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重庆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构建研究

2024-05-13 08:00肖玲嘉
科教导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素质素养音乐

肖玲嘉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重庆 401331)

1 以音乐素质测评为导向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客观需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4 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艺术素质评价”开始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2015 年5 月,《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要求通过推行艺术素质测评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体现了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2021 年10 月,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00 号(教育类334 号)提案答复的函》指出:学校美育评价制度的探索和建立,对我国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15 年5 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规定自2015 年起正式启动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指出“建立和完善符合审美教育要求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艺术教育保障,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最后就测评结果使用明确提出:学生个体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学生群体测评分析结果纳入区域艺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说明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影响着学校艺术素质教育质量的评价。音乐素质测评作为艺术素质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提档升级是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精准导向的充要条件

2.1 提档升级是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的外在需要

重庆市小学音乐素质测评从2015 年启动至今,测评体系运转流畅,测评成效斐然。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丰硕的成果后面始终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整个测评体系。

首先在组织形式上,市级和区级测试仍以抽测为主,同时根据问卷调查,有52.7%的学校参与过市级普测,有49.1%的学校参与过区级普测,仍有约一半的学校没有参与过普测。抽测显然是对普测巨大工作量的一种妥协,但是测评的效度和信度都被大大降低了。其次在考核方式上,以机考或笔试为主,仅有40%的问卷填写者表述自己在学校参加过笔试、机考以外的测试形式。笔试的标准化和效率本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人机对话”的方式虽可以解决工作量的问题,但其是否适合音乐艺术的价值取向以及音乐素质的发展规律也引发了争议。再次,在测评内容上,仍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课外表现、社会活动表现以及音乐技能都未纳入考核范围,形成性评价难以生成。最后在结果的使用上,测评结果能不能用、该不该用,有3.6%的人提出质疑。大多数学校对测评结果采取了存档、整理、分析、总结,而对测评结果进行研讨的学校仅有40%,音乐素质测评的精准导向作用成为一纸空谈。

2.2 提档升级是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的内在需求

通过对2014 至今关于艺术素质测评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2015-2017 年,研究主要以国家相关文件和内容解读为主,各地先后颁布了测评实施方案和细则。2018-2021 年,研究主要集中在测评工作的开展、记录与整理,测评工作在摸索中前行。2022 年至今,研究重点更多地聚焦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对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适应性问题,特别是如何适应《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讨,比如陈康豪、楚倩对“大单元整合下的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法”进行了研究;二是关于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智能化、平台化和数据化的建设,赵伶俐、文琪提出:“以‘审美素养’发展为目标,以体验式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并伴随美育实施,随时随地收集分析数据和给予评价、反馈、调控和管理”是新时代美育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汪宏、陈笑浪对中小学美育教学评价智能化平台的建构与运用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与国家和地方测评政策息息相关,对测评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性。研究结果显示,科学化、智能化、数字化构建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是现阶段小学音乐素质测评体系提档升级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增强小学音乐素质测评体系的适应性,对小学音乐教育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3 基于大数据构建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是测评系统提档升级的必然选择

3.1 基于大数据构建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是音乐教育评价领域的发展趋势

要想实施多元开放的评价制度,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教育评价活动是当下音乐教育评价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美育质量进行监测”,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呈现师生审美发展轨迹、展示师生审美表现并智能化处理资料。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是让美育评价迈向智能化、系统化、客观化的必然结果。

3.2 基于大数据构建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是重庆市测评系统提档升级的必然选择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附有《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表1):

表1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如表1 所示,音乐素质测评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3 个维度以及“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校外学习”“艺术特长”6 个二级指标构成。分析表1,笔者发现要想实现这3 个维度6 个指标,小学音乐素质测评体系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一是测评内容的复合性:兼顾校内学习(课内与课外)和校外表现;兼顾认知水平(知识与技能)与审美素养(情感与价值观);二是测评对象应主客观并行:学生、教师、学校既要单向评价又要交叉互评;三是测评方法需三维一体: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同时运行。鉴于测评体系内容的复杂性、对象的多元性、形式的多样性,这不仅需要测评系统能够全覆盖、同时段、多层面、长时间进行周期性监测,还要求系统对信息的记录、收集、整理(统合和处理信息)极其精准和快速。要想完美实现以上功能,必须借助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进行升级。只有系统全面“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才能保障整个音乐素质测评体系流畅、高效、准确运转。因此,基于大数据构建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是重庆市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提档升级的必然选择。

