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卢奕瑶
(1.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西水自然保护站,甘肃张掖 734000;2.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西水保护站,甘肃张掖 734000)
森林植被是生活在森林当中的所有植物种类及其个体的总称,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发育而成的,与森林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全面认识森林植被类型,对于合理利用各种森林植被及相关自然资源等意义重大[1]。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西水自然保护站(以下简称西水自然保护站)地处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东北部,区域内山高谷深,再加上典型大陆性气候影响,导致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西水自然保护站成立至今,针对其的有关研究层出不穷,但大多集中在森林景观格局、湿地植物多样性等方面。杨国靖等重点分析评价西水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与破碎化程度,并得出西水自然保护区草地面积最大,针阔混交林、白桦软阔类、杨类等面积较小,且分布零散;以青海云杉林的面积与周长最大,但其破碎化程度却比较高[2]。张海波通过调查分析西水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多样性得出,该地区湿地植物丰富,植被类型众多,群落结构完整,在减缓自然灾害、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等方面作用显著[3]。然而,迄今为止还未见与森林植被类型及保护相关的详尽的研究报道[4]。加之近年来,随着人为干扰、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等,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破坏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威胁了森林植被安全性及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本文参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实地踏查等方式重点调查分析了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类型,并提出若干切实有效的保护建议,以期推动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西水自然保护站位于100°03′~100°23′E、38°32′~38°48′N,海拔2 400~4 000 m,多低山丘陵、高山深谷,其中丘陵地带地势相对平缓,坡度多位于20°~30°,相对比而言,高山地带谷深坡陡,坡度超40°。西水自然保护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表现出气候阴冷潮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显著,冬季漫长且寒冷等特点。据历年观测资料统计,西水自然保护站年平均气温5.4 ℃,年平均降水量300 mm,年平均日照时间2 683 h[3]。西水自然保护站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气候为各种植被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区域内植被类型丰富且保存完好[5]。
2021 年,采取样线踏查、样地调查等方式调查研究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概况。样线踏查指的是与已有资料相结合,确定覆盖全站的多条调查路线,并对初步获取的森林植被类型进行记录。然后选择典型群落开展样地调查工作,主要调查物种信息、种群结构与组成等众多内容,以掌握西水自然保护站各种森林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状态。
本研究所设置的调查点既可以覆盖草本、灌木、乔木等典型植被群落生活型,又可代表保护站中的典型区域。据统计,本次调查西水自然保护站一共记录有森林植被37 科84 属130 种,主要包括菊科、松科、杨柳科、石竹科、豆科、桦木科、景天科及杜鹃花科等多种类型(见表1)。其中,以菊科占比最高,为18.45%;毛茛科次之,占比为6.92%;相对比而言,白花丹科、柏科、胡颓子科、桔梗科、牻牛儿苗科、瑞香科、松科、卫矛科、车前科、百合科及茄科占比较低,均不足1.00%。
表1 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资源物种组成
2.2.1 野生药用植被资源
本次调查研究中共记录95 种野生药用植被资源,占比超70%,主要包括菊科、毛茛科、豆科、蔷薇科、伞形科、禾本科、蓼科、龙胆科及列当科等多种类型,隶属于34 科66 属。其中,以菊科类的药用植被资源种类最多,主要有火绒草、雪莲花、风毛菊、野菊、苍术及水母雪兔子等,占比14.62%,其药用价值较高。例如,风毛菊根部具有清热解毒、预防与治疗流感等功效,其地上部分在治疗膀胱炎、小便不畅、水肿、腹水等方面效果显著;水母雪兔子在缓解与治疗头部创伤、类风湿性关节炎、妇科病、热性刺痛等方面功效显著。
2.2.2 国家重点保护及濒危植被资源
根据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可知,西水自然保护站有长鞭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二叶兜被兰、紫芒披碱草、广布红门兰、小花火烧兰及对叶兰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共计3 科6 属7 种(见表2);另有唐古特红景天、雪灵芝、鸡爪大黄共计3 科3 属3 种易危植被资源。其中,唐古特红景天既是国家Ⅱ级保护植被,又是易危植被。上述所有植被资源当中,除雪灵芝、唐古特红景天、紫芒披碱草之外,其他植被均零散分布于林缘、路旁或石边。
表2 西水自然保护站国家重点保护植被与濒危植被资源统计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类型,得出该站记录在案的共计37 科84 属130 种森林植被,其中95 种均为野生药用森林植被,以菊科药用植被最多;另有3 科6 属7 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及3 科3 属3 种易危植被。
尽管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资源丰富,且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碳固定等领域作用显著。然而,该保护站野生药用植被、国家重点保护及濒危植被资源居多,当地民众为追求较高的经济收益或将野生药用植被占为己有,而肆意采伐与破坏森林植被,使其种类与数量大幅减少。再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人为活动、森林植被保护与宣传力度不够等,森林植被破坏现象日益严重,很多国家珍稀植被与药用价值较高的森林植被都濒临灭绝。为维护森林植被安全性,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切实做好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主要可以从以下5 点着手。
3.2.1 提高认识
西水自然保护站相关部门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电视、短视频平台等诸多渠道进行宣传,也可主动对接学校和社区,发动党员干部深入其中分发科普指南、宣传手册等,还可定期组织周边居民参加森林植被保护讲座,以广泛宣传与普及森林植被保护的重要性,使大众充分意识到森林植被与自身紧密相关,并产生自觉保护森林植被的意识。可将森林植被保护与林农经济收益直接挂钩,即提升参加森林植被保护且表现突出的林农的福利待遇,以激发其参与森林植被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林农也要从自身做起,不乱砍滥伐、乱挖滥占,并自觉监督与举报森林植被破坏行为,以实际行动助力森林植被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3.2.2 依法管控、强化监测
为切实保护森林植被资源,维护林区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西水自然保护站应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包括生态旅游、生态保育、宣传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一站一法”,为打击森林植被破坏行为提供有力依据。另外,设计网格化的巡查路线,并为每片区域划分一个专业负责人,以确保巡查责任严格落实到个人。如果有条件,西水自然保护站可引进大数据、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型信息化技术,以实现林区24 h 无死角监控。结合森林植被分布状况、人为活动状况等,强化林区防火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及时发现与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及火灾现象。一旦发现破坏森林植被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第一时间进行严厉惩处,以起到震慑作用。
3.2.3 构建专业的护林团队
西水自然保护站应当招聘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还应适当提升护林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优化其生活条件,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充实现有的护林工作团队;定期组织护林人员参加系统、全面的森林植被保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提升其实践业务技能。
3.2.4 严密做好天气监测预警
现如今,气候对森林植被的影响已愈发不容忽视。因此,西水自然保护站应当在合适区域建立自动气象站,并积极引进多普勒雷达、卫星等各种新型气象观测仪器设备,以24 h 不间断观测林区天气状况,一旦监测到有异常天气现象发生,必须立即发布预警信息。林区护林人员还要强化与当地气象局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既可以学习与借鉴气象观测专业技术与技能,又能实时共享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保护站护林人员应适当增加巡查频次,提前做好异常天气现象的应对准备工作,以尽量减小灾害性天气现象对森林植被的影响及危害。
3.2.5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的林业投入机制,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以加强林区建设,既要及时对林区道路、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又要积极构建防火隔离带、防火道等,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与技术,为切实提高西水自然保护站森林植被安全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