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龙江林区红桦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4-05-13 18:40唐明代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病虫害

摘 要 红桦是我国常见的绿化造林树种,在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红桦成活率与林业发展水平。为推动林业发展,以甘肃省白龙江林区为例,着重对红桦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 红桦;病虫害;防治技术;甘肃省白龙江林區

中图分类号:S792.1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78

白龙江林区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部,总面积

12 188 km2。林区内树种丰富,乔木种类上百种,居全省诸林区之首,主要树种包括岷江冷杉、巴山冷杉、紫果云杉、粗枝云杉、红桦、青杄、油松、华山松及红杉等,其中红桦种植面积约0.67 hm2。红桦具有水源涵养功能强大、树势优美、生长迅速、萌蘖性强、材质坚韧等优点,是快速改善生态环境和营造景观林时优先选择的优良乡土树种。白龙江林区倡导在林业建设中大力发展红桦育苗产业,在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积极推广红桦造林。近年来,白龙江林区红桦栽培造林时病虫害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生态建设效果。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大、种类多,影响严重。红桦种植过程中,叶锈病、落针病发生严重,占全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的60%左右,对林区森林资源影响很大。病虫害成为阻碍林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同时发生2种及以上病虫害的情况增加,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在一些低海拔林区,叶锈病、落叶病及狭冠网蝽、蛀干害虫等病虫害同时发生,导致大量植株死亡。因此,对白龙江林区红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立枯病

立枯病是白龙江林区红桦栽培造林时常见的一类真菌性病害,发病率在20%~50%,主要由镰孢菌、腐霉菌、丝核菌等诱发[1]。立枯病症状主要包括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苗木立枯型,相比较而言,红桦感染立枯病后最常出现的病症类型是幼苗猝倒型和苗木立枯型。幼苗猝倒型主要表现为幼苗的基部腐烂,呈水浸状,幼苗逐渐倒伏,叶片依然呈绿色。苗木立枯型主要表现为根部皮层逐渐腐烂,病苗逐渐枯萎死亡,枯死后并不会倒伏。引发红桦立枯病的原因较多,育苗地低洼积水、土壤板结、温度过高等,均会增加红桦发生立枯病的概率。

红桦立枯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认真做好育苗准备工作。合理选择育苗地,并在育苗前使用38%恶霜嘧铜菌酯等药剂对苗床土消毒,杀灭土壤中的致病菌。使用敌克松等药剂拌种,或使用种衣剂包衣,预防立枯病的发生。2)选定苗床后深翻晾晒土壤,深度以30 cm为宜,将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加快腐烂分解。3)重视育苗管理,密切留意出苗情况,一旦发现有病苗要及时剔除。4)降雨后要及时中耕,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提升苗木抗病力。做好清沟工作,保持排水沟畅通,避免积水。5)出苗后做好施肥工作,施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6)密切留意红桦生长状况,一旦发现有患病株,应当及时交替喷施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2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每隔7 d喷药1次,连用2~3次[2]。

2 根腐病

根腐病在白龙江林区红桦栽培造林时亦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病主要由腐霉、镰刀菌、疫霉等真菌引起,会对幼苗及成株造成较大的危害。初期大多是红桦须根、支根率先发病,然后延伸至主根,随后根部逐渐腐烂,导致树木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叶片逐渐发黄,在午后光照强烈时叶片会萎蔫,根皮变为褐色,严重时整株死亡[3]。引发红桦根腐病的原因较多,例如,育苗地和造林地块排水差、土壤黏重,影响根系呼吸,导致根腐病的发生;苗木修剪过重,伤口没有及时愈合,真菌从伤口处侵入诱发根腐病。

红桦根腐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育苗或造林时,禁止选择低洼易涝地块;在种植地设置畅通的排水沟,确保能够及时排出雨水,防止积水引发根腐病。2)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为红桦营造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3)定期修剪整形,营造良好树形,增强树势和抵抗力;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磷肥,使果蒂增粗,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一旦发现病株,应当及时将其拔掉带出林间烧毁或深埋处理,防止真菌传播扩散。4)针对患病的红桦,建议交替喷灌40%根腐宁1 000倍液、50%多菌灵1 000倍液,每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可起到显著效果。