4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构建方案

作为体量大、处理速度快、类型多、价值大的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正逐渐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对学生全时段、多方面的信息获取、记录、整合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形成性、诊断性和总结性三位一体的融合。

4.1 立足大数据,按照七个维度、三种评测方法构建评价体系

重庆市音乐素质测评系统将小学音乐相关的教学活动表现划分为七个维度,即: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表现、校内文艺活动、课外文艺表现、个人音乐才能以及音乐知识。根据监测内容的性质不同,监测的主体、方式、角度均不相同。

前五个内容是对日常表现的监测,属于形成性评价,因此采用记录于系统的形式来进行。系统能够在同时在电脑和手机终端使用,方便随时记录。首先,课堂内的相关内容即课堂考勤、表现以及作业由任课教师进行监测、记录并提交系统;其次,校内文艺活动表现由教师(任课教师或文艺活动负责人)和学生共同记录,教师记录学生在文艺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个人表现、与他人协作、在整体活动中的参与度、贡献值等),学生提交活动的“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最后,校外文艺活动表现由学生、家长进行记录,向系统提交校外文艺活动的相关资料(除提供活动计划、记录以外,还可提供举办方的证明材料等)。以上五个内容以观测为主,不具有量化性,因此均采用“监测+记录+学期公示”的形式进行。公示的目的不仅要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还希望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

后两个内容是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查,属于诊断性评价,所以个人音乐才能采用测评专家面试,结果以“等级+评语”的形式提交,音乐知识采用机考答题,考试结果由系统生成等级的方式来进行。

整个系统不再以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而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诊断性评价为辅,关注学生个体的音乐学业增长成就,和其他学科一起共同生成总结性评价。每学期末,系统根据监测公示结果和考查结果生成学生音乐素养报告。报告要就学生纵向素养成长情况和横向学业成就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而音乐素养报告作为学生综合素养报告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素养报告一起生成学生学期综合素养报告,即完成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构建方案如图2,p121)所示。

图2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构建方案

4.2 基于大数据的音乐素养测评系统兼顾多个教学主体、解决教学活动涉及的多重诉求

从教学活动和素质评测的组织者、参与者等分析,与音乐素质评测系统相关联的有学生、教师、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五大主体。

于学生而言,课内外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为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学生重视音乐素质的发展,发掘自身潜能与特长的同时关注同伴发展,实现同伴学习与朋辈激励。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并重,有利于学生展示个人音乐才能,激励学生主动提升技艺。校内外多维度评价指标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做到活动前有规划,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总结。

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考勤、过程表现、任务研究、作业提交等各个环节,系统能够客观地反映课堂教学状况,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开展与质量提升。

于家长而言,其能够参与学生音乐活动,及时了解学校、年级、班级与其他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水平,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有利于他们引导和帮助孩子发展音乐素养。

于学校而言,七个监测维度中有五个都属于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校实现音乐学科的“体验式过程性评价”。此外,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随时随地收集分析数据并给予评价、反馈,学校管理者可以关注到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段的学生音乐素养发展水平,从而施行有针对性的动态调整管理模式。

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音乐素质测评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反馈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音乐素养整体发展状况,从而对各个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动态调控和管理。不仅如此,音乐素质测评系统具有动态量化功能,七个监测维度下面不设具体的观测指标,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校内统一设定,满足学校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音乐素质测评在重庆市各个学校的开展。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构建小学音乐素质测评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音乐素质评测手段单一、覆盖面窄、效果差的问题,并且可以从七个维度构建,以三种评价方法解决五大主体的不同关切,有效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音乐素质发展状况,对学校和一定区域内的音乐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素质素养音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音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音乐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