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充满吸引力的学校

2024-05-15 09:38张晓琴
中小学德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光谷家长学校

2021年8月,一条消息迅速传开:孝感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晓琴要到武汉光谷做新建小学的校长了!随着消息的扩散,坊间多了几分对事件主角的关注:张晓琴17岁走上讲台,36岁成长为孝感市名校玉泉小学校长,41岁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成为地级市教育局副局长。人人都说她前途无量,但谁也没想到,45岁的她竟毅然决然离开教育官员的轨道,重回一线办学者的视野。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回答: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办一所充满吸引力的学校。2012年我成为孝感市玉泉小学校长时是这样想的,如今我来到新建校光谷十八小“拓荒”,也是这样想的。

就像家人调侃的那样,我最“欠”的,还是孩子们那一声声“校长妈妈”。既然最爱做校长,就必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让学校充满吸引力。我想让师生们喜欢“她”、信任“她”、呵护“她”,我想让学校里的每个人都能无限释放自己的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他人。

如何让光谷十八小这个“新生娃”健康茁壮成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建校不过两年半,我与我的团队成员们通过转变思维,创新思路,让教育变得有磁力、有活力、有魔力。

由“亮点”到“点亮”:让学校办学有“磁力”

毋庸置疑,被誉为“武汉建设标准最高的公立学校”的光谷十八小,为我擘画理想蓝图铺陈开了极好的画布。

学校位于武汉光谷中心城核心区,配有36个标准教室和美术、书法、劳动、计算机、自然、形体等各类专用功能教室,还有标准篮球馆、400人剧院标准报告厅和4道25米恒温泳池。

光谷十八小的“高颜值”,让我感叹光谷教育的大手笔与大视野。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群,让学校亮点纷呈。为此,作为办学者,我们该如何从“环境亮点”走向“点亮生命”?我想,这需要对学校育人体系进行系统建构。

常年的思考和实践告诉我,一所优秀的学校一定在践行着这样的教育观:人的潜能会因特别设计的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程序和教育目标而得到激发和实现。在这种理念下,学校的德育、课程、活动、管理等,都会洋溢着充满设计感的“磁力”,吸引着师生们的参与和认同。

因此,办学伊始,我向全体教师抛出了三个问题:如何吸引教师,让教师有强烈的归属感?如何吸引家长,让家长有强烈的信任感?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有快乐的童年?老师们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初步形成了“让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学生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让家长成为最信任的朋友”三个品牌发展目标。我们的愿景是:希望用五年时间建设一流的基础教育学校;让光谷十八小成为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社会满意度高的“三高”学校。

目标之“高远”,令一些自媒体将其解读为“新校长张晓琴上任之初就立军令状”,但我和伙伴们都认为,所谓的高目标,只不过是我们所要做的高质量教育的副产品,切不可本末倒置。

在共同愿景的激励下,我们从“环境亮点”切入,通过恒温游泳馆的运营,并将游泳课程化、课题化、特色化,将“点亮生命”变成了现实。

光谷十八小拥有在武汉市公办小学中极少有的恒温游泳馆,我们希望以此为基础全面普及游泳课,满足孩子和家长的心愿,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历经多次商谈,学校于2022年六一前夕成功引进专业运营团队,让孩子们收到了最棒的儿童节礼物。从此,上学日,学生们可以开心地上游泳课;节假日,附近民众多了物超所值的健身场所。

为了把游泳馆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学校面向二年级全体学生开设游泳必修课,通过一学年时间普及蛙泳,成绩合格者颁发“25米蛙泳达标证”;三年级开设游泳竞技课程和兴趣课程,并组建游泳特色班。学校同时成立以游泳教练队和本校体育骨干教师为主的游泳教材编写团队,聘请湖北体育学院教授为指导专家编写游泳课读本。目前,全校除一年级学生外全部蛙泳达标,学校还建起了3支游泳队、2支女子花样游泳队。2023年6月,几支队伍首次参加全区中小学游泳比赛即获团体第三名。我们还把这些教育体验转化为研究课题,未来将其经验移植到学校的其他体育课程中,实现打造以游泳为主体的“1+N”体育特色校的目标。

同时,我们让恒温游泳馆成为校园特色文化的一大原点,使其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犹记得开馆那天,我们请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刘蕙瑕與孩子们一起过节,品尝甜蜜的蛋糕,分享成长的喜悦。活动刚结束,当天的“冠军课程”就被拓展为校园里的“冠军博物馆”。之后,更多的冠军陆续来到孩子们身边,激励着孩子们品读冠军故事,在榜样的感召下奋勇争先。

