状况,并在制定预算时进行科学的资源配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预算管理还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业务目标和提升绩效,企业可以明确目标和任务,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经济支持,追踪和监控业务绩效,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企业按照既定目标和计划运营。此外,预算管理还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管理者可以全面了解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客户需求等情况,从而做出更加明智和有效的决策。同时,预算管理可以提前预测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灵活应变的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二、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

(一)资源限制和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资源限制和信息不对称是两种常见的困境,这些困境限制了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效能和准确性,下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资源限制和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资源限制使得企业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难以满足各项需求和目标,而信息不对称则导致了决策者缺乏准确的信息来支持预算管理的决策和控制。

表  资源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分析

困境 描述 影响

资源限制 中小企业通常面临资金、人力和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 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数据获取困难;预算分配不足以满足各部门的需求;无法投入足够的资源用于预算执行和控制

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可能缺乏全面准确的信息。 预算编制时缺乏准确的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信息断层;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导致误解和偏差;预算执行过程中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

(二)管理者意识和能力不足

管理者在预算管理方面意识和能力的强弱,对于成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至关重要。由于中小企业通常面临资源有限和管理层结构较为扁平的情况,管理者可能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充分理解和应用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方法。首先,一些管理者可能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将预算仅仅视为一种附加的行政工作,而非战略管理工具,导致管理者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过程中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其次,预算管理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数据解读和决策能力,以便有效地制定和执行预算计划。然而,中小企业中的管理者可能未接受过系统的财务培训,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和技能,难以理解和分析财务数据,并将其应用于预算决策和控制过程中。此外,中小企业管理者可能也缺乏与预算编制和执行相关的软技能,如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预算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员工的合作与协调,需要管理者能够有效地与各方沟通、协商和协调利益,以确保预算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市场变化、政策法规的变化、竞争压力和经济波动等方面。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很难准确预测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从而影响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尤其是在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暂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导致预算无法真实反映市场变化。政府的政策调整、税收制度改革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直接影响,这些变化往往难以预测,使得企业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政策环境,进而影响预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此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新兴企业的崛起和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使得竞争格局日益复杂和多变,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往往需要在短期内做出快速反应和调整,从而对原有的预算计划产生冲击,影响预算管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而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如通货膨胀、利率变化、汇率波动等,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销售额和利润,中小企业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但经济波动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和掌握,给预算管理带来了挑战。

(四)组织文化和惯性的影响

组织文化是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的体系,会影响员工的态度、决策和行为。在许多中小企业中,传统的组织文化常常倾向于保持稳定、避免变革,从而形成了一种惯性。中小企业的组织文化往往偏向于保守和稳定,这种文化导致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变革和创新持怀疑态度,对新的预算管理方法可能存在抵触情绪,因此不愿意接受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由于组织规模较小,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相对较少,形成了“信息孤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不准确,这种部门之间的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与组织文化的稳定性相互作用,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实现全面預算管理的目标。

三、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小企业面临资源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首先,优化资源配置可通过精确评估各项资源的需求,并将其合理分配到不同业务领域,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使用。其次,中小企业还可以采用外包、合作等方式,利用外部资源来满足特定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有助于信息共享和高效决策。中小企业可以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的流动和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提升管理者意识和能力

中小企业管理者通常缺乏对预算管理概念的了解和预算管理技能,提高管理者的预算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针对管理者的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以提升他们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建立激励机制也是关键,通过激励手段,如奖励和晋升,激发管理者对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增强管理者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推动他们更好地履行预算管理的责任。

(三)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包括市场需求波动、政策法规变化、竞争态势的不确定等。首先,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是重要的措施。中小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影响预算执行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其次,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对预算计划的冲击,保障业务的持续运营;再次,制定灵活的预算方案。中小企业应采用灵活的预算编制方法,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使预算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灵活的预算方案能够及时调整预算指标和资源分配,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变化,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四)促进组织文化的转变

组织文化是一种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于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小企业中,由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保守的文化,可能存在对预算管理的抵触情绪。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中小企业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组织文化的转变。首先,建立共享的价值观是关键步骤之一。中小企业应明确预算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组织价值观中,通过明确传达预算管理的优势和对企业目标的支持来实现;其次,培育开放创新文化,推动组织文化转变。中小企业应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和改进预算管理的建议,可通过建立创新奖励制度、开展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活动等方式来实现;最后,领导者在组织中的示范作用也至关重要,领导者应对新想法和变革进行支持和鼓励。

(五)加强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企业往往面临员工技能不足、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这可能限制他们有效参与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因此,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的预算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质量。此外,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引进、激励和发展,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职业发展规划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实现预算管理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资源限制、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意识和能力不足、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组织文化等的困扰。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克服全面预算管理的困难,提升预算管理的效能和效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者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4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8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