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如何提高?

2024-05-13 07:09费红红
留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颜色植物

费红红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初中生物学教育进入了一个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新阶段。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本文以“探究植物生长的光配方”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的策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本节课的设计紧扣生物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在参与北京植物栽培大赛时观察到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光的颜色对植物生长有没有影响?如果将单色光混合在一起照射植物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不同植物对光的颜色有不同的偏好性?这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他们纷纷尝试通过探究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探究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教师只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

基于真实情境开展跨学科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由于初一学生还没有开始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容易忽略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的影響。因此,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了跨学科实践探究,探究了光的颜色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测量植物的叶面积或者株高等可以间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的数据时,由于叶片的形状不规则,要精准测量其面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师生讨论之后,创新性地运用测量叶片面积的方法进行数据记录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分享,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评比积分机制完善实验设计,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本节课内容不是课本上的常规实验。探究前,教师按照不同思维层次分小组,辅助学生全面开展小组探究。教师通过评价表的形式针对探究实验的不同流程分别进行小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并打分,最后计算各小组的总积分。

积分机制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小组设计实验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完善探究的环节。同时,积分的形式也可以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规范性,确保了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探究结论的可靠性,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价值感。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基于真实的生物学情境,以小组的形式跨学科探究了光的颜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组织探究活动,并综合利用多种学科内容、小组评比积分机制等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了生物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学颜色植物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特殊颜色的水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