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邳州市教师发展中心(221300) 特级教师 朱旭光
江苏徐州教育科学研究院(221000) 特级教师 刘 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以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是一条有效的路径。这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由原来的普通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叠加而成,是教材修订后的产物。它既不同于第二学段的“小综合”,也不同于第三学段先期编排的“大综合”。针对这一特殊单元,该如何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呢?
第四单元以“理想和信念”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四篇课文。单元导语选用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揭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均为咏物诗,立意高远,诗人分别借骏马、石灰和竹石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其余三篇课文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本质上与三位诗人的志向一脉相承。
本单元有两个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分别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和“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个要素学生均已学过,在本单元再次出现,强调的是要综合运用,形成能力。四篇课文后面,安排了以“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部分。“活动建议”提供了“开展阅读分享会”“制作小诗集”“写一写自己的心愿”三项活动内容。“阅读材料”共七篇,均是关于革命文化的内容。它们与前面的四篇课文,属同一主题,是单元导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写照。
《语文园地》里的“交流平台”的内容是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结尾,旨在引导学生感悟写法,有效迁移。“词句段运用”由两项内容构成,第一项是咏物诗的延伸练习,让学生联系旧知,感悟被古人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呼应了单元主题。综合来看,以上内容安排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保证单元教学的完整性、逻辑性,《语文园地》中的部分内容,如“交流平台”要相机融合在教学活动中,余下内容另作安排。
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的教学内容,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学习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尝试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及综合性学习中的七篇阅读材料和“写一写我的心愿”的要求来看,本单元的教学主体应归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但是,由于单元中仍有识字、学词的任务,制作小诗集时会用到排版、插图等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中还会涉及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跨学科学习等学习任务群。针对这样一个特殊单元,笔者以为备课时需考虑以下三点。
第四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中单元文本量最多、阅读量最大的单元。从单元内容看,不同文本所承担的教学价值会有所差别;同时,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较多,这对教师的教提出很大的挑战。从学生角度看,临近毕业,他们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对长期被边缘化了的综合性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存在“教”与“学”的两难问题。如何破局?笔者认为,必须摒弃加法思维,树立整合观念,牢牢抓住语文实践活动的缰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寻求最佳的教学路径。
遵循任务群教学理念,本着综合性原则,笔者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个大的情境任务,以大单元的形式开展教学。为此,创设这样的情境任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我们将开展“奋斗的历程”读讲写交流会。请大家通过朗读课文,讲述、分享革命人物的故事,搜集、梳理、诵读动人的诗歌,制作红色小诗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写自己的心愿,学习与传承革命精神,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情境任务是单元学习的蓝图,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学习场景中,围绕“奋斗的历程”这一主题,综合运用读、讲、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沉浸而深入地展开学习。
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时遵循“双线”组元的原则,本身就包含互文因素。归类与取舍是互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根据这一理念,首先,教师要将单元中的内容进行归类合并,确立主次关系。本单元共11 篇文本,按照同一体裁、内容相近、人物相关等原则,综合考量,将它们划分为三部分,每个部分的首篇文本为主文本,其余为次文本。第一部分《古诗三首》《囚歌》《春天的故事》,同属诗歌范畴;第二部《为人民服务》《十里长街送总理》《毛主席在花山》《伟大的友谊》,同是写伟人,主题相似;第三部分《十六年前的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讲的都是革命英雄的故事。接着,依据单元情境任务,关联《语文园地》中的相关内容,同时进行整合、取舍与优化,将其转化为三个具有内在教学逻辑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又安排三个活动(见图1),以支持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图1 第四单元学习活动图
语文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形式有朗读、复述、讲故事等。为了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教师要选准相应的教学策略。对第四单元而言,读、讲、写是最佳的也是最主要的教学策略。另外,在前两个子任务中,由于文本具有同质性,互文教学是最佳选择。基于单元整体,采用互文教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无限可能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时间的矛盾。解决办法是紧扣单元教学目标,采取“教略学丰”的形式。这里的“教略”,既是教的战略,也是教的简略;“学丰”,指学生学得主动、丰富、高效。祝响响老师认为:“互文教学从宏观控制、微观入手,避免了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去掉了烦琐的教学环节。”采用互文教学,能节省教学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具体内容与课时安排(见表1),供教学时参考。
