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富
久晴泥路足风沙,
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
满林烟雨熟枇杷。
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小满日口号》描写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黄杏、飘零的楝花和烟雨笼罩下的枇杷林挂满成熟的果实。五月是枇杷成熟的季节,唐代柳宗元有“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的吟诵,宋代梅尧臣有“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的诗句。
我国栽种枇杷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代就有枇杷栽培,司马相如《上林赋》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 枇杷橪柿,亭柰厚朴。”到了南宋,枇杷大量引种到江南,戴复古的《初夏游张园》有“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的诗句。
到了明朝,枇杷成为主要水果树种,江南栽植很普遍。据史料记载,当时苏州太湖之滨的洞庭山地区所产枇杷最好吃,那时人们便运用嫁接技术改良品种,提升品质。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风味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夏天水果中的极品,还具有润肺、止咳、健胃、清热的功效。枇杷花、核、叶、皮、根等有各自的功效。正因如此,明朝画家沈周对家乡的枇杷夸赞有加,曾题诗曰:“弹质圆充饤,蜜津凉沁唇。黄金作服食,天亦寿吴人。”把枇杷的甘甜滋味描写得如此诱人。
沈周爱吃枇杷,也喜欢写枇杷,他有一首《枇杷》诗云:
谁铸黄金三百丸,
弹胎微湿露漙漙。
从今抵鹊何消玉,
更有饧浆沁齿寒。
他更爱画枇杷,传世名作《枇杷图》(见封二)形象地描绘了这样一幅美景:翠绿枝叶间,挂满了一蓬蓬金黄色的枇杷。该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立轴,纸本设色,纵132.7厘米,横36.5厘米。全图结构严谨,运笔流畅。枇杷果以淡赭黄以沉着有力的笔法圈点而出,墨色清润淡雅,层次感、分量感,表现得很精准,并略加晕染的方式呈现其立体感;枇杷叶以不同墨色调和花青,以区别其深浅荣枯翻转,树叶边缘的锯齿形也被刻意表现出来,并以浓墨描绘叶筋脉络,以丰富层次,增加力度。几片叶子、一撮枇杷果和幾根短枝线条自左上倾斜而下,苍翠的阔叶掩映金色的枇杷,冷暖色差鲜明,枝叶果实疏密有致,是明代文人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之作。
沈周出身富裕的书香绘画世家,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从未应科举征聘,始终过着田园隐居生活。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沈周的花鸟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或水墨,或设色,其笔法与墨法,在欲放未放之间,将诗文、书法入画,渗透于绘画笔墨之中的文人涵养。
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的书法,早年初学赵子昂,又学沈度,后改学黄庭坚,并借鉴和临摹了苏东坡和米芾的书法,力求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语言而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其书法锋利遒劲,结构跌宕开阖,行气自然,遒俊奇崛。他在《枇杷图》右上题诗:“爱此晚翠物,结实一可玩。山禽不敢啄,畏此黄金弹。”足见其功力。
(作者为文史学者、山东省枣庄市首批社科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