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三种树形整形修剪效果比较

2024-05-13 08:04毛仪伦陈益锋陈子钰张晓健周品龙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板栗树树形

毛仪伦 陈益锋 陈子钰 张晓健 周品龙

摘 要 为确定板栗树树形生长规律,观察自然整枝和采用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的整枝方法修剪的板栗树,对比不同树形板栗树的树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其树形,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整枝方法,板栗树最终都会长成自然圆头形。

关键词 板栗树;树形;自然圆头形;整枝修剪

中图分类号:S6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07

板栗抗性强、耐干旱,可适应较为瘠薄的土地和较为粗放的管理,多种植在山上陡坡、难以耕作的土地上,不与农业争地,是山区林农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总结提炼相关管理技术促进板栗增产增收十分必要。采用适当的修剪方法培养适宜树形,在实现树形结构合理、果实产量品质高、延长盛果期、提高栗树抗逆性等目标方面意义重大。结合多年的板栗种植实践经验,以板栗树形的修剪培养为主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板栗树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1)顶端优势强。板栗树喜光,但内膛光照不良,导致枝条上端芽体饱满、抽生旺枝;下端抽生细弱枝。2)外围结果。板栗树顶端混合芽抽生结果枝结果,内膛不结果。3)生长势强的枝条着生混合芽。4)短截后不抽生果枝[1]。结合其生物特性,通过长期观测50年以上的板栗树自然整枝形成的树形,加上对人工修剪后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提出板栗树形修剪培养相关结论,供实际生产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陕西省镇安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3°7′~33°42′、东经108°34′~109°36′,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12.2 ℃,年均降水量800~1 000 mm,山地土壤类型以砂土为主,中性至微酸性,适合板栗树

生长。

1.2 试验设置

试验设置4个处理。

处理1:通过在试验区全范围调查,选取月河镇益兴村1株、木王镇桂林村1株、达仁镇农光村1株、大坪镇龙池村1株、回龙镇回龙村1株,共5株50年以上树龄、未实施过修剪措施、其他管理措施基本相同、自然整枝已形成稳定树形的栗树,供试验观测。

处理2至处理4:在永乐街道办栗园村、云盖寺镇金钟村、青铜关镇丰收村3处试验地内共15株当年嫁接的栗树,随机采用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进行修剪,每种方法处理5株,其他管理措施基本一致,供试验观测。

1.3 板栗修剪树形的原则

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决定其修剪树形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因树制宜。板栗对地形地势、气候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种植地要求平均气温8~22 ℃,绝对最高气温39.1 ℃、绝对最低气温-25 ℃;年降水量500~1 500 mm的气候条件,板栗树可生长,在特殊地区如秦巴山区,在海拔400~2 000 m的地方均有栽培。板栗为常绿乔木,喜光、喜温、喜湿润气候,但不耐水涝;喜肥沃深厚的土壤,但耐干旱瘠薄;喜酸性土壤,不耐盐碱。板栗的适应性很强,在黏性土、砂壤土都能正常生长结果。生产实践中,板栗树的树形必须根据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具体分析确定,不能生搬硬套。

2)符合生长规律。修剪时一定要依照板栗树的生长规律,确保树形满足通风透光、便于管理、便于采摘的要求。板栗树树冠要求枝条分布均匀,修剪时每平方米树冠面积留11~14个结果母枝为适宜母枝留量,要确保树枝不交叉重叠[2]。

3)平衡原则。栗树修剪时要保持树冠内外、上下的平衡,做到中庸健壮,内膛光照良好,合理利用空间和养分。板栗树修剪时,要保证树冠外围与内膛,树冠上、中、下部的平衡,保证整个树的平衡,不能偏左或偏右,也不能偏下或偏上。

4)控制强旺。在幼树期或初结果期进行修剪时,要注意控制强旺,适当回缩强旺枝条,合理利用空间和养分。

5)通风透光。板栗树树冠内膛通风透光不良会影响结果,修剪时应适当疏枝、回缩,增加内膛光照强度。同时,要根据各部位的生长特性和结果量,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采用疏枝、短截、回缩等方法,加大内膛光照强度,改善树体结构,提高花芽分化率,增加结果量,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

6)保证健壮。栗树修剪时要保持枝条健壮,减少病虫害发生,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在幼树期修剪时,注意控制营养生长,促发侧枝,以利于早结果、早丰产。在初结果期修剪时,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保证产量。在盛果期修剪时,注意提高树体的抗逆性,防治病虫害,促进果实发育。

1.4 试验方法

1)自然整枝形成稳定树形的板栗树,不进行修剪,作为对照观测。每年观测选定的5株板栗树,记录树形、产量、果实质量变化,并与采取修剪措施的板栗树数据对比,分析形成结论。

