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实践

2024-05-13 13:08李锦英
新课程·上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剪纸中华

作者简介:李锦英(1974—),女,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小学美术教育。

剪纸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如今,剪纸艺术在我国各个地区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活动形式也日益多元,加之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终端、各类App等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剪纸这门传统艺术已经很难得到大部分年轻人的喜爱。但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等决定了初中美术进行剪纸艺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效率,保证初中生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剪纸技艺的形成与提升,实现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强化目标,最终推进中华剪纸艺术得到传承与弘扬,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整合多方教育教学资源,不断通过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创新,落实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相关要求,构建初中美术高质量课堂。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人教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中第一课“剪纸”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教材中,从剪纸艺术的含义、历史、由来、用途等角度切入,阐述了我国剪纸艺术的丰富内涵,也阐述了我国剪纸艺术的大体分类,并就南北方剪纸差异进行了简单叙述,表明了我国地域辽阔,剪纸艺术有着明显的南北风格差异。同时,教材中也通过经典的剪纸作品展示,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剪纸的艺术美,包括阳刻剪法、阴阳刻并用剪法、点色剪纸、套色剪纸等。最后,教材清楚地介绍了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对学生剪纸技艺的学习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很多中学生对中华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内涵、形式、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他们通过互联网、亲身经历等途径,对剪纸艺术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就课程内容本身来说,其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更为系统、更为专业,对初中生来说还无法对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发展历史、具体特征等内容进行清晰、明确的解释。特别是在新时代环境下,让很多青少年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与学习,对剪纸艺术并不感兴趣,他们无法说清楚或无法理解学习剪纸艺術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剪纸技艺,到底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哪些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采用多媒体与口述相融合的方法,向学生讲授关于剪纸艺术的起源、历史沿革、用途、象征以及现实意义等基本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观看教师剪纸或视频演示剪纸过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剪纸实训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剪刻技法和创作方法。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剪纸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剪纸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唤醒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坚定的传统文化自信心,树立爱祖国、爱民族、爱民间艺术的正确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精神,使学生充分理解剪纸艺术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2.培养学生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使其具备剪纸作品的创新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技艺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剪纸作品的设计与剪刻,并保证剪纸作品的完整性。

五、教学过程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建立中华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新时代发展的教育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发展角度出发,开展好创新性教学,努力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一)创新情境,导入教学

教师确定课堂教学主题,将各类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导入课堂之中,最后,结合课程内容,将剪纸艺术作为教学重点引入课堂,为学生设置课堂学习主题,指明教学方向和学习方向。

教师:本堂课的主题是“学习剪纸艺术,传承中华文化”,同学们了解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吗?知道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都有哪些吗?剪纸艺术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吗?知道剪纸艺术的发展与传承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吗?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部短片来了解伟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其中以剪纸艺术为主,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艺术形式、技艺方法以及面临的发展与传承问题。

教师:大家观看完视频都有哪些体会,谁来谈一谈?

学生1:我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我们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形式,这让我感到很自豪、很光荣。

学生2:小时候,奶奶就做过剪纸,而且能够剪出各种各样的造型,过年的时候贴在窗子上,十分喜庆。但现在身边的人没有人会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更为精美的商品窗花,不知道现在学习剪纸还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3:我们的文化课程十分紧张,就算是学会了剪纸又有什么用呢?

教师:视频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并非一个简短的视频能够展示完的,视频所呈现的只是冰山一角。就以剪纸为例,仅仅这一种艺术形式,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形式、样式、技艺等就不可胜数。如在传统美化居家环境中,就有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不同的花样形式。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得以一脉相承,能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以民族发展为己任,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提升个人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

在教师的情境创设下,学生对学习剪纸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有兴趣开展学习活动。接下来,教师再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

教师: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剪纸的世界,了解剪纸艺术的神奇,学习简单的剪纸技艺,学会创新和创造剪纸作品吧!

随后,教师播放一个剪纸专题的展示片,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融入情境,使其对剪纸艺术的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二)明确目标,设置问题

教师: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回忆一下刚刚看过的两段视频,谈一谈自己对哪部分的内容印象更深刻。

学生1:剪纸样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想到,小小的一张纸能够被人们剪出那么多复杂且美丽的图案,真的不敢想象那是人们用手一点一点剪刻出来的。

学生2: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视频里的剪纸技法,首先画好图样,然后运用各种各样的剪刀、刻刀进行剪刻,看着好像特别简单,但自己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么难。

学生3: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原来我们身上肩负着如此重要的使命。以前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观看这两个短片,我才发现原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星辉灿烂,以后我会更加关注、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理解,都通过视频形成了自己的深刻认知,非常好!俗话说得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具体学习一下剪纸艺术的制作过程。

教师设计问题进行驱动:

1.你知道什么是剪纸造型的基础吗?

2.你知道剪纸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吗?

3.你知道剪纸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4.你知道应该如何做,才能剪出漂亮的作品吗?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陷入思考,也對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再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一是向学生讲授并展示剪纸的一般剪法;二是展示单独对称式的剪纸的剪法;三是讲授剪纸的艺术特点,如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等;四是讲授剪纸的题材分类,包括花鸟鱼虫、自然风景、吉祥图案、传说、人物、神话等;五是讲授并展示剪纸的表现形式,包括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教师还可以介绍其他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剪纸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剪纸综合能力。

(三)实践操作,加强指导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一个样例,请大家根据样例,结合自己学习到的剪刻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进行剪刻实操,在此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的剪刻方法予以有效指导,深入学生群体之中,查看每位学生的剪刻情况。学生能够顺利按教师给出的样例完成剪纸任务,证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剪纸能力。

教师:大家完成得都很好,只是在剪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力度和方式。现在给大家分发剪纸,请自行完成构思,然后进行自主命题的剪纸练习。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始了各自的构思,并为自己的选材进行命名:有的学生以自然风景为题材,命名为“和谐自然”、有的以人物为题材,命名为“家和万事兴”;有的以生肖为题材,命名为“龙腾虎跃”等等。各种各样的剪纸、别出心裁的构思,使整个课堂充满了艺术气息。构思完成后,学生开始进行纸张的折叠,并完成画稿步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旁辅助。画稿完成后,学生开始剪刻,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遵循“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的原则进行剪刻,并做到力度均匀、动作平稳、小心剪刻、不急不躁。剪刻完毕后,学生小心翼翼地展开自己的作品,当看到自己完成的剪纸作品后都充满了成就感。

(四)科学评价,巩固提升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剪纸作品,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成果评价(见表1),既要对学生的作品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又要从学生兴趣培养、动力激发的角度出发,运用鼓励的语言肯定学生的优点,助力学生更热爱剪纸艺术。

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组织“作品互鉴”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对同桌或其他同学的剪纸作品进行评价和赏析,从而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更为活跃,避免单纯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这种简单的方式,导致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降低。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作为引导者积极参与到评价鉴赏活动之中,对学生给出的评语进行点评和补充,增强教师的融入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为了使学生可以常态化地开展剪纸活动,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作业布置,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剪纸艺术的学习、巩固与提升,并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随时交给教师进行点评。对于好的作品,教师可以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展示,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荣誉感,激励其更富有热情地学习剪纸艺术。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连搭镇连搭中学)

编辑:陈鲜艳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剪纸中华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剪纸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