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文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博物馆,此后各个行业开始效仿建立起本行业的博物馆,目的在于展示该行业遗存物以及文化,这些行业遗存物凝聚了近现代以来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近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可利用资源不足、藏品征集渠道不通畅等原因,导致诸多珍贵文物散落各地,同时藏品体系的搭建也受到制约和限制,长期影响着行业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然而行业博物馆是众多博物馆类型中重要的一种,它的发展与未来均与博物馆事业紧密相连,因此,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铁路博物馆;藏品;征集;渠道;价值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7.018
1 行业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西方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在此背景下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览结束后将在博览会展览的展品进行统一整理保存,创办了South Kensington museum(今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并称Museum of Manufactures(工业品博物馆),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出现行业博物馆这一新的博物馆类型。19世纪中期,欧美、日本等国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地尝试创立了一部分行业博物馆,例如服装博物馆、宝石博物馆等。河南省黄河博物馆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业博物馆,展示内容以黄河概况、黄河文化、黄河治理以及黄河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等为主。20世纪末铁道、航空、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开始筹备建设本行业的博物馆,其中保存、展示的行业文物遗存代表了近现代我国百年以来各个行业发展的历程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实现社会共享本行业的文化资源。
着眼于博物馆发展历史,博物馆是由保存珍贵物品的私人收藏室发展而来,逐渐演变为今天“以人为本”的现代博物馆。因此收藏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功能是博物馆最先具有的功能之一,同时也是博物馆存在至今并不断优化、发展的基础。传统的历史艺术文化博物馆收藏的目标主要以具有较高文化、艺术、审美价值的传世文物以及考古出土品为主。而行业博物馆的目标藏品应该是承载着本行业发展历史,汇聚本行业整个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各种技术或工艺环节发生重大变革进步的历史节点,并能够展现该行业发展的历程和方向,用实物来对本行业取得的佳绩与经历的发展状况进行展现。如今行业博物馆的定义是:行业博物馆是指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相关文物标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机构,它利用特殊的行业文物,以其特有的展示手段,阐述该行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达到传播行业文化科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我国铁路历史悠久,自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吴淞码头修筑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到如今中国高铁领跑世界,经过民国时期“万国铁路齐聚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铁路6次大提速,近150年的历史中有着很多历史价值极高的遗存物、标本和文献。1978年铁道部科学技术馆成立,2003年更名为中国铁道博物馆,主要负责铁路文物、科研成果等展品的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及编辑研究工作。
2 行业博物馆藏品征集的问题
行业博物馆所收藏的物质文化遗存本身有着高度的收藏与研究价值,铁路文物是国家铁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铁路事业进程的历史见证,但是这些铁路文物普遍分散在全国各大铁路集团分公司、铁路沿线工区,大部分都作为铁路废料或备用料保存在一些简易库房中。2021年西安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在清点旧废料时意外发现了一段铸有“汉阳铁厂造1900”铭文的钢轨,这比中国铁道博物馆所藏的“汉阳铁厂造1901”钢轨还要早一年,是中国早期铁路事业发展的再现,也是汉阳铁厂蹒跚起步的见证。经过走访调查,这段钢轨是20世纪40年代在修建陇海铁路时使用的从京广铁路漯河段替换下来的“38轨”,20世纪50年代又挑选这些替换下来的旧钢轨用在了宝鸡机车检修厂—宝鸡东站铁路的专用线上,现在中国铁路线上使用的钢轨大多是“60鋼轨”,这段汉阳铁厂早期生产的钢轨经历了中国铁路从“38钢轨”到“60钢轨”中间这100多年的历史。
2021年西安铁路总公司宝鸡工务段在集中清理厂站内废旧料时,这段百年钢轨被人们从废旧材料堆中意外发现,如今被简单地保存在简易的库房中。如今行业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少、种类单一;大量文物散落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手中。这种现状也是如今行业博物馆发展的困境之一,不仅难以发挥文物资源背后蕴含的价值,实现社会共享,而且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也无法全面、系统地进行。如不对其进行系统的征集收藏,多年后这批文物将会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被时代的滚滚车轮所淹没。所以说,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各行各业,建设本系统相关博物馆并抢救悄无声息消失的景观已是当务之急。那么本文将探讨铁路博物馆这类行业博物馆目前在征集文物方面的困境。
