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与林徽因,传写敦煌情

2024-05-14 09:18常沙娜
北方人(B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梁先生林先生梁思成

常沙娜

敦煌文物展览是1951年4月筹备就绪的。有一天,爸爸告诉我,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要来了,他们夫妇两人身体都很不好,一般不出门,但是这个展览他们执意要来看。爸爸特别嘱咐:“要好好接待梁伯伯和梁伯母。”

梁先生是爸爸多年的老相识,敦煌艺术同样是这位建筑大师的至爱。

1931年,从美国留学回国的梁先生和林先生加入了朱启钤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致力于研究几乎失传的中国古建筑学问。他們苦心钻研世代相传的工匠秘本,并与营造学社其他成员一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踏遍祖国的山河大地,对遗存的众多古代建筑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开创了中国建筑田野调查的先河,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于1937年发现了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这座唐代大木构佛寺建筑实物,取得了至关重要的成果。

梁先生当年撰写的两篇重要论文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空白,他在论文中写道:“既然没有实例可查,我们研究资料不得不退一步到文献方面。除去史籍的记载外,幸而有敦煌壁画还在人间,是我们重要的数据。”“敦煌是次于实物的最好的、最忠实的、最可贵的资料。”

作为中国建筑界一代宗师的梁先生是借助敦煌壁画进行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他对这个举世无双的文化宝库无限向往;但是在当年的现实条件下,他只能凭借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进行研究,一直没能亲自去敦煌实地考察,为此抱憾多年。当我父亲有机会去敦煌工作的时候,梁先生积极鼓励他一定要去。据爸爸在《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中回忆,当时梁先生对他说:“你这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很钦佩,如果我身体好,我也会去的呢!祝你有志者事竟成。”在那关键时刻,这一席话对爸爸无疑是莫大的支持。后来爸爸在敦煌,梁先生在重庆,两人还有联系。当政府给研究所的经费长久拖延发不下来,研究所的生活、工作难以为继时,爸爸会写信给梁先生,请他在重庆帮忙询问催促;梁先生也一定全力以赴帮忙,使问题得以解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民政府下文撤销成立才两年的敦煌艺术研究所,神圣的事业刚刚开头就面临夭折。为了使保护、研究工作能继续进行下去,爸爸奋起力争,广泛呼吁,梁先生也为此声援尽力。梁先生学问深厚、为人正直,爸爸一直很崇敬他。

我在少年时期就多次听爸爸讲起梁先生,在美国时也曾听人说: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设计过程集合了世界各国最优秀的建筑师的智慧,代表中国参加这项设计的就是梁思成。可是,尽管久闻大名,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他本人,所以那天爸爸叫我“好好陪这两位老人”,我心里特别高兴。

1951年春季的一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如约来到了午门,我跟着爸爸一起去接他们。论年纪当时梁先生和林先生都不老,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可他们是我的长辈,又博学多才声名远扬,二十岁的我也就把他们视为老人了。梁先生个子不高,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魁梧,见面给我的印象是个和蔼可亲的“小老头儿”。林先生是著名的才女加美女,气质高雅,但已经病得非常瘦弱,爬台阶走两步就得歇一歇,我就更把她当老人小心扶持了。

初次见面,林先生很亲切地和我聊了聊。她说,你在敦煌住的那些年一定学了不少东西。她知道我刚从美国回来,又问我在那里怎样,我就简单讲了自己先到波士顿、后到纽约的经历。梁、林曾经在美国求学多年,话题从敦煌扯到美国,一下子彼此都感到很熟悉了。

梁先生和林先生一进展厅就惊呆了。那时研究所的临摹品都是一比一大小的,敦煌石窟各个朝代的壁画画幅本来就很大,那么多摹本集中展示,气场更强,敦煌艺术的气息特别浓厚;对敦煌心仪已久但一直没有去过的两位先生面对这些酷肖实物的摹本,感到非常震撼。我注意到梁先生的嘴唇微微颤抖,林先生清秀苍白的脸上竟泛起了红晕,他们对敦煌艺术发自内心的痴情令我深深感动。

在展厅里,我紧跟着他们。两位先生逐一看了有关敦煌的介绍、照片和各类展品,在壁画摹本前停留良久。他们的参观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如饥似渴,看得非常仔细。后来两人分开各自看,中途梁先生几次走过来提醒林先生:“徽因,你休息一会儿。”林先生患有严重的肺结核,多年没爬过那么高的台阶,走那么多的路,那天不停地参观了一上午,真不知克服了多少艰难!

展品很多,他们看了一圈就很累了,不能再继续下去,但直到离开时仍然很兴奋。终于亲眼见到了向往多年的敦煌壁画,尽管只是摹本,也使这两位从敦煌壁画中寻找中国建筑艺术真谛的学者激动不已。看完以后,他们对爸爸坚守敦煌的精神和做出的成绩表示非常肯定和崇敬。梁先生又问我:“沙娜,你小时候也在那里临摹壁画?”我说是的。接着他又问了我一些问题。

和梁、林两位先生的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那情景至今清晰如昨。

两位先生来看展览后的一天,爸爸告诉我:“沙娜,梁伯伯他们看敦煌展览很受感动,回去以后有很多想法,梁伯伯跟我说,想让你去他那里。”我不明白,我去他那里干什么呀?爸爸说,是去梁伯伯所在的清华大学,“梁伯母身体不好,梁伯伯希望你在她身边,向梁伯母学习,可能需要你在敦煌图案方面配合她做些工作”。我从来都是听话的,马上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就这样同意了。

多才多艺的林先生多年来和梁先生一起,在中国古建筑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而她早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学美术,对装饰艺术领域也有深入研究。这时,她正着手北京传统工艺景泰蓝的新图案设计,希望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注入新的活力,带动整个产业的复兴。

在展览会上见到我以后,两位先生一定是认为我在敦煌艺术的熏陶滋养下长大,有临摹敦煌图案的基本功,又在美国学习过,开阔了艺术视野,跟着林先生做这些工作很合适,所以他们很快就做出决定,破格推荐我到清华大学营建系做助教。

我在什么学历都没有的情况下,忽然得到清华大学这样一所中国最知名大学的聘任,感到非常意外,受宠若惊。直到现在我还认为:如果不是在那个百废待兴的特定的年代,不是因为德高望重的梁、林两位先生不拘一格的推荐,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如果我回国以后的路是照爸爸当初构想的模式走下去,我可能真的就到中央美术学院继续学绘画了。可是就在这个当口,一个新的机缘为我敞开了另一扇宽阔的大门,我从此转向工艺美术,转向艺术设计,并一辈子从事艺术设计教育。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敦煌!父亲的召唤》)

猜你喜欢
梁先生林先生梁思成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邻居林先生
邻居林先生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梁漱溟演讲收费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梁思成:谢谢捧场
女子离婚后发现前夫隐瞒股权
邂逅西泠名家倪伟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