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自我评估参考答案

2024-05-14 09:20:23
《学习方法报》历史八年级 2024年48期
关键词:发展

期末自我评估(一)

1. B 2. A 3. D 4. B 5. B 6. D 7. B 8. D

9. C 10. D 11. A 12. A 13. C 14. C 15. C

16. (1)特点:党和政府主导;以法律为手段;农民广泛参与;采取多种斗争方式。

(2)原因:农产品商品率低,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购买能力不足,阻碍轻工业的发展;农村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原因:实行了正确的农业农村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

17. (1)原因: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等。

(2)事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影响: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促进两国之间科技文化的交流等。

(3)特点: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中国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等。(任答一点即可)

(4)目标: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实践:在周边外交层面,全面提升和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让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得到加强;在全球层面,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与大国之间的协调,以及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5)做法: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他國的合作交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等。

18. (1)内容:A:袁隆平。B:屠呦呦。

(2)意义: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有效化解了国家内部的制度冲突;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世界和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观点一:中国智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史事:1973年袁隆平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作出重要贡献。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综上所述,经过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为解决粮食问题和有效抵抗疟疾作出了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面对其他世界性问题,中国科学家要继续努力,以期作出更大贡献。

观点二:中国方案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途径。

史事: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积极而深远。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途径。中国要更加关注世界问题,协调好各方关系,提出自己的方案,以促使问题解决。

观点三:中国力量重塑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史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在重塑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中国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中国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对建设世界新秩序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末自我评估(二)

1. A 2. B 3. A 4. D 5. C 6. A 7. B 8. D

9. C 10. B 11. D 12. A 13. C 14. D 15. C

16. (1)事件:图1:土地改革;图2:农业合作化(三大改造)。变化: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或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土地公有制)。

(2)意义: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

(3)规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好农民的利益;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17. (1)态度: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

(2)变化:由消极报道为主到中性报道为主。原因:中美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国政策的变化);中国由封闭到开放;国际形势的变化(或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认识: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加强沟通,共同努力,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造福两国人民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1)首次实践: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示例:

观点: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论述:我国通过对外开放,引进了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解决了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难题,并提供了有效的经济制度供给,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外开放还加快了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把人们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培育和塑造了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品格,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提供了现代化的观念视野。

综上所述,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期末自我评估(三)

1. B 2. C 3. A 4. C 5. C 6. D 7. D 8. B  9. B 10. D 11. B 12. A 13. B 14. A 15. D

16. (1)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原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示例一

历史时期:1949—1956年年底。粮食生产状况: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主要原因:1950—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產积极性大大提高;1953—1956年年底,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示例二

历史时期:1957—1960年。粮食生产状况:粮食减产严重。主要原因: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示例三

历史时期:1978—1997年。粮食生产状况:粮食产量增速显著。主要原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其他历史时期的状况及其原因分析正确也可给分)

(3)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方针政策要符合国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言之有理即可)

17. (1)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意义: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从此,祖国大陆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3)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问题: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4)建议: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努力发展大陆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两岸的往来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观点:中国智慧助力世界发展。

论述: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

综上所述,中国智慧助力世界发展,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

期末自我评估(四)

1. C 2. A 3. B 4. D 5. B 6. D 7. A 8. D  9. A 10. C 11. A 12. B 13. C 14. B 15. C

16. (1)选择:1949年。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或选择: 1997年。说明: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2)①“两弹一星”精神;②特区精神;③载人航天精神。特区精神: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也创造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

(4)品质:热爱祖国;敢于拼搏,勇于挑战;不畏困难,不惧牺牲等。行动:树立远大理想,赓续红色精神;认真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等。

17. (1)变化:从对抗到合作。(从敌视到正常化)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等。

(2)排序:②③①⑤④⑥。

(3)不符合: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只写序号①也可) 替换:日内瓦会议(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事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5)做法: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等。

18. 选取图一和图二。

观点一: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论述:“两个凡是”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此可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动力,即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选取图二和图三。

观点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反映了改革开放推动农村巨变。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更多富民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富裕农民开始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可见,美丽乡村建设反映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变,彻底摆脱了贫困,迈入全面小康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54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