3 叶锈病

叶锈病会对红桦的叶片、叶柄、嫩梢、冬芽产生较大的危害,嫩梢患病后形成溃疡斑点,芽若患病严重3周后干枯死亡;叶片患病后出现一些黄色的斑点(见图1),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斑点不断融合扩大成为较大的斑块,同时叶片背面柄部隆起,后期叶片出现大量的孔洞,然后逐渐脱落。红桦叶锈病的发生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环境下,红桦叶锈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4]。

红桦叶锈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科学选择红桦品种,确保所选树种具备较强的抗病性,可选择双色红桦、白皮红桦。2)合理控制红桦的栽培密度,每667 m2红桦苗数可在1 500~2 000株,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采光通风,诱发疫病。3)重视对混交林的营造,例如,在比较湿润肥沃的土壤条件下,营造红桦与云杉、红桦与冷杉的混交林均能很好地形成复层林冠。保持林间生物多样性,可增强林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行间混交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小的树种混交。4)加强施肥管理工作,合理控制施肥量,禁止滥用氮肥。5)造林前选择使用优质壮苗,禁止使用劣质苗;一旦发现有病芽,要第一时间摘除。6)入冬之后,应当统一集中清扫干净病源,预防叶锈病的发生;若确诊为叶锈病,应当及时交替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退菌特1 000倍液,每隔7 d喷药1次,连用2~3次[5]。

4 白粉病

白龙江林区进行红桦栽培及绿化造林时,白粉病有较高的发生率,春季、秋季是红桦白粉病的高发期,湿度大、通风差的红桦林受害最重,尤其是1~2年生的幼苗最易患病。患病红桦的叶片变薄,树苗变得细小,叶片上长出一些斑块,遍布白色的粉末,尤其是叶片背面最多,后期叶片逐渐萎缩发黄,提前凋落,严重影响树苗生长。造林时红桦栽植密度过大会增加白粉病的发生率。

红桦白粉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科学选择树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高抗病性树种进行绿化造林。2)造林时应当选择无病无虫健壮的苗木,严格做好苗木检疫工作,防止苗木携带致病菌。3)提高清园意识,及时将林间的病枝、病芽、病梢、病叶丛等清理干净并统一烧毁处理,防范病菌传播扩散。4)育苗及绿化造林时,应当合理控制好种植密度,密度不可过大;栽植后要认真做好修剪整形工作,营造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增强树势,预防白粉病的发生。5)提高水肥管理意识,根据红桦的长势及需水、需肥规律,及时进行浇水、追肥,满足红桦对水肥的需求。6)密切留意红桦生长状况,一旦发现有病株要及时修剪处理,交替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百菌酮可湿性粉剂1 6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百菌酮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每隔7 d喷药1次,连用2~3次[6]。

5 金龟子

金龟子属鞘翅目昆虫,在红桦栽培造林时较常见。金龟子成虫,主要在夏季交配,交配后将卵产在树根一旁的土壤当中,会对红桦的叶片、花、芽、果实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尤其对叶片影响较大。被金龟子啃食过的叶片会出现大量孔洞,变为网状,仅留下主脉。金龟子成虫主要在夜间活动,尤其是19:00—22:00。

金龟子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在金龟子幼虫危害较严重的时间段,用50%辛硫磷拌细土后开沟撒施,撒药后浇适量水,控制好用药量,一般每平方米用药3 g左右,可有效诱杀幼虫,减轻其对红桦的危害。2)推广应用绿色防治技术,在金龟子成虫危害盛期,可在林间悬挂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注意定期清理害虫尸体,以维持良好的杀虫效果,有效减少林间金龟子数量。还可配制糖醋液,将糖醋液装入容器悬挂在红桦上,高度为1.5 m左右,引诱金龟子飞入将其杀灭,同样注意每天做好害虫尸体清理工作。3)对于受害严重的枝干,建议短截处理,带出林间统一烧毁深埋。4)重视人工防治技术的应用,傍晚在树盘下铺垫塑料布,摇动树枝让金龟子掉落,然后扑杀或者喂鸡。5)金龟子成虫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灌4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1 500倍液,每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7]。

