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措施探讨

2024-05-13 14:59王倩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管理措施

摘 要 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市民生活品质。为给北京市顺义区园林植物的科学养护提供参考借鉴,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分析顺义区园林植物概况,系统阐述冬季养护管理技术要点,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制订科学合理的养护规划、完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加强养护人员培训等对策。

关键词 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措施;北京市顺义区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61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园林绿化资源丰富。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载体,顺义区内有大量乔木、灌木等园林植物。这些园林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然而,北京市地处北方,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气候较为寒冷干燥,给园林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带来巨大挑战[1]。如何在寒冷的冬季对园林植物进行有效的养护,使其安全过冬并在来年重新生长,是顺义区园林绿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研究,对顺义区全面提高园林绿化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环境与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顺义区园林植物概况

1.1 地理位置

顺义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北部有低山和丘陵地带总面积1 021 km2,东西最大纵距45 km,南北最大横距30 km,距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约30 km,交通便捷。顺义区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山区位于北部,最高海拔637 m;南部为肥沃平原,最低海拔仅24 m,平均海拔为35 m。土壤以河流冲积物为主,土质疏松肥沃,水系以潮白河等南北向河流为主。顺义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其园林绿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区域内形成了以公园、街道绿地等为主体的园林绿化格局。园林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1.2 气候特点

顺义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溫为11.5 ℃,1月平均气温-5 ℃,7月平均气温26 ℃;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7.5 ℃,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1.6 ℃;>0 ℃活动积温为4 600 ℃,≥10 ℃活动积温为4 100 ℃,日射量充裕。年降水量约610 mm,主要集中在6—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58%,其中冬季较为干燥,无霜期约195 d,年平均积雪深度2 cm;顺义区气候条件良好,光热充足,无明显的干旱期,雨热同季,非常适宜园林植物生长。但冬季气温较低,干燥天气多,对许多园林植物的生长存在一定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

1.3 主要园林植物及分布

顺义区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乔木以松树、柏木、榆树等为主,广泛分布在公园、行道等。灌木以紫薇、绣球、山茶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公园花坛及绿地周边。花卉有荷花、牡丹、郁金香等,主要分布在各类公园、广场等人工绿地。此外,地被植物也广泛栽植。根据植物的耐寒性和观赏效果,园林植物的配置也各有侧重。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及重要公共区域,常选择景观效果较好的观赏树种,如垂柳等。居民区内多选择耐寒性强的乔灌木,如松树、紫薇等。绿地花坛则以各类花卉为主。针对不同植物的分布特点,根据其抗寒性和观赏价值,针对性地选择养护措施,能够提高园林绿化质量和植物冬季存活率。

2 顺义区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技术

2.1 水肥管理

顺义区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对许多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具体来看,在水分管理方面,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情况,合理安排浇水次数与浇水量。例如,针叶树在冬季仍需补充一定量的水分,但阔叶乔木及灌木的水分需求则相对较低[2]。因此,可适当增加针叶树的浇水频次,每隔7~10 d浇水

1次;而对阔叶乔木及灌木,每隔15~20 d浇水1次即可。同时,监测土壤湿度,避免过湿。在肥料管理方面,11月初可适当施用速效磷肥,有助于园林植物越冬。此外,可以在园林植物根部覆盖腐熟的落叶,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也可提供少量养分。

2.2 浇封冻水

顺义区冬季气温低,如果不采取浇封冻水等措施,许多园林植物的根部易出现冻害。具体来看,浇封冻水的时机选择在11月上旬较为合适。浇水量应针对不同树种适量调整,对乔木类可浇透树穴深度1 m左右;灌木类浇透30~50 cm深度即可。同时,根据气温变化情况追加浇水。浇水方式以小流缓流为佳,避免对根系造成冲击。浇水后及时覆盖树基,使用稻草、落叶等绝热材料包裹根冠,保持土壤温度稳定。此外,可以在树冠顶端放置透气管,以利于土壤中的积气排出,防止因缺氧伤害根系。采取科学的浇封冻水和配套管理措施,可有效保证园林植物根系在寒冷冬季免受冻害,顺利越冬。

2.3 保温养护

2.3.1 设架风障

顺义区冬季风力较大,直接暴露在风中会使许多园林植物失水过快,影响其正常生长。因此,设立防风林或架设风障对保护植物具有重要作用。架设风障可在植物风口侧搭设种类丰富的隔挡设施,如用草帘、竹帘、塑料布等在树木周围形成隔离层,减缓风速,保护树木免受风害的侵袭,切实降低树木越冬期的水分流失速率。同时,适当搭设一定高度的支撑结构,使风障稳固耐用,发挥屏蔽风力的作用。采取设架风障等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园林植物,提高其越冬成活率。

2.3.2 覆膜防寒

顺义区部分乔木如樱桃、无花果等在冬季也易受冻。为确保这些树木安全越冬,可以采取覆膜防寒措施。具体来看,可在树冠四周覆盖专用防寒薄膜,薄膜边缘埋入土中,使树木完全包裹在薄膜内。同时在薄膜顶端留有开口,避免积热过高。这种封闭的薄膜结构,可起到温室隔热效果,使树木处在稳定温暖的环境中[3]。适时添加碳化钙等吸湿剂,可吸收薄膜内多余水分,防止积水。采取覆膜防寒等措施,可避免这些树木在寒冷期间受冻死亡。