表1 第四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大任务统领下的三个子任务是根据教材综合性学习的三项活动优化改进而来的,它们之间存在逻辑关系,与前文提到的互文划分的单元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遵循先读后写、读写迁移的原则。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可布置预学作业:先睹为快,浏览本单元中的四篇课文和七篇阅读材料,初步进行分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让学生明确十一篇文本可以分为三类,并说明理由。随后,教师出示单元教学结构图,创设单元教学情境,提出三个子任务。
“故事厅”安排了三个活动:“铭记革命领袖风范”“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分享让我感动的人和事”。三个活动分别对应不同的阅读材料,语言实践方式主要是读与讲。
1.铭记革命领袖风范
“风范”一词内涵丰富,包括领袖的伟大思想、高尚品格及工作生活中关心他人的平凡小事、待人接物的言行细节。“铭记”是深深记在心里,不仅要理解,更要体验、感悟。这一活动板块的教学可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教学《为人民服务》。教师以课后练习第二题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感悟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其间,教师可适时引入其他三篇文本或相关阅读资料,形成互文印证,让学生领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论证过程及内部逻辑关系,进而理解在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和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毛主席对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辟见解,领略他的伟大气魄和领袖风范。第二环节,速读其他三篇文本,思考:“你认为领袖的风范还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阅读材料中的泡泡图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借助写领袖的具体事例、细节描写感悟其高尚人格。值得一提的是,感悟周总理的领袖风范时,除了体会他无数次陪着毛主席检阅人民群众、迎送国际友人以及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还要结合《一夜的工作》《周总理的睡衣》等资料,感受他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风亮节。同时,关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不同人物送别周总理时的行为表现,间接感受周总理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由于阅读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不是新知识点学习,而是在新语境中的运用提升,所以,教师应重点审视学生对这一语文要素的掌握情况,以决定在后续的学习中是否还要继续指导。
2.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
这一学习活动的关键词是“讲述”,“讲述故事”是作为本学习活动的结果呈现的。对本单元阅读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的教学,要视学生前期的学习表现而定。掌握得好,可直接作为学习策略,助力学生对人物品格、精神的感悟;若有欠缺,教师可在《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中加以指导,促进学生形成能力。整个学习活动采用范例引路、迁移运用的方法,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范例教学。以精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作为范例,指导学生讲好李大钊的故事。第一步,先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和言行的句子,体会其品格。第二步,引导学生列出表格(见表2),理清思路,内化语言。第三步,借助表格,练习讲述,反馈评价。
表2 《十六年前的回忆》结构表
讲述时,提示学生注意三点:一是可以以“我”(李星华)的口吻讲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进行创造性讲述,视自己的学力水平进行选择;二是关注开头与结尾,体会其表达效果;三是关注细节,通过讲好对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描写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他身上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
第二环节,迁移运用。运用《十六年前的回忆》“三步学习法”,练习讲述略读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样教学,充分发掘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不同价值,让学生经历“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实现能力进阶。
3.分享让我感动的人和事
如果说“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要求情节完整、生动感人的话,那么“分享让我感动的人和事”则主要聚焦精彩瞬间,追求语言的简洁。前者,旨在借助讲述故事积累语言材料,放大细节描写,加深对英雄人物形象的感悟;后者,则更注重捕捉焦点,在分享中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取重要信息、形成简要概括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这一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享《飞夺泸定桥》和《狱中联欢》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前者重点关注“冒雨急行军”和“勇夺泸定桥”两个场面;后者重点聚焦“狱中表演歌舞”的场景。第二阶段,分享课外搜集或读到的内容,如张思德、赵一曼等革命先辈的故事。分享时,可先让优等生示范,大家讨论,明确分享要求:简要介绍令“我”感动的人,说清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怎样的言行举止让人感动,从中“我”领悟到什么精神。同理,令“我”感动的事,应讲清“六要素”,哪个精彩瞬间让“我”感动得流泪。形式上,先自己练说,然后在小组内分享,最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诗词集”这一任务安排了“诵读诗歌说志向”“搜集红诗悟诗情”“合作结集抒情怀”三个活动。三个活动环环相扣,一脉相承。
1.诵读诗歌说志向
这一活动的教学分为两个环节,策略仍是互文教学。第一环节,《马诗》与《石灰吟》《竹石》的互文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先学习第一首,然后让学生迁移运用,自学后两首。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应分清主次与详略。首先,主要教学《马诗》,要教得详细。教学目标重在示范学法,明确路径。教学《马诗》可分四步进行。一读,通过多形式练读,做到读正确、流利,读出平长仄短的韵味。二讲,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或查找到的资料讲清诗意,在困惑处给予点拨。三想,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借‘马’想表达什么?”,要求学生紧扣两处比喻及“何当、快走”等重点词语,想象苦寒肃杀的边塞之景,体悟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无人赏识的感慨与悲叹,感受诗人壮志难酬的形象。四诵,既是背诵,也是朗诵。背诵指向积累,朗诵旨在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对诗人的赞颂,体悟诗人的志向。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石灰吟》《竹石》,要教得简略。教师先要求学生按照“读-讲-想-诵”的流程自学;再根据学生反馈交流,教师视学情适时给予评价、点拨、指导。其三,引导学生将三首诗放在一起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包括形式、共同点、志向三个方面。最后,拓展延伸,教师出示一组诗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引导学生完成“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布置学生搜集同类诗句,梳理积累。