2.1 藏品征集途径变化
因行业博物馆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归属不同,性质也较其他类型博物馆更加特殊。行业博物馆虽然也属于公共文化设施,但不属于文化部门主管,而是归属于本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同时文物遗存绝大多数积藏在本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爱好者和收藏家手中,文物征集工作的范围也是如此。所以行业博物馆要开展藏品征集工作,从搜寻、收集文物分布信息、留存情况到转移文物等多方面都需要大量仰仗所在行业的各级企事业单位的帮助。在“铁道部”时代,仰赖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下发指令,发挥其权力和影响,铁道博物馆在藏品征集工作中获得了巨大的帮助,各级部门响应迅速,征集效率高,为中国铁道博物馆的成功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铁路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分开,成立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政府部门、文博单位为主导开展文物征集工作不符合现实情况,由其向行业博物馆所属单位下达指令也不切合实际。各级分公司各单位没有多方面利害关系的掣肘,对于文物征集工作的配合缺乏积极性,也没有集中的文物信息汇总平台来辅助征集藏品、统计藏品信息,由此造成的文物征集途径受阻,最终导致各地散落的珍贵文物不被人们所发现,也造成绝大多数的行业博物馆藏品体系单一难以支撑展览,或馆藏不足而造成展览不完善,抑或是难以推出新展等问题。
2.2 藏品分布各地,信息難以集中
各新馆在成立之始,为奠定基础、建立藏品体系,均大力征集藏品且各方面反响较好,然而随着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日益崛起,行业博物馆随着办馆时间的增加藏品征集力度随之不断缩减,行业内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遗存、纸质文件、相关材料等散落在库房和厂站中无人问津,或在个人手中用作他用,更有甚者流落在一些没有文物保护可言的私人企业中,无法建立一个行业中文物遗存信息资源的正常流通和开发机制。
2.3 征集计划性不足
目前在中国铁道博物馆等一些藏品发展观念欠佳的行业博物馆中,文物征集工作没有全面系统的计划,也没有长期开展征集或定期进行藏品信息收集的工作,随意性较大,且计划性不足。文物征集工作缺乏连续性和全局观,造成了行业博物馆藏品数量不足,或藏品数量充足,但类别单一无法形成有体系展览的情况。
2.4 行业博物馆人员缺乏专业性
在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及综合博物馆等类型的博物馆中,是以博物馆学、文物学、考古学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为主,从事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学术研究、策展等工作。而在行业博物馆中,博物馆专业相关人员缺乏对行业知识的了解,专业人员占比较少,而是以行业范围内的相关专业人员为主要人员构成,导致行业博物馆内文物征集与保护方面的力量相对薄弱,行业专业人员不了解藏品征集工作,因此而难以进行藏品征集工作。同时中国铁道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铁路专业博物馆,线上官方网站缺乏维护,线下博物馆没有导览手册,宣传工作缺失也是藏品征集难以进行的原因之一。
2.5 一线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欠缺
对历史文物而言,它已经从原本生活中脱离出来,最初的功能和价值已经基本消失,但作为文物,作为某些历史进程或社会变革的印证,它们又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价值及具象历史的独特作用。专业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无法深入一线进行调查、征集工作,而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又缺乏对于珍贵铁路文物的敏感度,将对博物馆来说的珍贵藏品与废旧料一起积压堆放,认为其与一同堆放的同类物品没有差别,束缚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
2.6 公众捐赠渠道不通畅
文物征集过程中,除了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个区域寻找文物遗存这一途径外,公众的捐赠也是主要途径之一,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解决博物馆藏品缺失问题。一方面博物馆宣传工作的缺失,导致公众捐赠无门;另一方面不少博物馆对文物捐赠者没能展示其优秀的藏品管理工作和捐赠藏品的利用途径,对于捐赠过的捐赠者也没有积极的反馈,这也是公众缺乏文物捐赠热情的原因之一。
3 针对行业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提出的建议
3.1 加强文物数据收集,长期有效推动文物征集工作
通过深入调研,收集涉及各行业内容的一线单位、行业管理单位、文博管理部门、各地相关行业展览馆、博物馆、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民间爱好者等各地散落、收藏物品的信息。与各地相关专业团体、协会等机构加强联系,交换信息,做到由上而下洞悉民间行业文物遗存分布情况。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媒体形式将博物馆征集情况广而告之,构建起统一的信息汇总平台,根据各地文物分散情况配合各单位工作情况,制定长期、短期的藏品征集计划,让藏品征集工作长期行之有效地持续进行下去。
3.2 多方入手,广开文物征集渠道
应该立足专业特色,拓展征集渠道,与行业企事业单位、文博单位、行业知识爱好者、民间收藏家等保持良好关系。此外,也可采用代为保存、借用等方式与其他单位、收藏者交换相关文物,对民间收藏家不愿出售和捐赠的特殊文物,可以通过积极协商在对方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借展等方式来调剂藏品。同时,给予捐赠物品的社会公众给予表彰嘉奖,新展发布及博物馆活动时应即时邀请藏品捐赠人、民间收藏家、行业知识爱好者前来参加,以提高社会各界爱好者捐赠的热情。
3.3 加强对行业博物馆的宣传
