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斌
(富川县龟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广西富川 5427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在过去50多年里,世界上超过35%的天然湿地已经消失。部分国家湿地公园也存在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所辖湿地的自然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制订合理的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策略,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为我国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富川龟石湿地公园位于广西富川县,于2013 年12 月底由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该公园处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上,以龟石水库为主体,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贺江上游水源地之一,为贺州市主要饮用水源地。2018 年,该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验收,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其总面积4 173.13 hm2,湿地率为88.36%,湿地公园内湿地类型可划分为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 个湿地类,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淡水养殖场、库塘湿地4 个湿地型(见表1)。
表1 广西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分类统计表
湿地公园成立前,受多种因素影响,曾出现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退化、水质劣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水生态功能安全及珍稀野生动植物造成较大影响,对贺州市的安全饮用水供给造成影响。因此,公园决定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旨在将“两山”理论切实落实,在保障当地生态功能安全的基础上,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通过恢复生物栖息地,可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物种灭绝及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完成本底资源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选择生长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可以改善景观的本土植物,同时采用草-灌-乔、沉水-浮水-挺水植物相结合等方法,构建人工渔礁、石滩等类型不同的环境,通过这一方式,能够满足不同鱼类、鸟类隐蔽、繁殖、觅食、栖息的需求。同时,为恢复鱼类多样性,维护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该公园不但采取了一系列禁渔管理措施,同时在水域内投放鱼苗,为避免生物入侵问题,鱼苗均为当地土生物种。通过这一方式,加快鱼、虾、蟹等水生动物资源的恢复。
通过上述保护与恢复工作,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长足的提高。截至2023 年底,该公园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05 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9种,其中鸟类16种、兽类1 种(水獭)、两栖类1 种(虎纹蛙),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有效地提升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1]。
湿地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与食物来源,这些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但由于近些年来的开发,截至2014 年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被面积仅为20 世纪90 年代的70%。为做好植被恢复工作,有关部门以当地地形为主要依据,选择与之契合的本土植物,包括但不限于黑藻、普生轮藻、苦草、密蒙花、细果野菱、马缨丹、眼子菜、芦苇、菖蒲、香蒲、菰、水葱、大理柳及四子柳等。同时,将生物措施与其他工程措施相互结合,逐步恢复被破坏的湿地植被,从而使湿地基底维持稳定状态,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达到恢复湿地植被景观的目的。在进行植被恢复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将淤泥打捞上岸后,将淤泥集中放置于湖岸线内侧的位置,随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桩将其固定,在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改造为阶梯状台地(缓冲3 m、宽2 m),通过“变坡为台”的方式,将入水坡放缓,并向浅水区处延伸,延伸距离为5 m,从而形成能够满足不同种类水生植物生长的种植带。与此同时,为恢复湖体植被,公园采用工程措施,在1.0 m 深的水域内种植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凤眼莲、雨久花、欧菱、大藻等),0.6 m深以下的水域内则种植挺水植物(莲、芦苇、香蒲、菰、水葱、芦竹、菖蒲、蒲苇及黑三棱等)。在湿地公园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留有部分耕地,对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极为不利。面对此类区域,公园采用了退耕还湿、地形改造的方式,形成半岛、岛屿、湖湾等不同类型的滩地,在栽植湿生植物的过程中,植物的配置严格秉持“草本为主,灌木为辅”的原则,有效提高植被的覆盖率[2]。
通过植被恢复工程,该公园植被覆盖率高达95%,植物种类共有265 种,其中荇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丰富植物种类的同时,为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空间,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堤岸或具有自然堤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该设施不但有护堤的基本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湿地公园中的河流、湖泊等水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驳岸是连接水域和陆地的过渡地带。通过修复生态驳岸,可以恢复河岸植被,增强土壤和水体的自然属性,保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就目前而言,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的湖堤大致可以分为2 种,即硬质堤坝与自然岸线,前者适用于人工自然型驳岸,后者适用于自然原型驳岸修复[4]。
在采用自然原型驳岸修复法时,种植大量植物(苦草、菹草、菖蒲、沿阶草等),可利用植物的根系保证堤岸的稳定,还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繁衍的场所和通道。在采用人工自然型驳岸时,将石块、木桩作为护底,通过石笼分层堆砌湖底清淤的底泥,并辅以植被种植,从而达到恢复生态景观、固堤护岸的目的[5]。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依赖于良好的水质。水质的恶化可能导致湿地生物种群的减少或消失,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在过去,由于疏于湿地保护,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为劣Ⅲ类,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为不利。为了改善水质,该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采用了3 种方式。
1)湖泊底泥环保疏浚。该公园水质污染因子为总氮,湖泊底泥所释放的磷与氮分别占污染负荷的4.15%与32.32%。由此可见,污染底泥的内源释放严重影响了该公园的水质,因此必须及时清除污染底泥。为达到这一目标,技术人员采用湿法疏浚法进行清理。利用绞吸式挖泥船(挖掘效率为2 000 m3·h-1)在正常水位条件下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为确保生态稳定性不受破坏与机械操作的安全性,底泥疏浚的平均深度在0.6 m。在处理湖底的过程中,秉持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的原则,对河泥进行预处理。随后将其运用到构建堤岸生态护坡、林地综合利用、农田建设等领域[6]。
2)水生植物打捞。过去,公园水面水生植物较多,严重影响水质。而公园管理部门仅用人工打捞的方式进行防治,效率极低,难以改善水质。因此在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机械打捞的方式。打捞方式共有2 种:完全打捞,此类打捞主要针对以凤眼莲为代表的入侵物种;保护+采割,每年对密集的菖蒲、芦苇等植物采取割灌的方式进行清理,把清理出的废弃物运输到临时堆放点,在经过数日的晾晒之后,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7]。
3)人工净化湿地建设。人工净化湿地建设法主要通过塘库和表面流相结合的工艺,利用湖岸现有的洼地、鱼塘或入湖河口,利用沟渠将地表径流引入湿地。依托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对来水进行微生物净化、吸附、植物吸收、沉淀等处理。
通过上述3 种方式,将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从开始时的劣Ⅲ类转变为优Ⅱ类,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8]。
1)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在未来会使用更多的技术手段应用于湿地的维护和管理。例如,利用“3S”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监测湿地的变化,在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维护生态稳定性。
2)全民参与。湿地公园的维护和发展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也需要大众的关注与参与。在未来,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会与高校、社区进行合作,开展与关于湿地保护的社区活动,鼓励人们参与湿地保护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全民维护湿地的目的[9]。
3)出台保护法律条例。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湿地,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已出台《富川瑶族自治县龟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依托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条例加强湿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提高管理的规范性,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的稳定性[10]。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平衡的职责。故此,公园方面应分析所辖公园的实际状况,制订与之契合的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策略,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