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山茱萸稳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4-05-13 08:04王少东张龙金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山茱萸稳产栽培技术

王少东 张龙金

摘 要 山茱萸属山茱萸科植物,又称五味子,具备较高的药用价值、保健价值,中药材市场需求广泛,这极大地推动了陕西省城固县山茱萸种植业的发展。为助力城固县山茱萸种植业提质增效,从育苗、定植准备、苗木栽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山茱萸稳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山茱萸;稳产;栽培技术;陕西省城固县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17

城固县地处陕西省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干湿交替,全年无霜冻,年平均气温为14.3 ℃,年平均降水量为843.9 mm。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城固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基础。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属暖温带喜光树种,耐寒、耐低温,生长适温为20~30 ℃,最高不超过35 ℃,通常在山腰的低洼地带、阴坡、阳坡、谷地及河流两岸等地生长良好,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 800 m的地区,其中600~1 300 m生长更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城固县比较适合发展山茱萸种植业。山茱萸在城固县栽培面积较广,约0.67万hm2,常年产量在1 000 t左右,占国内年均山茱萸产量的1/6。但是在传统栽培技术模式下,山茱萸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理想。为满足中药材市场对山茱萸高产量和高品质的要求,推广应用山茱萸稳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育苗

1.1 选地整地

繁育山茱萸种苗前,做好选地整地工作非常重要。城固县种植户应优先选择疏松透气、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进行山茱萸育苗作业。选定育苗地后,深翻土壤25 cm晾晒,增加土壤通透性。整地的同时应当施加充足肥料,一般每667 m2施加腐熟农家肥2 500 kg,培肥地力,为山茱萸提供充足养分[1]。

1.2 繁殖方法

目前,城固县繁殖山茱萸的方法主要有3种。1)种子繁殖法。采集种子后进行沙藏处理,保持沙土湿润,次年春季大部分种子萌芽后再进行播种。山茱萸播种时以条播为主,行距为25 cm,沟深为4 cm,播后覆土2.5 cm,同时再覆盖一层草,保持土壤表层湿润,播后5~7 d即可出苗。山茱萸出苗后1~2年即可进行移栽定植作业。2)扦插繁殖法。扦插繁殖对插条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选择带顶芽的一年生嫩枝,于18 cm处剪下,上部留3片叶子,下部切成斜口,然后用生根粉浸泡20~30 min,接著插入苗床培育,期间要合理控制苗床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山茱萸10 d左右即可生根,第2年春季即可起苗移栽定植。3)压条繁殖法。在秋季或春季,将近地面处的一年生枝条弯曲至地面,然后在靠近主干的位置切割枝条至木质部,将枝条埋入土壤并压住,但枝条先端应露出地面,同时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次年冬季或第3年春季即可进行分离移栽作业[2]。

2 定植准备

2.1 产地要求

移栽定植山茱萸前,城固县种植户应做好产地整备工作。严把产地环境关,确保其尽可能地远离工矿企业等重污染区域,同时做好对周边环境、水源、土壤的监测工作,确保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移栽定植山茱萸。定植山茱萸的地块,要求交通方便,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深厚、pH值在5.6~6.8,土质以砂壤土和壤土最为适宜。禁止将山茱萸移栽定植在瘠薄地、低洼易涝地、重度盐碱地,以免对山茱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2 土地整理

整地是山茱萸移栽定植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城固县种植户应结合土地类型灵活选用整地方法。例如,平地整地时,应先深耕一遍土壤,将土壤打碎,同时将地块中的杂草、碎石、树根等去除,然后挖掘定植穴备用,定植穴长80 cm、宽80 cm、深60 cm,定植时株行距为4 m×5 m;对坡度小于25 °的坡地整地时,应当按坡面一定宽度沿等高线开垦即带状整地;对坡度大于25°的坡地、山地整地时,建议采用鱼鳞坑整地法,并挖掘蓄水池,减少水土流失[3]。

