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清晰不迷路

2024-05-14 14:02刘淼霖
关键词:烈士墓洪山苏州园林

刘淼霖

很多同学写作时故意回避写景题材,一是不知道景物素材如何取舍,担心把作文写成流水账;二是词汇积累不足,不能写出景物的特色。那么,应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推荐一个好地方呢?现以《施洋烈士墓》为例谈一谈。

一、分析主题

分析主题就是分析写作重点,以免在写作的时候偏题或者跑题,通常可以根据题目的短语结构进行分析。

“施洋烈士墓”是偏正短语,写作的重点是墓,限制词是施洋烈士,这样分析,写作主题一目了然。

二、体裁分析

推荐一个好地方,值得推荐的地方必然是自己或他人非常喜欢的地方,要说明某个地方有多好,有什么特點,最好写说明文。

三、视角分析

“我”想推荐一个地方,那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我”觉得这个地方很美,出于个体的情感需求,要用第一人称写作。

四、写作框架和详略

《施洋烈士墓》应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写为什么要介绍施洋烈士墓,推荐它的意义是什么,可以略写;第二部分写施洋烈士墓的整体布局,包括墓园的烈士牌坊、瞻仰广场、纪念碑、烈士墓和纪念馆五个部分,应详写;第三部分写对施洋烈士墓的喜爱之情,可以略写。

五、运用写作技巧

运用写景技巧,能让笔下的景物更加优美。

1.开头和结尾

(1)开头

开头要交代记叙文的四要素,《施洋烈士墓》用典型的事例介绍施洋的事迹,简洁、不啰唆。例如:

每到傍晚的时候,我都会到施洋烈士墓周围转一转,这里既是武汉市中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地方,又是在节假日现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地方。我只知道施洋是早年开展武汉学生运动和罢工的志士,在工人罢工时,被国民党杀害,成了烈士。后来据说在1953年的时候在洪山北麓建立了衣冠冢,然后建立了一座公墓。

时间:傍晚;地点:施洋烈士墓;人物:我;事件:我到施洋烈士墓前转一转,介绍了施洋的事迹。要素齐全,语言简洁。

(2)结尾

结尾要说明为什么喜欢这里,是因为这里历史悠久,还是因为这里风景美丽。例如:

施洋烈士墓现在与洪山公园联系到了一起,去逛洪山公园的人,通常都会来施洋烈士墓看看,了解施洋的革命事迹。其实在白天的时候,施洋烈士墓是很幽静的,可能它是一座公墓的缘故,在这里的人总是压低声音说话。到了傍晚的时候,中老年人才在这里舞剑、打拳、跳交谊舞,打发晚年的时光,通常喧闹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

施洋烈士墓让“我”喜欢的原因是这里和洪山公园很近,逛完洪山公园就可以来施洋烈士墓;这里白天十分安静,中老年人在这里活动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十分规律。

2.正文

正文介绍《施洋烈士墓》的景点,可以运用各种说明方法,这样效果较好。

(1)写出景点的布局

要详细介绍景点,就要说明景点的布局。例如:

穿过烈士牌坊,烈士牌坊是用汉白玉制作的,和普通牌坊的形状没有两样。拾级走上瞻仰广场,有一座施洋的全身像,之前还是半身像的,不知道从何时起,换成了全身像。广场分成左边右边,左边连着洪山公园,右边连着施洋纪念馆,只是这个时间点,它正在闭馆呢,再往上走,就是施洋烈士纪念碑。

在这里应用了摹状貌和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摹状貌是指用“汉白玉制作”来形容材质,让读者对石柱有了印象。引资料可以提升说明的权威性,这里没有指明引用了什么资料,只是说明半身像变成了全身像,起到了为读者建立具象化印象的作用。

(2)用不同的写法突出景物的特征

可以运用打比方或列数据的方法突出景物特征。例如:

走上27级台阶以后,就是施洋烈士的纪念碑,碑高5米,基座宽2.2米,长35米,左侧刻有施洋烈士生平事迹,右侧刻有“二七”惨案的始末。纪念碑的后面是施洋烈士的衣冠冢,墓坐北朝南,呈八方形,边长1.9米,其上书“施洋烈士之墓”。

这里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将景物以直观的数据呈现于读者眼前。

(3)应用定性的方法说明景物的特征

在说明景物的特征时,要说明景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或者历史悠久,或者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或者是其它方面的特征。例如:

整个施洋烈士墓的设计,饱含后人对施洋烈士的景仰之意。台阶、塑像、墓道、纪念碑和四季常青的翠柏苍松交相辉映,庄严、肃穆,又呈现出轴线对称的美。施洋烈士墓四周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掩映,陵园内有郁郁葱葱的树术环绕。它既是施洋烈士英灵栖息之地,又是红色教育的场所。

苏州园林

小时候,我就从书中领略过苏州园林的美。今天,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个人间天堂,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和谐。

清晨,我踏入苏州园林的大门,仿佛进入与世隔绝的仙境。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小径上,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五彩斑斓的花朵。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小径继续前行,是一座精致的小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远处的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荷叶,荷花亭亭玉立,宛如仙子下凡。桥下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这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走过小桥,来到了一座古老的亭子。亭子里摆放着几张石桌和石凳,供游客休息和欣赏美景。我坐在石凳上,环顾四周,不禁感叹苏州园林的精致和美丽。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

在苏州园林中漫步,我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桥都让我感到宁静和舒适,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本文生动地讲述了作者在苏州园林的游览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园林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人间天堂。作者从进入园林的那一刻开始写,逐步展开对园林美景的描绘,让读者能跟随自己的脚步,一同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同时,作者还写了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内涵。

猜你喜欢
烈士墓洪山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百年洪山香 幽幽复异彩
野鸡岭
“请放心……”——写在2019年清明烈士墓前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无名烈士墓
杨绍栋烈士墓已修葺一新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不要让烈士墓继续荒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