2)疏散分层形的修剪方法。嫁接當年冬季选用距根茎50~70 cm、夹角120°的3个主枝作为第1层主枝,在饱满芽处中或轻截,顶端留1枝作为主干,主干高度要高于第1层主枝。第2年冬季于主干延长枝距离第1层主枝80~100 cm处选2个方向较好的枝条作为第2层主枝,第1层主枝上的侧枝距主干80 cm处短截,培养结果枝组。依次间50~70 cm培养第3层、第4层主枝,各层主枝外延角度错开不重叠,并逐年培养侧枝。第4年落头开心,树形培养完成。

3)自然开心形的修剪方法。嫁接当年冬季修剪时距地面50~70 cm留夹角120°的3主枝短截,第2年

冬季修剪选优背生枝作为副主枝培养,第3年冬季修剪,在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母枝,完成树形培养。第1年春季嫁接时,选用生长最为健壮、直立的1枝作为第一层主枝,距地面50~70 cm处短截,作为第1层主枝;第2年冬季修剪时,培养结果母枝;第3年冬季修剪时,在第1层主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并将各副主枝与第1层主枝间角度拉大80°,各副主枝上的侧枝角度拉大到50°,同时培养3~4个结果枝组,形成自然开心形树形。

4)自然圆头形的修剪方法。嫁接当年冬季修剪时选用生长最为健壮、直立的一枝,距地面80~100 cm

处短截,作为第一主枝,再围绕第一主枝,留夹角120°的3个副主枝短截,留枝长度短于第一主枝30~40 cm。第2年冬季短截1个主枝和3个副主枝,培养结果母枝,完成树形培养[3-4]。

3种树形培养完成后,连年接续修剪观测树形变化。2003年树形培养开始,每隔5年观测记录一次4个

处理的树形变化,分析处理效果,比较得出板栗修剪最佳保留树形。

2 结果与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自然整枝形成的板栗树形,单株平均产量稳定;采用疏散分层形修剪方式修剪的板栗树,各层主枝逐年枯死减少,产量随树形向自然圆头形演变增加不明显,达到盛产期后,单株平均每

5年增产幅度在6%~7%(以修剪10年后产量为初始基准);采用自然开心形修剪方式修剪的板栗树,中央强势生长,逐渐形成自然圆头形,增产效果不明显,达到盛产期后,单株平均每5年增产在6%~9%;采用自然圆头形修剪方法修剪栗树,单株平均每5年增产幅度12%~15%,效果明显。

从表2分析4个处理,最终形成的板栗树形是自然圆头形,可看出板栗修剪树形培养是由板栗树顶端优势强、外围结果、内膛枝营养不良逐渐死亡等这些生物学特性决定。综合来看,采用自然圆头形培养树形最为适宜。其主要原因是修剪只能通过调整板栗树的树体结构,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达到树形合理、产量稳定提高、果实品质优良的目的,而不能改变板栗树的生物学特性[5-8]。因此,在通过修剪控制板栗树形时,必须依据板栗树的生物学特性确定保留的最佳树形。

3 结论与讨论

修剪是板栗树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技术指导中提供实用正确的技术十分关键。通过实验观测对比不同整枝方法对板栗树形、结果等方面的影响,从省力、实用、便于操作、投入产出比等因素分析,自然圆头形的板栗树形培养方法符合板栗树顶端优势强、外围枝结果、内膛不结果等生物学特性,能达到有效控制树体结构、调节生长势、稳产优质的目的;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心形这2种树形培养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板栗树的生物学特性,达不到树形培养目的。因此,板栗树形培养适宜使用自然圆头形的修剪方法进行整枝。

参考文献:

[1] 毛仪伦.板栗修剪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3(9):17-18.

[2] 毛仪伦,王祥坤.板栗修剪反应观测初报[J].陕西林业科技,2001(3):19-20.

[3] 吕平会,何佳林,季志平.板栗标准化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 郭永,王继成.板栗丰产整形修剪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49.

[5] 黄水生,叶平,徐根生,等.应用板栗蒲屑栽培香菇的试验[J].食药用菌,2013(6):364-365.

[6] 夏君 ,姜君华,赵玉亮,等.旱薄山地低产板栗丰产改造措施[J].林业科技开发,2022,19(1):51.

[7] 郭凤莲,李建飞,赵国因,等.板栗花期喷硼防治空蓬试验[J].河北林业科技,1995(2):23-24.

[8] 李锡兰.兰坪县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22):19-20.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15

作者简介:毛仪伦(1974—),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板栗、核桃种植技术研究。E-mail:931132078@qq.com。

猜你喜欢
板栗树树形
花光卉影
我们捡起板栗时
我们捡起板栗时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桃树几种树形的特点及整形修剪要点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板栗树下打坑集水技术
鸡足山的板栗树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
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