3 苗木栽植

3.1 苗木选择

城固县种植户在移栽定植山茱萸时,应当严把苗木品质关,确保苗木品质最低达到《山茱萸育苗技术规程》(LY/T 2816—2017)Ⅱ级标准。优先选用二三年生壮苗,确保所选择的苗木根系完整,高度在90 cm左右,地径2 cm左右。

3.2 栽植密度

适宜的栽植密度是保证山茱萸良好生长的关键。城固县种植户需要根据立地条件、山茱萸苗木规格等合理确定山茱萸栽植密度。在城固县,山茱萸栽植株距为4 m、行距为3 m,每667 m2移栽45~50株为宜。栽植密度不可过大,避免对山茱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3 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是否适宜,可直接影响山茱萸栽植成活率。对此,城固县种植户应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灵活确定山茱萸栽植时间。一般在11月中下旬或翌年春季清明时节移栽定植山茱萸最为适宜。

4 栽后管理

4.1 查看苗情

城固县种植户在移栽定植山茱萸后,要密切留意其成活情况,及时在苗木旁设置立柱扶苗,同时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并在树盘处覆草或地膜,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城固县种植户如果发现大部分山茱萸萌芽后,仍有部分植株未成活,应及时进行补栽作业。

4.2 土壤管理

秋季果实采摘之后,深翻土壤25 cm,同时配合施加充足的肥料,增加土壤肥力。进入生长季节后,定期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性,避免杂草和苗木争夺水肥,保障苗木健康生长。

4.3 施肥管理

4.3.1 幼苗期追肥

山茱萸定植后一般7~8年结果,这段时间的水肥等管理,是为植株生殖生长打基础。其中,科学施肥是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每年春、秋季各追施有机肥1次,小树施用量为3 kg·株-1,5年以上的树可施5~7 kg·株-1。

4.3.2 结果期追肥

4.3.2.1 土壤施肥

结果期每年土壤施肥3次。1)每年秋季采果后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施农家肥25~40 kg·株-1或人粪尿5~10 kg·株-1。树冠大、花芽多的树多施,反之少施。农家肥采用盘状施肥法或放射状施肥法,人粪尿采用穴施。秋季施肥可使树干和树枝中多积累养分,从而提高花芽质量,减轻可能由春季寒流引起的冻害。2)3月中下旬盛花期穴施尿素0.15~0.20 kg·株-1。此次追肥,主要满足树体开花和着果的需要。3)4月下旬至5月上旬,穴施尿素0.5 kg·株-1或复合肥(氮、钾为主)0.5 kg·株-1,以加速叶片生长和提高着果率。

4.3.2.2 根外追肥

每年4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月喷施1%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2次。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适当配施0.4%硼酸溶液,在3月中下旬盛花期喷1次,可提高着果率1倍以上[4]。

4.4 水分管理

水是山茱萸生长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加强水分管理是确保山茱萸高产稳产的重要举措。因此,城固县种植户要提高水分管理意识,明确水分管理的重要意义,根据自然降雨情况及山茱萸需水规律,灵活做好水分管理工作,满足山茱萸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重点做好山茱萸萌芽前、开花着果期的浇水工作,此时若无自然降雨,应当及时浇水;若无灌溉条件,可通过覆膜等方式保墒;若遭遇持续降雨天气,要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导致山茱萸死亡。

4.5 整形修剪

在城固县,种植户对山茱萸一般采取两种整形方法。1)自然开心形。当山茱萸主干高度达到50 cm时,在顶部分生主枝3个,每个主枝上再分生侧枝2个,同时在主侧枝上培育相应的枝组。一般在50 cm处定干,剪口下15 cm内应当确保有饱满芽6个。选留主、侧枝时,主枝选留数量以3个为宜,开展角度控制在43°左右,平均每个主枝上分生侧枝2个且开张角度为65°。第一侧枝距离主干50 cm,第一和第二侧枝间距控制在50 cm左右。在山茱萸幼树期,要重视对辅养枝的管理工作,加快其成花。2)主干疏层形。定干高度为60 cm,全株主枝6个,第一层4个,第二层2个,每个主枝上需要再留侧枝2个。定干时要求剪口下20 cm整形带内有饱满芽9个。定干之后选择3个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培养,选择主枝两侧向上斜生的枝条作为侧枝,其开展角度应当控制在73°左右[5]。

