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速生桉树造林技术

2024-05-13 18:40李政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摘 要 桉树是重要的绿化树种、观赏树种、用材树种,在绿化造林和工业用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到乱砍滥伐等因素的影响,天然桉树树种资源数量日益减少。为满足绿化造林及工业用材需求,加强速生桉树人工林栽培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以上林县为例,对该县林业与速生桉树林发展现状进行简单概述,并重点对速生桉树栽培技术的关键点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 速生桉树;栽培技术;广西上林县

中图分类号:S762.3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80

速生桉树具有适应性广、生命力强,生长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材性好及用途广等特点和优势,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用材树种,在为制造业提供原料、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对桉树木材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广西上林县速生桉树人工林发展,而在栽培速生桉树时,应用的栽培管理技术与成活率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掌握速生桉树栽培技术关键点,规范栽培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上林县林业与速生桉树林发展现状

上林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南宁市东北部,大明山东麓,地理坐标东经108°23′~108°52′、北纬23°12′~23°28′。该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域内河流属红水河系,清水河是主川,有大小支流80条,均自西北向东南,最后汇集东流。上林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水资源适合发展林业,其中木本植物主要有速生桉、天目紫茎、长苞铁杉、紫荆木、小叶红豆及西藏野莱莉等50多种;竹类主要有粉单竹、黄竹、吊丝竹、大头典竹、刺竹、毛竹、刚竹、撑篙竹及苦竹等,油料类树种包括油茶、八角、乌桕、山苍子等;还种植有构、桃金娘、余甘子、黑荆树、茶等其他经济树种。此外,上林县林下药材资源丰富,有土党参、山药、天冬、莪术、独活等130多种,为当地种植户提供了丰富的经济来源。

上林县桉树人工林种植起步于2000年,在2009年得到大幅发展。截至2022年,上林县桉树人工林种植总面积11 698.699 8 hm2。其中,公司、专业户、自主经营户等经营主体下的种植面积达466.9 hm2;区营林中心在乔贤镇、白圩镇、巷贤镇等地种植桉树面积为689.477 9 hm2;在主要景区、景点大约种植桉树179.423 hm2;耕地利用面积约86.043 hm2;主要公路沿线50 m内种植大约98.716 hm2;公益林区内种植面积大约为144.672 3 hm2。

2 育苗技术

2.1 种子采集

种子品质直接决定苗木的发芽情况和成活率,因此在速生桉树育苗前做好种子采集工作非常关键。有条件的建议营造专门的种子园和母树林,方便采集具备优良遗传性状的种子,为营造速生桉树丰产林创造有利条件。种子采集时,应当优先选择10年以上的母树采种,而且要保证蒴果完全成熟,确保具备稳定的遗传性状。若蒴果颜色为深绿色,则是不成熟的表现,此时不可采种。采回蒴果后将其充分曝晒12~24 h,使果瓣开裂散出种子[1]。要避免过度晾晒,防止对种子活性和成活率产生不利影响;也可将果实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使其自然裂开,以取出种子。种子需求量较大时,建议分批采集种子。种子采集之后应当进行严格筛选,剔除其中的杂质、瘪粒、蛀虫粒等,留下大小均匀一致、饱满、健康的种子用于育苗作业。

2.2 种子处理

采集种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处理时,可用硫酸浸泡种子5~1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表面药液。或者可用80 ℃的热水浸泡种子4~6 h,软化种子外壳,以获得理想的发芽率,同時利用高温杀灭种子表皮的致病菌,预防病害的发生。还可以用70%酒精浸泡种子1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用凉开水浸泡24 h后再进行播种作业。

2.3 育苗方式

2.3.1 苗床育苗

苗床育苗前需要合理选择苗床,优选肥沃菜园地进行育苗,育苗前整地造墒,增加土壤通透性,并施加适量的苗床肥。苗床育苗时大多采用撒播法,将浸泡消毒后的种子拌入消毒细河沙内,搅拌后均匀撒播在苗床上,再覆细粪土1.5 cm,然后浇灌充足的苗床水,最后覆膜保墒提温,促进种子发芽生长。播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通风工作,避免出现高温烧苗的现象。一般播后7 d左右种子即可出土,幼苗高度达到6~8 cm时要及时揭膜炼苗,幼苗高度达到35 cm时即可出圃移栽造林。

