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概念,为体育竞赛表演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基础,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针对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挑战,提出创新配套性制度保障体系,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障碍;推进数字化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创新培养体系、夯实科学技术人才基础;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新型体育竞赛表演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体育竞赛表演业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4-040-3-TBB
引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概念,旨在通过整合科技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特别是通过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够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运动员竞技的舞台,不仅承载着体育竞技的崇高精神,更是文化、娱乐与商业的交汇融合之地,它在激发国民健身热情、传承和弘扬体育精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自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竞赛表演产业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得益于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已实现了显著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增长点。当前,由于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相对较短,关于其如何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研究文献尚显匮乏。过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数字经济、区块链技术、互联网+等单一发展侧面来探讨新型体育竞赛表演业模式的转型,较少从生产力等角度探析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此,本文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助推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现实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推进路径,旨在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行业的长期繁荣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1.1、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生产方式革新
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中的运用,能够为赛事带来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提高人力、物力和信息的流通效率。具体而言,新型科技的运用,不仅仅限于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更拓展至赛事筹划、观众体验以及运动员训练等多个层面。在硬件设施上,采纳尖端的科技装置,如高清摄像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等,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束缚,为观众打造一个立体沉浸式体验空间。在赛事组织上,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赛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从而提供更加精确的比赛预测与赛事推荐。此外,对于运动员而言,科技创新为其提供更为高效、个性化的训练模式。先进的运动训练装备与科技软件能够全面评估身体状态、技术水平等,为运动员制定更为精确的训练计划与指导。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中,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模式探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资源损耗,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推动体育赛事经济向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转变,全面提高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整体效益。
1.2、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转型升级
相较于传统经济模式,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体现。在数字经济中,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已重塑了新的生产关系,而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成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构建智慧化体育赛事平台,有助于体育竞赛表演业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运用促使体育竞赛表演业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体育竞赛表演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夯实基础,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如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优势,促进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1.3、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在要素层面,通过科学技术助力资本、劳动等要素,提升其边际产出效益,有助于提升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手段,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为赛事组织、训练指导、观众互动等环节提供智能化服务,这不仅提高了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运营效率,而且实时收集和分析賽事的各类数据,以此精准地制定赛事策略,增强观众与赛事的互动体验。
2、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表述,彰显了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鲜明特色。因此,客观分析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挑战,有利于明确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相关科技政策制度不健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正面临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重要关口。当前,我国在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方面的政策尚不完善,科技助力体育的政策供给不足,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在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数字产权保护领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模糊,使得体育赛事运营的相关权益无法得到明确和有效的保障。这种法律空白不仅为侵权行为提供可乘之机,也加大了受害方在维权过程中的难度。然而,我国相关体育管理部门与相关行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有效联动。例如,在体育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数据获取方式、数据维度、数据质量、数据标准、数据安全等。由于缺乏有效的产权保护措施,某些体育赛事的内容和数据频遭非法获取、复制和传播,严重侵害原创者的合法利益,这不仅打击了体育赛事创作者的积极性,也制约了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健康发展。
2.2、赛事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产品供给结构目前存在失衡问题。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互联网移动直播平台以其便捷性和广泛传播力,迅速崛起成为向消费者提供观赛服务的主要媒介。腾讯体育、苏宁体育等线上直播平台纷纷涌现,围绕相同的体育赛事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成本与资源的恶性消耗。与此同时,线下智慧化赛事产品供给相对匮乏,我国对体育智能科技和体育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线下体育赛事在提供现场体验、观众互动等方面尚未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的充分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中的实际应用场景较少,已开发的体育赛事科技项目应用不足。
2.3、体育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体育竞赛表演业人才匮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高端体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处于国际技术领先地位的体育科技企业稀缺。在竞技体育的训练与研究中,实际使用的大量科技产品主要源自于对国外体育科技成果的引进与模仿,科技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体育竞赛表演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成本明显偏低,尽管我国体育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创新投入仍显不足。同时,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体育科技整体基础研究能力不足,高水平体育科技实验室数量短缺,研究成果质量以及转化能力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体育竞赛表演业面临科技人才短缺的困境,由于缺乏具备跨界融合能力的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体育竞赛表演业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竞赛表演水平、优化观众体验等方面面临挑战。
