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杜锋
指导老师 颜煌
我曾经见过许多夜空,它们或是在袅袅炊烟之上,或是盖在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之上,又或是卷于汹涌澎湃的海浪之中。但不论它身在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静。这不是令人窒息的静,而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静,又恰似一张能体现万物和谐之美的空白幕布。幕布上有星辰,有晚风,有酸甜苦辣,亦有生离死别。
我见过最多的,是一片灯海之中的夜,这缘于我生活在城市中,“近水楼台先得月”。
扑朔迷离、象征着繁华的霓虹灯下,萦绕着许多烟气,像是夜眠的人们轻轻哈出的湿气,又好似灯红酒绿中令人迷醉的尘世烟火气。这些气味盘旋着、编织着,渐成一张大网,像是要把夜空遮盖住。
看着这些城市的气息弥漫在夜空中,我担心夜会因此而消散,我害怕那最纯洁、最朴素的夜会悄然离去。我害怕这些事情的发生,抑或是说,我害怕不真实的夜。
所幸,夜还是一如既往地宁静、祥和,看不见一点儿杂质。它的“出淤泥而不染”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但夜确实做到了。它不仅做到了,还做到了极致。它对身边那些随时要侵入自己内心的烟火气不管不顾,只自顾自地把珍藏多年的星星、月亮一点一点地挂到枝桠上,让它们尽情发光,胜过那些刺眼的灯火。
不论刮风下雨,不论岁月晨昏,夜空中星河依旧。
幼时曾听妈妈跟我讲,白天其实也是有星星和月亮的,只是阳光太亮了,把它们遮住了。当时,我毫不迟疑地相信了,当然,现在我也深信不疑——抛开那些天文地理知识,这也是值得相信的。因为只有这样,只有白昼黑夜都有星河,人们才能多一丝牵挂,多一丝依靠。因为这社会上还有很多像星星和月亮的人,他们或许只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但是他们终有属于自己的光彩亮丽的舞台,即使是夜晚又如何呢?即使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又如何呢?我心绽放,自己便是观众,自己便能喝彩,自己便可送上掌声。
我见过许多夜空,它们是那样的恬静、包容,同时又各有风采。即便如此,故乡的夜空仍显特别,那里别具一番悠闲和温暖。
每当晚霞燃尽白昼的最后一根火炭,夜幕便徐徐降临。从外头玩耍归来时,家中火炉上总熬着一大锅解暑的绿豆汤,和着晚风,香气四溢。
父母会在家中坐着,手里拿着蒲扇,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在夏天,不必担心回家迟了,因为即使背着星辰回来,父母也不会像往常一样把戒尺伸到贪玩的孩子的屁股上。因为他们常说,夏天生命力正盛,打不得,一打就会把生机打掉,会适得其反。
回了家,脱了鞋袜,赤着脚奔向火炉上的绿豆汤。轻品一口,一天的暑意便会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阵阵清凉。
我爱盛夏的傍晚、盛夏的夜。一家人围聚在院中的石凳上,乘着习习凉风,喝着解暑的绿豆汤,眼前,是广袤的原野;抬头,是无际的夜空和缀满夜空的繁星。凝望着满天星辰,我心中总会漫起一种莫名的情愫,如门前小溪般恬静地流淌着。轻闭双眼,听着耳畔的蛙鸣,听着一天中最后一声蝉鸣,便是一种世上任何一样东西都无法比拟的祥和、安宁。
我爱这种夜晚。我爱笼罩在家人的轻鼾声中,和漫天的星辰一起眨巴着眼睛。我会在月光中散步,一步一个脚印,缓慢而真实。
夜无言,但那漫天星辰,那清醇月光胜过千言万语。这些安静的东西,像一把把扫帚,轻轻扫去人们心头的烦忧,让心灵变得清爽,好迎接清晨的那道微光。
无言的星河,一直不曾变化,它一直静候着游子抬头仰望。我曾在月下沉思,看星河,又何尝不是在洗涤自己的灵魂呢?只有灵魂洗得平静了,才能成大事。
哦,其实岁月晨昏之间,星河依旧。
星河依旧呢!
(责任编辑/袁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