第二环节,将《古诗三首》与《囚歌》《春天的故事》进行互文比较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形式与诗意上有所发现。形式上,古诗与现代诗有别,可借助朗诵加以体会。诗意上,它们的主旨都表达人生志向,但又各有不同。三首古诗都是借物咏怀,被称为“咏物诗”;而《囚歌》是以死明志,讴歌共产党人渴望自由但更坚定信仰,甘愿为革命献身的不屈气节和凛然正气;《春天的故事》赞扬了中华儿女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带领下,顽强拼搏,创造神话般的奇迹,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以上教学,通过两次互文阅读,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对比鉴赏,比较发现,突破单篇、单课教学的局限,实现多首诗歌的整合,取得“1+1>2”的教学效果。
2.搜集红诗悟诗情
“红诗”是“红色诗词”的简称。具体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全班自由结合,分成小组,选出组长,明确分工。第二步,布置任务,分类搜集。可从作者、内容和时间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作者可分为革命领袖、英雄人物、普通百姓;内容可分为歌颂党、歌颂祖国山河、歌颂改革开放成就等;时间可分为早期革命、十四年抗战、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时期及新时代。教师要对搜集的渠道和方法给予适当指导,如可从书刊中摘抄、从网络上搜索、请别人推荐等。第三步,查找资料,研读诗词。可查找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或诗词中藏着的故事等资料,想一想、读一读、诵一诵,感悟诗词主题。
3.合作结集抒情怀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制作诗集。各个小组将搜集到的诗词进行汇总、整理,进行合理编排。具体工作包括:封面绘制、目录排版、诗词编排、页面设计、纸张选用、手工抄写(或电脑打印)、插图选择、诗集命名,等等。这个过程涉及跨学科学习。为了保证诗集质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申请相关任务。这样,做到人尽其才,人人参与。必要时,学生可请教相关教师。第二阶段,抒发情怀。形式是举办一个小型诗词朗诵会。具体流程:学生先自选一两首最喜欢的诗词,读懂诗意,练习朗诵;然后,在小组内选拔,选出最佳朗诵者;最后,在班级诗词朗诵会中进行诵读。
“心愿墙”任务下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梳理‘我的奋斗愿望’清单”“用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心愿”“我把美好的心愿读给你听”。三个活动之间存在进阶关系,指向本单元的习作任务。
1.梳理“我的奋斗愿望”清单
愿望,即心愿,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希望。在前面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已感受到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愿望是不同的。六年级学生,心智已开,对生活充满了想象与希冀,心中藏着许多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唤醒它们呢?第一步,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借机追问:“你的愿望是什么?”并借助教材中的插图,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打开思路,选择自己想实现的愿望逐一写下来。第二步,学生按自己选定的标准,将这些愿望进行排序,梳理“我的奋斗愿望”清单。学生可按愿望实现的强烈程度、愿望实现的时间先后等方法进行梳理。想一想:这些愿望如何才能实现?和同学交流。第三步,郑重地将排在第一位的愿望写在作文本上。思考:选择什么方式把这一愿望写出来?
梳理“我的奋斗愿望”清单,让学生在梳理中思考,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这一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埋下了志向与信念的种子,渗透了人文主题教育。
2.用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心愿
写作是一种由“意”到“言”的转换,影响转换通畅的因素之一便是能否选准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方式。喜欢的往往是熟悉的,适合的则是内容表达的需要。教材上给出了多种选择,有记叙故事、写信,或者是写日记、创作诗歌等。教学时,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议一议,示范引路。比如,“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当一名好老师”这个心愿,可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为了达成心愿所付出的努力。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愿望?是受到哪位老师的影响还是其他原因?这背后一定藏着一个故事,那就可以选择“记叙故事”的方式来写。如果能感受到当一名好老师,肩负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责任与担当,心中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可以选择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如果想把愿望当成一个秘密告诉远方的亲人,写信可能是最佳选择。总之,同一个愿望,表达的主题不同,写作的侧重点不同,选择表达的方式也就不一样。第二步,说一说,进行调整。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心愿和所选择的表达方式说给同学听,参考同学的建议,修改调整。第三步,找一找,模仿写作。选定方式以后,优等生可以直接写作;学困生则可以找一找习作范例,聚焦形式,模仿写作。
3.我把美好的心愿读给你听
优秀的习作是修改出来的。这个学习活动包括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修改习作。重点聚焦两个方面:意思是否表达清楚、明白;语言是否通顺、流畅。修改时,先自我修改,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再将习作与自己最想交流的对象分享,请他提出修改建议或请他们帮着修改。第二环节,分享心愿。分享的范围可以逐步扩大:先在小组内分享,选出代表;再派代表参加全班“美好的愿望分享会”。全班分享时,尽量覆盖所有的表达方式。但不论运用哪种方式,引导学生评价时都要从方式选择、表达清楚、语言流畅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做到以评促改、评中促悟。
总之,面对这样一个多文本又含有综合性学习的特殊单元,教师要有整合思维、分类意识、转化手段,在学习任务群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单元整体的形式,创设情境任务,并将大任务分解为逻辑清晰的多个子任务,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落实语文要素,传承革命文化,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