3、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3.1、创新配套性制度保障体系,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障碍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升,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为破除新质生产力在推进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障碍,我国政府需要持续创新相关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因此,制定体育赛事产权法、著作权法、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赛事产权的归属、使用和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建立健全赛事产权登记、管理和维护机制,建立与体育赛事产权纠纷相关的体育仲裁制度与机构。此外,政府应大力鼓励体育竞赛表演业相关科技企业和机构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大对体育科技的研发投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同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中的转化和应用,以科技创新支撑体育竞赛表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创新发展。
3.2、推进数字化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体系建设
依托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间的融合与渗透,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所提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预示市场主体的产业组织形态必然具有多样化的域态特征。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以及各类业态集群的形成,均需要多种形态的市场主体协同合作、相互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须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的多元化拓展,形成产业间的联动效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同时,重视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以数字化推进产业链改造,借助数据、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对体育竞赛表演全产业链进行流程再造和创意开发,实时收集和分析赛事策划、组织、推广到执行、评估等各个环节的各类数据,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体育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以此精准地制定赛事策略,打造智慧化赛事场景和赛事消费产品,有效降低各个环节的资源与成本消耗,提升整体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效率。
3.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又要加快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基于此,体育竞赛表演业要不断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突破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难题。同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同时,在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赋能作用,推动全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因此,加快科技前沿技术的产品转化,不仅有利于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还能够从市场获取部分收益,为科技创新研发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构建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
3.4、创新培养体系、夯实科学技术人才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人才的有力支撑,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昌盛与进步,其核心也在于人才的培育与积淀。为培养出更多具备卓越素质、高超技能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人才,必須致力于培养体系的革新与优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力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需要极具进取心的创新人才队伍。基于此,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定制化的培养路径与机遇,以满足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此外,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前沿的培训理念与技术手段。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科技的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推进体育竞赛表演业科技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5、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新型体育竞赛表演业经营主体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强化创新主体意味着要激发体育科技企业的创新潜力,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型劳动者。因此,要高度关注并积极鼓励众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因其机制灵活、反应迅速,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推动创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与应用。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新型体育竞赛表演业经营主体在科技成果应用领域的引领作用,引导更多体育公司积极投身于新兴体育竞赛表演业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充分利用前沿科技提高整体赛事效率。
4、结语
新质生产力是在数字化、智能化与技术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通过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所呈现出的新形式和新质态。新质生产力可以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生产方式的革新与转型升级,这要求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构建创新配套性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等措施,推动技术力量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针对现阶段新质生产力推进体育竞赛表演業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多重挑战,需要体育竞赛表演行业与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等相互协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从制度保障、产业体系建设、要素投入、主体培育、人才培养等层面积极应对,以科技创新支撑体育竞赛表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叶蕾.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J/OL].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11[2024-03-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337.C.20240301.1525.002.html.
[2]黄群慧,盛方富.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改革,2024(02).
[3]周文,许凌云.再论新质生产力:认识误区、形成条件与实现路径[J/OL].改革:1-12[2024-03-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12.F.20240229.0904.002.html.
[4]王飞,韩晓媛,陈瑞华.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OL].当代经济管理:1-9[2024-03-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240228.1804.002.html.
[5]张震宇,侯冠宇.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OL].当代经济管理:1-14[2024-03-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240227.1519.002.html.
[6]潘玮,沈克印,焦家阳等.体育竞赛表演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J/OL].体育学研究:1-17[2024-03-26].https://doi.org/10.15877/j.cnki.nsic.20240201.002.
[7]任波,黄海燕.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制、困境与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4,48(01).
[8]潘玮,沈克印,杨少雄.数字经济驱动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体育产业分会).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
[9]满进前.“互联网+”视域下体育产业商业模式趋势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7).
作者简介:甯琪(2003-),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