2.3.2 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时,多采用营养袋育苗。将浸泡后的种子装入营养袋当中,每袋4粒种子,然后覆细粪土1~2 cm,再洒水覆膜保温,每天洒水1次保湿。育苗期间要做好通风工作,中期做好间苗、定苗等工作,将劣质苗和小苗拔掉,每个营养袋内留健壮苗1株,当幼苗高度达到15 cm时即可进行移栽造林作业[2]。

3 造林技术

3.1 林地选择

速生桉树造林,应当做好林地选择工作,以便更好地保障幼树的成活率。选择造林地时,应当优先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灌方便、背风向阳、有机质丰富且坡度小于15°的中等肥力地块造林,平原、丘陵、山坡均可。不可选择瘠薄地、重度盐碱地、低洼易涝地、风口处造林,避免影响幼树成活率。

3.2 林地整理

选定造林地后应当适当整地,将林地中的杂草及灌木等杂物彻底清除。大规模成片造林时应当报告森防部门,批准后炼山,炼山时要做好防火带的设置工作,避免引发火灾。要控制好林地清理时间,需要在造林前1年完成整地。林地整理时,还应深翻土壤,增加土壤松散透气性及保水性,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推荐采用机械整地法和穴垦法,平坦地块推荐带垦整地法。整地深度应当控制在30 cm左右,挖掘定植穴时规格为40 cm×30 cm×30 cm。整地的同时应当施加适量的基肥,为桉树生长营造良好的营养基础。施肥时每穴施复合肥150 g、钙镁磷肥500 g,将肥料和表土混合后回填表土至穴深2/3,然后继续回填土壤,形成凹形穴面,方便雨水收集营造良好墒情。

3.3 苗木选择

速生桉树移栽造林时,应当高度重视苗木选择工作,这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关键。苗木选择时,应当优先选择长势健壮、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叶片浓密、无病虫害及高于35 cm的苗木进行造林。苗木出圃之前应当做好低温炼苗工作,以便苗木更好地适应环境,保证速生桉树移栽造林成活率。移栽造林前7 d,将苗木摆放至地面上,早晨和晚上各淋水1次,有条件的可在叶片喷施钙镁磷肥,增强苗木抗性。运输苗木时要选择晴天,运输至造林地的苗木要尽快栽植,若不能及时栽植应当做好保湿、杀菌工作,让营养袋湿度维持在12%,防止苗木缺水死亡。

3.4 科学植苗

速生桉树植苗造林时,应当合理控制好时间,春末夏初为最佳的造林时间,优先选择阴天、小雨天气进行植苗造林,保证成活率。植苗时建议采用人工和机械相配合的方式,先将营养袋去掉,再将苗木垂直放入定植穴内扶正,保持根系舒展性,然后回填土壤,回填土壤的高度应当超过营养袋3 cm。栽植后应当浇灌充足的定根水。要合理控制植苗造林密度,结合上林县林业条件,每667 m2栽植100~110株最为适宜。植苗后应当密切留意其成活情况,若发现出现死苗、病苗,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对原病穴土壤消毒后再及时补植。补植时应当选择同期苗,并做好浇水、追肥等工作,确保速生桉树整齐生长[3]。

3.5 抚育管理

速生桉树栽植后,应当做好抚育管理工作。要明确速生桉树抚育管理要点,包括松土除草、浇水追肥等。栽植初期要安排专人看管,防止牛羊等动物对幼树造成破坏。若发现速生桉树周边长出杂草,就要及时人工除草,避免杂草和桉树争夺水肥,同时有助于增加土壤通透性,防止土壤板结。若杂草较多,建议使用药剂除草,结合杂草类型合理选择除草剂,控制除草剂用量,保证除草效果。施肥时,应当在苗木的上坡向开半月状浅沟,然后每株桉树施三元复合肥250 g左右,满足速生桉树生长对肥料的需求。此外,要做好林地防护工作,尤其是山脊线等易发生火灾的地段,在充分利用天然屏障的同时,设置相应的防火林带,减少森林火灾事故带来的影响,保证速生桉树良好生长。

4 速生桉树病虫害防治关键点

4.1 防治原则

速生桉树植苗造林时,一旦发生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桉树的长势及成活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要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降低病虫害对桉树的威胁。上林县林业部门要做好速生桉林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了解速生桉树生长状态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落实防治工作。目前,上林县速生桉树造林时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青枯病、焦枯病、根腐病、黄萎病、大蟋蟀、白蚁、蝼蛄、金龟子及蛴螬等,要结合病虫害类型灵活应用防治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4.2 防治措施