一座恒温游泳馆,就这样持续激发着师生、家长乃至周边居民的生命光彩。而事实上,学校里这样的契机很多。

2022年4月,我们向全校师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征集校徽设计,得到积极响应,从收到的七百多份应征稿件中,我们选中了一幅由1和无限循环的符号组成的校徽,它寓意着孩子们将从光谷十八小走向无限可能的未来;2023年1月,我们开展学校吉祥物形象征集,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让孩子们在新学期第一天就迎来了可爱的“希希”“迎迎”——他们的设计灵感,就源自光谷十八小的办学初衷。从此,两个可爱的吉祥物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探游课堂、畅游泳池、遨游书海……

如今,光谷十八小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用行动与热情去点亮梦想,点亮未来。学校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先后获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质量评价“优秀单位”、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无废学校等;学校“双减”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从“人化”到“化人”:让学生成长有“活力”

教育是“人化”和“化人”的过程及其产物。“人化”是教育外显,“化人”是精神生长,有吸引力的学校就是在从“人化”到“化人”中,让每个孩子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持久的学习力和向上的价值力,让成长变得“活力”非凡。

学校每月都举办“绳彩飞扬”跳绳挑战赛 ,人人参与,进步有奖。从开始时很多孩子不会跳,到如今一年级孩子一分钟跳215次的校记录,我们是为了培养跳绳冠军吗?——我们在培养终身运动者。

我们拟定了学生的劳动清单,使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社区服务三位一体,为此特地开辟了学生趣味农场,设置了开心厨房。3月,我们做“书包减肥记”“给课桌洗脸”“给柜子瘦身”活动;4月,开展蔬菜种植活动,每班分得两块菜地,自主管理、自主种植;5月,开展“我是家务小能手”活动;6月则是蔬菜采摘、阳光义卖活动时间……我们是在应付上级检查吗?——我们在培养责任担当者。

学校开设了72类艺体社团课程,全力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发展需要,也经常为孩子们举办才艺展。我们是为了比赛而开展活动吗?——我们是在培养优雅生活者。

在光谷十八小,我们的教育只有一个原则:把握现在,着眼未来,教学生六年,为学生一生。

曾有到访的客人有趣地点评说:“这是一所做到了让教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学校。”我想,教育的“回甘”,正来自我们始终不忘从“人化”走向“化人”的初心。

在我们的种植园系列活动中,第一场主题是爱心义卖,第二场主题变为“品尝劳动果实、弘扬感恩美德”。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学着摘、学着洗、学着分、学着切、学着摆、学着送、学着说……不起眼的黄瓜成了一条教育长链中的育人载体;师生的对答,成了最鲜活的教育。

老师问:“二十多根黄瓜不够分怎么办?”孩子们答:“把它切开,一人吃一小块就够了!”

老师问:“这些黄瓜除了给自己吃,还可以分给谁?”孩子们答:“分给校长妈妈,因为我们爱她!”“分给其他班级,因为有很多我的伙伴。”“分给其他老师,我们要尊敬老师!”“分给保洁奶奶,她们每天打扫卫生很辛苦。”“分给食堂的叔叔阿姨,他们每天为我们准备午餐。”

老师问:“要去送给老师,你会怎么说?”孩子答:“这是我们班菜园里摘的黄瓜,您吃吧!”老师引导:“老师听了你的话,吃起来一点儿黄瓜味儿都没有!”孩子改口答:“这是我们刚刚从菜园里摘的黄瓜,脆生生的,可好吃啦,您吃吧!”老师再引导:“老师吃了你的黄瓜,只甜在嘴里,还没有甜到心里!”孩子再答:“这是我们专门为您准备的黄瓜,很甜很好吃,送给您,代表了我们对您的爱!老师,您辛苦了!”

