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闯馆抓人”风波

2024-05-13 14:41李格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洛佩斯格拉斯厄瓜多尔

李格

当地时间4月5日晚,厄瓜多尔警方为了逮捕在墨西哥驻厄瓜多尔大使馆内寻求政治庇护的厄瓜多尔前副总统豪尔赫·格拉斯,上演一出震惊拉美的“强闯使馆”戏码。据墨西哥驻厄瓜多尔大使馆负责人罗伯托·坎塞科所述,“他们把我打倒在地,就像犯罪分子一样,他们闯入了墨西哥驻厄瓜多尔大使馆。”这一说法得到墨西哥外交部所公布的监控视频证实,视频中厄安全部队人员持枪翻过护栏,强行冲进大门,用枪指着试图阻拦的墨使馆临时代办罗伯托·坎塞科,甚至在厄方带走格拉斯时,还在使馆外将这位不依不饶的墨驻厄最高级别外交官推倒在地。一石激起千层浪,伴随“闯馆事件”的发酵,拉丁美洲进入新一轮撕扯。

一石激起千层浪

厄瓜多尔安全部队的“闯馆”行动遭到了众多拉美国家的谴责,认为厄方违反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一国驻他国大使馆具有外交豁免权和不可侵犯性,包括馆舍不受侵犯、非请勿入,所在国有义务保护馆舍,使领馆人员免于人身侵害等等,有着接近于“本国领土延伸”的地位。美国拉丁美洲研究会华盛顿办事处主席卡罗琳娜·桑多瓦尔认为厄瓜多尔此次强闯行动确实越过了国际法的红线。

墨西哥率先发难,4月5日墨西哥外交部宣布厄方行为是对国家法和墨西哥主权的公然侵犯,中止与厄瓜多尔政府的外交关系,4月6日晚再次发表声明,墨西哥将撤回全部驻厄瓜多尔外交人员及其家属,大使馆将处于无限期关闭状态,4月11日墨西哥向联合国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将厄瓜多尔“踢出”联合国。一波未平,余波又起。尼加拉瓜政府发布公告,宣布即刻起断绝与厄瓜多尔的外交关系;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也宣布关闭驻厄瓜多尔大使馆和领事馆,以示对墨西哥的支持。

事实上,“强闯使馆”事件只是积怨已久的墨厄双方的矛盾爆发。4月初,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以厄瓜多尔总统候选人遇刺身亡事件为例,指责部分居心叵测的媒体操纵大选,警示墨西哥“国内平台所有者和参与竞选活动的人负责任”。这招并不高明的指桑骂槐惹怒了厄瓜多尔政府,当地时间4月4日,厄瓜多尔政府宣布,鉴于洛佩斯日前就2023年厄瓜多尔总统选举和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比利亚维森西奥遇刺身亡事件发表的有关言论,厄瓜多尔政府依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宣布墨西哥驻厄大使斯梅克为“不受欢迎的人”,让其短时间内离开厄瓜多尔。墨西哥谴责了厄瓜多尔政府的决定,并于次日作出反击,授予了格拉斯庇护许可。正是在“你来我往”的过招中,双方矛盾升级至不可调和的紧张程度。

政治罗生门

随着墨厄双方矛盾的升级,格拉斯成为了台风“风眼”,众人在波诡云谲的局势中反而忽视了这位面临贪腐指控的前副总统。格拉斯曾于2013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科雷亚左翼政府的副总统,曾因两起腐败案被判处有罪,在假释后又因挪用大地震后筹集资金而受到滥用公共资源的新指控。自2023年12月起,格拉斯进入墨西哥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然而根据国际法,面临指控的人不应该得到庇护,厄瓜多尔因此质疑墨西哥提供庇护的合理性。