2.3.3 涂白、喷白

顺义区部分乔木如三球悬铃木、泡桐、合欢等冬季易出现树干冻裂现象。采取涂白或喷白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树皮冻伤,保护树木安全越冬。具体来看,可在初冬时用白色涂料或喷漆剂在树干及主要枝干上进行涂白或喷白处理,涂白范围为离地面1.0~1.5 m处。涂白层可起到隔热反射作用,避免树皮受冻,同时可防止病虫侵袭。喷白则可形成薄膜,起到同样的防护效果。采取涂白、喷白等处理,可避免树皮冻裂,保护树木顺利越冬。

2.3.4 病虫害防治

顺义区部分园林植物如海棠花、樱花、梨等在冬季库存养分降低,抵抗力下降,更易遭受病虫害侵袭。1)在植物休眠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可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例如,喷洒白油或矿物油,可溶解覆盖在树木表面的蚜虫卵。2)及时清除病虫源,如烧毁堆积的病枝,清除病叶等,减少病菌、害虫在次年的繁殖。3)在植物生长旺季疏导通风,适时使用生物农药和引入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可以进一步强化防治效果,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保证园林植物安全越冬。

2.3.5 修剪整形

在顺义区,为优化树形和改善植物结构,一般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对部分乔木和灌木如银杏、三球悬铃木等进行修剪整形。乔木可进行整枝修剪,重点是疏除交叉枝、病虫枝等,调整树冠结构。灌木可进行缩短修剪,将过长老枝进行适当切除,促进新的枝条萌生[4]。同时,及时处理修剪后的枝条,修剪工具需消毒净化,避免传播病虫害。采取适时修剪措施,可优化植物形态,也可增强园林植物的抗寒能力。

3 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系统化的养护规划

目前,顺义区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存在一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缺乏系统化的养护规划。具体来看,部分管理部门和企业在制订园林植物冬季养护规划时,缺乏全面调研与科学论证,未能准确把握植物分布情况、品种构成和抗寒性差异,导致养护措施针对性不强。同时,养护规划时缺乏成本考量,预算资金难以满足实际开展各项措施的需要。此外,规划执行过程中监督不足,评估及时性不高,无法针对性改进。这些问题导致冬季养护工作系统性不足,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3.2 养护管理技术措施不足

目前,顺义区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中,存在养护技术措施不足的问题。具体来看,部分园林场所对植物冬季养护重视不够,预算投入有限,采购防寒设施和材料不足,无法全面开展各项措施。例如,缺乏对树干根部覆盖保温的材料,导致土壤保温效果不佳;缺乏专用防寒薄膜等材料进行树冠覆盖。同时,针对不同植物优化防寒方案的研究不足,导致养护技术较为粗放,难以达到最佳效果。未能精确控制防寒覆盖时间和方式,导致部分植物根部、树干存在冻害问题。

3.3 养护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目前,顺义区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工作中,养护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具体来看,部分养护人员接受的专业培训不足,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冬季抗寒特征了解不够,缺乏针对不同品种制订优化防寒措施的知识。同时,对各类养护设施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操作规范性不足,降低了防寒效果。此外,缺乏对养护效果的评估能力,无法针对性改进措施。可以说,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欠缺,直接导致养护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受限于人力和经费,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存在一定难度。

4 对策

4.1 制订科学合理的养护规划

从根本上加强规划制订工作,使各项养护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园林管理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全面的园林植物种类、分布等情况调研,建立翔实的信息档案,摸清园区内不同植物的抗寒性强弱。在此基础上,精心制订系统化的养护规划,针对性地安排各种植物的养护时间、养护措施等,使方案更科学合理。同时,合理测算各项养护措施所需资金预算,争取充足的资金支持,提供规划实施保障。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加强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完善,使养护系统化程度不断

提升。

4.2 完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充分应用各种科学养护技术,全面提高冬季养护质量。具体来说,园林管理部门要加大技术研发和财力物力投入力度,采购充足的养护设备和防寒材料,为开展各项措施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要积极引进和研发适应当地的养护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优化防寒方案。各养护场所要针对不同品种植物制订精细化的技术措施,精准控制覆盖的时间和方法,最大限度发挥防寒效果。

4.3 加强养护人员培训

园林管理部门要组織养护人员参加系统的养护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不同植物生长习性和抗寒特征的认识,掌握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同时,要定期举办各类养护设施和材料使用方法培训,使养护人员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此外,开展养护效果评估方面的培训,提高对养护质量的分析判断能力[5]。在组织培训过程中,要考虑到人力和经费制约,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如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举办讲座等形式。只有持续加强培训,才能逐步提升养护人员专业素质,有效提高园林植物冬季养护质量。

5 结语

顺义区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着规划不系统、技术措施不足及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园林绿化建设和城市美化进程。因此,有效加强顺义区园林植物的冬季养护工作极为重要。相关部门要制订科学养护规划,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各项养护措施,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养护人员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园林植物安全越冬,为顺义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守宁,杨锴,李晓辉,等.北方城市园林绿化冬季养护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61-62.

[2] 刘梦叠.园林植物养护技术在不同季节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8):32-33.

[3] 杨克梅.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探究[J].河北农业,2023(12):33-34.

[4] 宋凯鑫.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9):70-71.

[5] 谭一心.园林植物冬季养护要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0(9):77.

(责任编辑:张春雨)

收稿日期:2024-01-14

作者简介:王倩(1986—),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养护。E-mail:284941368@qq.com。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管理措施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探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高职园林植物识别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