4.2.1 青枯病

青枯病是上林县速生桉树造林时极为常见的一类病害,每年的7—9月是该病的高发期,上林县林业部门的防治经验如下:做好检疫工作,确保植苗造林所使用的苗木无病菌,防范病菌传播扩散;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桉树品种,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抗病性;合理选择造林地,禁止选用种植过感病作物的地块造林;加强抚育管理,及时开沟排水,防范积水;一旦发现有重病株,及时砍伐销毁;病害严重时,建议交替使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4]。

4.2.2 焦枯病

速生桉树焦枯病常见于每年的夏季和秋季,尤其是在降水多、湿度大的环境下发病率高且危害重。上林县林业部门对焦枯病的防治經验如下:科学选择树种,优先选用高抗病性桉树品种;造林后做好修剪整形工作,以“留强去弱”为原则进行,以每个树头保留两株为标准,既可保证产量最高,又可营造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重视林间卫生管理,及时将病死株和枯枝败叶等清理干净,避免病菌传播;造林时应当合理控制密度,在保证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避免拥挤影响采光和通风;针对发病较重的病株要及时砍伐带出田间烧毁;症状较轻的病木可交替使用5%菌毒清800倍液、50%速克灵600倍液喷雾,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5]。

4.2.3 枯萎病

上林县在进行桉树人工林造林时,枯萎病亦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病主要由真菌引起,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桉树枯死。针对该病上林县林业部门防治经验如下:植苗造林前科学选择苗木,避免使用带病的苗木;加强施肥管理,为速生桉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抗病力;及时修剪掉桉树已枯死的枝条、枝干,防范病害扩散;已枯死的桉树应当将其砍除带出林间,并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对病穴土壤消毒;针对发病但尚未死亡的桉树,建议交替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97%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

4.2.4 灰霉病

灰霉病会对桉树的叶片、嫩梢、幼茎等造成严重危害,上林县对灰霉病的防治经验如下:科学选择圃地育苗,确保良好的排水条件;育苗前应当将圃地上的杂草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深翻晾晒用药消毒灭菌;育苗时做好保温防湿工作,晴天及时揭膜晾晒,有效抑制病菌繁殖;合理配制营养土,建议选用火烧土混合营养基质育苗,降低灰霉病的发生率;育苗及造林时,要做好施肥工作,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防止桉树徒长发生病害;发生灰霉病时,建议交替使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6]。

4.2.5 白蚁

白蚁是上林县速生桉树造林时的常见害虫,防治经验如下:在白蚁喜欢的食物中掺入辛硫磷等农药,以有效毒杀白蚁;育苗和造林前,深翻土壤并施加辛硫磷消毒,杀灭土壤中的白蚁;白蚁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使用20%氰戊菊酯乳油4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防治,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

4.2.6 蛴螬

每年4—5月是桉树蛴螬危害盛期,上林县林业部门防治经验如下:植苗造林挖掘定植穴时,在定植穴内放入毒死蜱,可将蛴螬杀灭,减轻其对桉树的危害;蛴螬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时使用50%辛硫磷2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等1 000倍液灌根,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

4.2.7 大蟋蟀

大蟋蟀是速生桉树造林时极为常见的一类害虫,会对桉树根茎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桉树死亡,上林县防治经验如下:将米糠等食物作为诱饵,加入适量呋喃丹等毒药,将其摆放在林间,引诱大蟋蟀并将其诱杀;大蟋蟀数量较多危害较大时,建议交替使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7]。

5 结语

速生桉树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较大。为满足市场需求,速生桉树人工林栽培时应高度重视栽培技术管理工作,掌握速生桉树栽培技术关键点,重点做好幼苗培育、植苗造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速生桉树的成活率,在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同时,满足社会发展用材需求,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 谢增强.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J].广东蚕业,2021,55(10):118-119.

[2] 杨福超,阙祖森,覃斌,等.试论速生桉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21,39(14):

105-106.

[3] 苏瑞琨.速生桉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35):84-85.

[4] 张焕新.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0,40(14):65-66.

[5] 陈燕.速生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20):65-66.

[6] 杜亮.速生桉树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5):82-83.

[7] 陈然,粟传标,韦鸿彬.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181.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05

作者简介:李政(1988—),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業研究。E-mail:1306193738@qq.com。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