博物馆工作人员应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本馆藏品、展陈内涵进行宣传,定期更新线上宣传网站,完善线下印刷物、出版物,使博物馆发挥其教育功能,增强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性,凸显博物馆的公益性,提高博物馆知名度,以达到民间人士自愿发现、搜集、捐赠藏品的目的。定期推出原创临时展览、博物馆社交活动,通过馆校合作、与其他行业博物馆联动等方式收纳更多的本行业知识爱好者,吸引社会各界对本行业及本行业博物馆的关注。
4 行业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4.1 谨慎甄别,合理评估文物的价值
我国行业博物馆所藏多为反映近百年来我国各行业发展的近现代文物,其中很多文物经历了战争保存至今,十分珍贵且不可复制。在评估文物时,必须将文物遗存置于当时的时代和背景事件中,侧重于在经典历史事件中留存下来的遗物,例如行业变革、行业中重要的事件等。行业博物馆文物征集过程中除核心文物遗存外,还有部分后人为纪念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制作的纪念物、评价材料、相关人员遗留物品等,也属于行业博物馆的支撑材料,应该慎重甄别其价值。除此以外,文物遗存的存世数量也是判断其价值的因素之一,一些文物遗存因其材质、性质等原因较难保存流传至今,数量很少,因此十分珍贵。杜绝以经济价值、实用价值、年代远近为吸纳新藏品的判断标准。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也要注重对于迭代更新较快的物品进行收藏,例如通信博物馆的收藏目标不应局限于通信行业的收藏历史文物遗存,随着当代通信设备不断地更新迭代,也应注意对这类物品进行价值评估和收藏保存,这也是记录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4.2 明晰博物馆入藏要求,合理收藏
博物馆性质与所收藏的文物遗存的内涵关系密切,行业博物馆与综合性博物馆不同,应当以自身的性质为基础决定入藏的文物遗存种类。综合性博物馆可收藏文物的范围较行业博物馆广,可以接受多种类别、年代的文物,而行业博物馆就需要在入藏前辨明藏品是否符合博物馆要求,是否对博物馆展览、研究有益,同时也应注意藏品的全面性,以完善藏品体系、优化常设展览、创新临时陈列为目的进行藏品征集。行业内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这类能够佐证行业发展历史背景的物品不可被忽视,行业博物馆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扩展,而不局限于刻板的收藏范围。
4.3 注重文物的觀赏性、多样性
行业博物馆不同于历史、艺术、自然博物馆的展品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而行业博物馆藏品展示更侧重于行业发展、历史事件等的知识传播,但行业博物馆在文物征集过程中也应注重文物的观赏性,例如一些重要事件的手稿文字由于时间而消退或书写人字迹潦草,让观众难以理解,观看时容易让观众产生疲劳感。同时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应从多维度征集文物藏品,多样、创新的藏品征集有利于提升行业博物馆展览的趣味性及可观赏性。
4.4 数字化藏品征集
尽管行业发展迅速,但不少行业文物仍在发挥其最初的功能和价值,例如在武昌粤汉铁路轮渡码头遗址的一座钢桥中发现三段带有铭文“部定八十五磅轨制 汉阳铁厂造民国二年十月”的民国时期钢轨,专家介绍带有“部定”铭文的钢轨是武汉首次发现,这三段钢轨作为这座钢桥的一部分不能入藏博物馆得到保护和展示,并在不久后就被割盗下落不明。对此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对这类行业历史遗存的数字信息进行采集和展示。同时建立藏品资源数字化平台,对无法入藏的行业历史遗存进行数字化保存,记录其名称、年代、材质、所在位置、数量、影像等信息。为日后对这类文物进行影像展示及多年后可能入藏博物馆奠定基础。
5 结语
在2006年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与铁路相关的仅有2处。如今铁路遗产逐渐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在2019年我国第八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名单中,与铁路相关的文物单位达到28家,同时与近现代工业相关文物单位数量达55家,占总数比例近10%。虽然与综合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相比行业博物馆所占比重较小,但通过对比多年文化保护单位名单中近现代工业保护单位数量可以看出其具有增加的趋势,也表明国家对于行业遗产的关注和对行业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放眼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我国各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为行业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弘扬行业文化的同时,还能够宣传、普及行业知识,与行业遗址博物馆相结合发展旅游商贸,对于行业形象树立、经济社会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行业博物馆要做的应该是系统统计各地区行业遗产状况,为有关部门加强对其保护工作、优化征集方式提供数据支持。精准掌握、科学评议行业内文物遗产资源,注意对行业文化资产的合理利用,以助力“博物馆+”体验,让各个行业文化遗存“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浩强.工业革命的盛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J].科学文化评论,2009,6(3):82-96.
[2]陆建松.行业文化与行业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2001(4):23-28.
[3]贾本义.铁路文物保护工作初探[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1):23-27.
[4]苏东海.博物馆演变史纲[J].中国博物馆,1988(1):10-23,96.
[5]柳恒.数字化环境下博物馆藏品的管理及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2):184-186.
[6]何慧,黄蓓.关于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几点思考[N].中国文物报,2021-11-23(006).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Z].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