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建构体系
大单元结构导图
核心要点 纵横联系
1.军事装备的变化及原因
(1)变化:中国军事装备水平的提升或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军事工业由引进到自主研发。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党和国家对军队建设事业的大力支持。
2.我国近现代国防的变化及原因
(1)变化:近代:中国有国无防,历次侵略战争使中国饱受耻辱;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始有了自主研发的武器,且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2)变化原因:①经济因素: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国防建设;②政治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民主政治,注重国家政治建设,为我国国防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稳定的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③外交因素: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势为我国国防建设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④科技因素: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国防的发展;⑤教育因素: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知识不断丰富;⑥自身因素:中国人民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
3.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前后变化
[项目 恢复前 恢复后 国际
地位 国际地位低,话语权少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交
国家 建交国家数量少,且主要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 建交国家数量增多,推动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增多,中美、中日关系逐步改善 外部
环境 美国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极其不利 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外部环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发生变化
的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总结 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保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
4.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原因)。
(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4)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离不开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给我们的认识和启示
(1)发展才是硬道理,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
(2)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共处。
(3)加强与他国合作,合作共赢。
(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5)弱国无外交。外交的根本是国家利益的体现。
(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7)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6.用史实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负责任大国
(1)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5年,提出“求同存異”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中国积极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7.影响外交的因素
(1)政权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的变化、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家的综合实力等都是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
(2)外交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3)一个国家外交的基础和后盾是综合国力。
(4)外交家的智慧与外交艺术在外交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易错易混 查漏补缺
1.近代史上古田共有两次会议,都是和军队政治工作相关。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2014 年,新古田会议强调了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