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时期,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十年。这长达近百年的时光内,华夏大地始终处于战乱之中。让我们从其中的三大战役中感受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官渡之战
参战方:曹操军、袁绍军
胜利方:曹操军
经过:董卓、吕布灭亡之后,袁绍与曹操形成“一山不容二虎”之势。
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对峙于官渡,曹军兵疲粮缺,袁军的兵力远胜于曹军。曹操的谋士荀彧认为此时曹军以弱敌强,必须出奇制胜。曹操采纳了荀彧的良策,再加上这时袁绍手下一个名叫许攸的谋士向曹操投降,给他献计,提出奇袭乌巢的战略。曹操是一个善于采纳他人意见的人,他觉得许攸说得很有道理,便亲自率军队来了次突袭,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袁绍因为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屡次拒绝部下的正确建议,一再错失良机,最终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溃败。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之一。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辉煌的一页。
赤壁之战
参战方:吴蜀孙刘联军、曹操军
胜利方:吴蜀孙刘联军
经过:曹操统一北方后,率领庞大的军队南下,意图消灭东吴和蜀汉,以统一全国。孙权和刘备意识到自己单独对抗曹操的弱势,于是决定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公元208年冬天,孙刘大军在赤壁与曹军隔江对峙。
曹军将士常年在北方生活,所以很多人因为水土不服和不善水战生病了。周瑜派庞统向曹操巧献连环计,让曹军将所有船只连在一起。接着,周瑜和黄盖上演苦肉计,让曹操误以为黄盖与周瑜结仇。之后,黄盖假意向曹操投降。带领10艘船舰,乘着东南强风,驶向曹营。离曹营不到二里,黄盖等人点燃船上的柴草,冲进了曹操船阵,大火中周瑜趁机引兵攻打曹营,使其全线瓦解。
赤壁之战粉碎了曹操统一全国的野心,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夷陵之战
参战方:蜀军、吴军
胜利方:吴军
经过:关羽被杀,刘备兴倾国之兵,发誓灭掉东吴,报仇雪恨。起初,蜀军气盛,大军所到之处斩将夺城,势不可挡。东吴被迫求和,但刘备被报仇之心和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作出任何妥协,执意要灭掉东吴。东吴别无选择,只能派陆逊与刘备决一死战。陆逊在对战场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判断后,提出应该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待机破敌。他以持久坚守避敌锐气的作战方针,最终使得蜀军将士疲惫不堪,军心动摇,再加上时至盛夏暑热,蜀军不得不移营就凉。刘备错误地把兵力集结驻扎在草木丛生、地形过于坎坷复杂的地方。陆逊抓住战机,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大败刘备。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