各执己见的墨厄双方目前难以展开对话。厄瓜多尔总统诺沃亚认为是墨西哥首先违反了公约的规定,是在滥用给予外交使团的豁免权和特权,并违反传统法律框架给予外交庇护,因此对强闯使馆引发的全拉美范围的谴责丝毫“不后悔”,他認为此举是在捍卫国家主权,始终认为自己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诺沃亚依然有着试图解决外交危机的意愿,向洛佩斯提出了“吃酸橘汁腌鱼和玉米饼”的对话邀请。洛佩斯则在众多拉美国家的声援下回应冷淡,表示不会与诺沃亚进行个人对话来解决两国外交冲突,称厄瓜多尔政府的行为对国际体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是一次可能造成外交权利体系“礼崩乐坏”的举动。“不后悔”的厄瓜多尔和“不对话”的墨西哥,让这场外交风波演化为“政治罗生门”。

罗生门背后是各方对政治利益的精心盘算。最近几年,厄瓜多尔犯罪率飙升,昔日“和平之岛”沦为“犯罪天堂”。年轻的中右翼领导人诺沃亚当选总统后,对重启和平安全新时代有着较深执念,而逮捕格拉斯成为了诺沃亚清理门户的重要象征。4月21日,厄瓜多尔将举行全民公投,对打击犯罪、支持就业和司法领域等问题进行投票表决,如果公投通过,诺沃亚将在安全保障方面获得新权力,这将成为明年总统大选的重要砝码。可以说,诺沃亚此次“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格拉斯强制性搜捕,这是在向公民展示扫除犯罪并摆脱过去的坚定决心。相似的政治博弈在墨西哥同步上演,今年6月墨西哥将举行总统大选。现任总统洛佩斯的“得意门徒”辛鲍姆是强有力的总统候选人,洛佩斯在此次外交风波中原则坚定、态度强硬、雷厉风行,有助于增强民众对同党派候选人的信心。在大是大非背后,依旧潜藏着对自身政治利益的权衡与博弈。

仅仅是闯馆吗?

这次事件不禁让人想到墨西哥对外提供政治庇护的历史传统,从左翼人士到前政府官员,从商界领袖到文艺界人士,墨西哥都会摒弃意识形态限制,秉持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提供政治庇护。时过境迁,墨厄双方因“强闯使馆”事件引发的外交风波已跳出国际主义讨论范畴,如今更多的是基于意识形态的“两个拉美”之间的撕扯。

最近一段时间,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口舌之战逐渐升级为外交摩擦,《纽约时报》总结称在拉美地区,外交辞令逐渐恶化,“领导人之间用一连串侮辱性词汇相互抨击”。在此次外交风波中,不同意识形态阵营之间呈现出了微妙的差异。墨西哥目前由中左翼政党当权掌事,厄瓜多尔则属于中右翼阵营,因此拉美左翼执政的政府纷纷发出一致的强烈谴责,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更是痛骂厄瓜多尔做出了“法西斯行为”,尼加拉瓜甚至与厄瓜多尔断交。然而拉美右翼执政政府则在谴责力度上稍显暧昧。

本世纪初的“粉红浪潮”退潮后,拉丁美洲就长期处于左右互搏、政治极化的大环境下。在21世纪初,大宗商品繁荣时期,拉丁美洲涌现出大批左翼政府,以乌托邦式的反叛形象迅速崛起。然而随着大宗商品进入下行周期,右翼政府逐渐掌权。随着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贫困问题蔓延、犯罪率居高不下,左翼政党再次获得生长空间,拉美似乎又进入新一轮的“粉红浪潮”,左翼政党在玻利维亚、秘鲁、智利、巴西等国纷纷扎根。此次区域性的外交风波正是“两个拉美”之间的撕扯,在短期来看这可能会引发拉美两大阵营之间的左右互搏和对立。

玻利瓦尔曾有一把寒光凛凛的佩剑,正面刻有“团结和自由”字样,代表了玻利瓦尔对拉丁美洲的联盟化一体化的终极畅想。可惜的是,两百年后,拉丁美洲这一大陆在左与右的政治光谱里摇摆、撕扯、对抗,深陷在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中,难以脱身。

猜你喜欢
洛佩斯格拉斯厄瓜多尔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绚烂花车(环球360)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布鲁克·洛佩斯V5凯尔·洛瑞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手持王Paul Greengrass(保罗·格林格拉斯)
意外惊喜
厄瓜多尔的奇特新物种
电脑也疯狂
电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