城固县种植户应重点做好对初果期、盛果期果树,以及衰老果树的修剪工作。针对初果期果树,重点修剪骨干枝、辅养枝、结果枝。修剪骨干枝时,要注意主干枝开张角度的大小;修剪辅养枝时,要遵循“有空就留、无空就缩”的原则进行修剪作业,尽可能保留枝条,控制辅养枝的生长速度,若发现辅养枝对骨干枝、树冠造成了不利影响,则要及时将其疏除掉。培养结果枝组时,可通过先放后缩的方式将强旺枝、徒长枝培养为大、中型结果枝组。针对盛果期果树,重点修剪骨干枝、辅养枝。修剪骨干枝时,采用缓放不剪和过密疏除的方法。修剪辅养枝时,逐步疏除、回放辅养枝,重点疏除无空间辅养枝,针对有空间的应当将其改造成不同类型的结果枝组。针对衰老果树,要及时通过回缩更新、主枝更新、全株更新等一系列方式复壮,为山茱萸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为预防山茱萸病虫害发生,城固县种植户应从选种工作入手,优先选择综合抗性好的山茱萸品种,如石磙枣1号、大红枣1号、秦玉、秦丰等。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防止种子携带病毒;要合理控制山茱萸栽植时间、方法,并定期做好整形修剪工作,及时修剪枯死枝和病虫枝,为山茱萸营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山茱萸病虫害发生率。

5.2 物理防治

城固县种植户在应用物理技术防治山茱萸病虫害时,要重视对杀虫灯的使用。例如,在田间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并在夜间开启,以诱杀害虫。此外,城固县种植户可使用糖醋液诱杀害虫,或使用黄色粘虫板(每667 m2悬挂30张)诱杀鳞翅目害虫。

5.3 生物防治

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山茱萸病虫害,具有绿色、安全、无害等优势。因此,城固县种植户要重视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可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苦参碱、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防治山茱萸病害。可利用山茱萸害虫的天敌,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等减少田间害虫数量。但要注意,释放害虫天敌后禁止喷施化学杀虫剂,防止误杀益虫。

5.4 化学防治

化学技术是防治山茱萸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也极易引发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城固县种植户要科学应用化学农药,优先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用药方法和剂量,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例如,对于角斑病,可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对于炭疽病,可喷施60%炭疽福美800倍液防治;对于蛀果蛾,可喷施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防治;对于大蓑蛾,可喷施90%敌百虫1 000倍液防治[6]。

6 结语

山茱萸是临床常用中药材之一,市场需求量较大,经济效益可观。为满足中医药市场对山茱萸的产量、品質要求,城固县种植户要积极应用山茱萸优质稳产栽培技术,提高山茱萸的产量和品质,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城固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俊涛,桓德强.汉中山茱萸优质稳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综合),2023(2):33-34.

[2] 孙好强,杨晓琳,何昌芬,等.高品质山茱萸规范化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22,68(11):97-102.

[3] 杨青,余永亮,许兰杰,等.山茱萸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22,38(10):54-56.

[4] 杨红旗,李磊,董薇,等.优质药材山茱萸生产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22(10):61-64.

[5] 张利娟.黑椋子栽培技术和造林应用探讨[J].种子科技,2021,39(24):100-101.

[6] 成文浩,曹林,姚秀霞.优质山茱萸栽培技术分析[J].河南农业,2021(32):53-54.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05

作者简介:王少东(1977—),大专,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营造林、林业规划设计、古树名木调查保护等。

*为通信作者,E-mail:916728319@qq.com。

猜你喜欢
山茱萸稳产栽培技术
建湖县供电公司护航“菜篮子”稳产保供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豫西南山区山茱萸播种育苗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