当教育有了这样一种延展思维,哪怕围绕一个校门,都能做足教育文章。

两年前,有上学恐惧症的小树(化名)转学到光谷十八小,因为之前不愉快的上学经历,他很害怕上学,甚至一走到校门前就发抖。为了这个孩子,我们不仅允许他妈妈陪读,帮孩子度过适应期,还着手在校门口建起一间有秋千、滚筒等感统器材的资源教室,为像小树这样的孩子设立情绪“缓冲带”。现在,这些孩子早已不需要家人陪读。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上学的快乐。

小树的故事启发我们,我们要让校门更有吸引力。我们买来钢琴放在校门口,举办校园钢琴手大赛,在放学前的时段开办快闪式的“大门剧场”……让孩子们通过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大方展示自己,也让家长们对学校有更全面的认识。

我想,这样的教育不能只发生在校内,因为好的教育是对目标、空间、生命的延展,“她”一定是课内与课外的整合,是学校与家庭的融通,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如此,“她”才能独具吸引力。

为此,我们将教育的触角向外延伸,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合伙人”。我们建立了“三宽(宽厚、宽心、宽容)”家长学校,通过线上家长课堂、通识课程和技能技巧课程,着力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同时,通过校园开放日,让家长体验孩子一日学习生活,在与学校管理者的畅谈中,建立科学育儿理念。

延展思维勾连了学生生命的当下与未来,打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观念阻隔,让孩子们的成长不再固守一隅,而是联通内外,“活力”四射。

由“发生”到“生发”:让教师发展有“魔力”

作为管理者,校长的第一要务是引领教师成长。只有推动教师不断成长,才能让学校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

这也是我来到光谷十八小后感到最棘手的难题。身处武汉市教育规模增长最快的地区,学校师生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办学进入第三个年头,我们就迎来了17个班的一年级新生,全校教学班多达42个,师生总人数超过2000人。

如何又快又好地引領这一大批有活力、有干劲、有朝气,同时经验不足、工作缺少“章法”的新老师成长?我想当务之急是必须激发他们内在的生长或爆发力,让他们每个人的成长从“发生”走向“生发”。

我们开发了为期三天的新老师成长营项目。这三天,新进教师戴上红领巾体验小学一年级学生生活,校长当班主任,学校中层干部担任授课老师。培训结束后,新老师们理解了为什么大小课间一定要让孩子出去玩,也知道了怎么教孩子们做眼保健操、打饭、午睡、扫地……不教胜教,每个新学年的开学,因此变得非常平稳顺利。

我们用足用好优质平台资源,让教师们“研”起来。学校加入了上海“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共同体”,与教育改革最前沿的教研团队为伍;特邀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涂玉霞名师工作室落户学校,特级教师涂玉霞每周三到校听评课,进行微论坛分享,推进高质量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校还牵手学区共进,开展教学比武、师德演讲、班主任工作研讨等活动,搭建教师资源共享互学共帮的成长平台;加入“木林森”教联体,让各学科和班主任“种子教师”成为武汉市教科院专家的徒弟,每个月都能得到专业的现场指导。

我们创建了极为开放的课程体系,所构建的基础课程、校本必修课程、卓越课程三大课程层级,所开辟的红色博物馆、图书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冠军博物馆、生命博物馆六大课程空间,都为老师们指明了提升课程建设能力的方向。

我们鼓励师生在课堂、活动中实现美好共生关系。我们提出了“有吸引力的课堂=学习需求×学习价值”的公式,倡导教师有趣有效地教、学生自信自主地学,提炼出有吸引力的课堂所具备的三大特征,即好玩、善思、会用。我们鼓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同课异构、全体教师上研讨课,分学科、分年级、分层次尝试研究,举办创建课堂模式论坛,开发有吸引力的校本和班本课程。

我们手把手教教师们学会“刻模”,使学校每项工作流程能被归纳为制度,能被分解为一个个模块去实施。老师们逐渐从“小白”成长为专家,学校也多了一百五十多个“刻模”,现代化治理体系逐渐完善。

我们一次次主动申请加入“大考”,在挑战中快速成长。仅2023年12月,学校就承办了“小学语文游戏化专题研讨会”,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语文课程与游戏化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金晓芳受邀到校指导并上精品课例;承办了湖北省第一届优秀(交响)管乐团队展演活动,接待了55个团队、1900人参赛;举办了人人参与的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元旦汇演……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主动设计、策划和引领,生发智慧、灵感与幸福,获得成长、成全与成就,犹如破茧重生,体味了专业发展的“魔力”。

作为校长,既要抬头望远,又要低头做实。当我们拥有了系统、延展、升级思维,我们就拥有了簇拥、舒展和向上的姿态。我们在一起,是为了能够办一所充满吸引力的学校,这所学校是生态田园、人文家园、书香学园,更是儿童乐园,“她”实现着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梦想,实现着生命的相互映照、彼此丰盈。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光谷家长学校
赵括很忙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武汉光谷军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平衡和谐是更好的教育——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发展纪实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想飞上天的猫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