6 金针虫

金针虫是红桦绿化造林时常见的一类鞘翅目害蟲,被称为铁丝虫,呈圆柱形,颜色为金黄色,身体较坚硬。金针虫主要以幼虫对红桦的危害最严重,该害虫主要在土壤中生活,可从茎部钻入茎内啃咬,进而将主根咬成乱麻状,导致被危害的红桦逐渐枯萎死亡。金针虫适宜的活动温度为7~20 ℃,因此春季和秋季是金针虫活跃期,此时其对红桦的危害最严重。

红桦金针虫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播种育苗前做好药剂拌种工作,将红桦种子和辛硫磷按照4∶1的比例拌匀后堆闷5 h再晾晒播种,可有效预防金针虫等虫害的发生。2)播种育苗时可开沟撒施适量的50%辛硫磷乳油拌细沙,对金针虫可起到防治效果。3)可使用食物诱杀金针虫,在林间挖坑放入土豆、甘薯等食物引诱金针虫,然后在次日进行人工捕杀,减少林间金针虫基数;还可将麦麸和晶体敌百虫等药剂混合均匀后制成毒饵,诱杀金针虫。4)对于被金针虫危害较重的红桦,可在其根系周边土壤浇灌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沟施3%呋喃丹颗粒剂,均可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8]。

7 象鼻虫

象鼻虫也被称为象甲,该害虫以为害红桦的叶片为主,受害叶片边缘缺刻;若果实受害则极易造成落果。同时,象鼻虫可蛀入树干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且会排出粪便造成污染,严重影响红桦的生长。

红桦象鼻虫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重视人工捕杀。清明节前后,可在树下铺垫塑料膜,然后晃动红桦让成虫掉落,最终将其杀死即可,一般每间隔4 d左右人工捕杀1次。2)可采用胶环捕杀技术,在成虫危害盛期在红桦的树干上捆绑胶环,阻止成虫上树,避免对树木造成危害。3)对害虫天敌进行保护和利用。螳螂是象鼻虫的天敌之一,在成虫危害盛期释放螳螂,减轻象鼻虫对红桦的危害,但要注意释放益虫后禁止喷施化学杀虫剂,防止误杀益虫影响虫害防治效果。4)象鼻虫成虫出土时,建议在傍晚时间段浇灌50%辛硫磷乳油250倍液杀灭成虫;成虫上树产生危害后,及时交替喷施50%杀螟松8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每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

8 结语

近年来,白龙江林区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加大了绿化造林力度。红桦作为白龙江林区重要的绿化造林树种,面临着严峻的病虫害问题。为保证红桦的成活率,林业人员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白龙江林区红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原因,制订针对性、有效性的防治技术措施,降低病虫害对红桦生长的影响,提高红桦绿化造林效果,推动白龙江林区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翠玉.浅析桦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22(35):37-39.

[2] 王惠.祁连山东段桦树育苗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对策[J].种子科技,2022,40(10):112-114.

[3] 石丽春.桦树育苗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广东蚕业,2022,56(4):96-98.

[4] 张军山.桦树的生长管理与常见病虫害防治对策[J].农家参谋,2021(35):187-188.

[5] 刘亨荣,蔡春梅.浅析桦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广东蚕业,2021,55(10):120-121.

[6] 孙志磊.白桦树病虫害防治策略探究[J].种子科技,2021,39(9):72-73.

[7] 雷有久.桦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1(6):172-173.

[8] 徐红丽.浅析桦树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4):169.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06

作者简介:唐明代(1984—),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研究。E-mail:2593657530@qq.com。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葡萄采收后 病虫害防治莫忽视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