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悲伤”须向内求

2024-05-12 12:43余米曲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2期

余米曲

摘 要 针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因语用落实不够,致使“意”不能入学生脑、入学生心的问题,提出向内求“意”的观点,建议教师从词、句、篇入手,引导学生辨析要词、理解难句、情境写“意”,以落实语用教学,从而使学生真正得意、会意,达成言意互转。

关键词 要词难句  “意”  语用

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公开课,教师让学生朗读几遍文本后,便抛离教材,声泪俱下地分享自己膝关节疼痛、父亲去世、儿子不听话等诸多“即时”生活经历,以期催生学生发自肺腑的“不要悲伤”,从而升华出“用积极的心态乐观面对挫折”的主题,然学生基本无法共情,导致教师在哭他们在笑。无独有偶,笔者查阅了知网近五年来公开发表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例,发现多数课堂都从“多样朗读,激发诗情”“情感濡染,理解诗意”“丰富联想,畅谈感悟”“群文阅读,提高素养”“读写结合,提升能力”等外部路径进发,鲜少切切实实地教学生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充分地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1]

究其因,一是教师认为主题直白,人尽皆知,无须再走语用的路子;二是教师认为诗歌浅显,既不用草木、鸟兽等形象,也不用隐喻、象征等技法,语言还朴实无华,语用无处可抓。但教师只有带领学生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组织都搞清楚,所讲的道理才会更透彻[2],并且精练的文章里,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对读者产生强弱不等的刺激[3]。基于此,笔者提出向内求“意”的观点,建议从词、句、篇入手,以得意、会意、言意互转为内容,以析、悟、写为活动来落实语用教学。

一、寻要词:学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的 “须要”与常规用词“需要”都有需要之意,很多时候还被等同。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前者的注释为“一定要”,对后者的注释为“作动词:应该有或必须有”,可见“须要”的语意更强,语势更甚。因此,教师可以设置问题:“须要”能写成“需要”吗?引导学生分辨两个词语“必要性”的程度,从而领会“镇静”的重要性。

再说“镇静”。它既是“积极生活,相信未来”的前提要素,又是当今学生应该具备的稀缺品质。因此,品读“镇静”很有必要。但怎样理解其深层内涵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出“镇静”的近义词,如安静、平静、冷静、镇定等,再将之与“镇静”做比较。比较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

时间节点。如果将“生活欺骗了你”进行时间段的切分,最关键、最紧要的一段一定是在最初得知自己“被欺骗”的时刻,人在这个时间点容易悲伤冲动、消沉颓靡,做出傻事、错事。而“镇静”“冷静”“镇定”都有“情绪稳定平和”的意思,都含有忌急、慌、盲、乱的告诫隐义,比“安静”“平静”合适。

事件主体。当“欺骗”已然发生,“忧郁”无法改变事实时,我们只有从自身角度去调整,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指向这层意思的有“镇静”“冷静”“镇定”等词,但“冷静”是普指,既指环境,又指情绪;“镇静”是专指,侧重指人因心理变化而导致的行为由动至静的改变;“镇定”是遇事沉着不慌乱。显然“冷静”不及另二者准确。

用词雅致。“静”的声母为“j”,属半元音,发音时摩擦很轻,有沉静内敛之美;“定”的声母为“d”,是爆破音,发音铿锵有力,与诗歌娓娓道来的整体风格不搭,“镇静”比“镇定”更文气、雅致。综上,“镇静”是最佳词选。

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辨析的词语还有“怀恋”与“怀念”。前者较后者更强调“爱恋、不忍分离”,更能突出忧郁的日子对于自己的深远影响和深厚情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長王立军教授认为,词汇是语文素养目标实现的基石,任何文本的体悟和审美感受都必须基于对词义的准确把握。朱光潜也在其美学文集中说“从来没有换一个字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强调品词析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重点词、反常词、近似词,比较其适配性,带领学生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涵泳沉潜,“不要悲伤”的情感才更厚实,“须要镇静”才能根植头脑,“相信未来”才能从心而发。这在落实语用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但这不是文章的重点,故一笔带过。

二、索难句:戈译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经调研发现,学生阅读本诗主要有两点困惑,集中在第二节。一是“现在却常是忧郁”用在诗中不顺畅,有突兀之感;二是“亲切的怀恋”不好理解。“被欺骗”的感觉很差劲,按常理来看是能离多远就离多远,怎么会“爱恋、不忍分离”呢?还要用“亲切”来修饰。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4],这是教师的本分。

关于第一点困惑,即不顺畅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添、删、换、调的方法将其改顺畅。通过自由修改,学生能读出“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两句间有隐约的转折关系,会发现如果加上“尽管”“虽然”“纵然”等关联词,诗句会更融通,还会发现删掉后半句也不影响意思的表达,甚至删掉了还显得紧密、浑然些。那么诗人为什么不添加关联词、不删掉后半句呢?是原本就这样写的,还是翻译变了样呢?如果是原本就这样写,诗人的意图是什么?指向是什么呢?如此,补充译者戈宝权的信息就比较紧要了。教师可以结合戈宝权的“著名翻译家,苏联文学专家,新中国派往国外的首位外交官,将普希金介绍到中国”等简介、“主张直译,尽量同原文一样地排列,让读者既了解原文的内容,又了解原文的形式、音律和诗意”等观念、“是个俄国文学专家(毛泽东);读书多,掌握外国文学资料多(钱钟书)”等评价,让学生了解戈宝权的专业水准和严谨作风,从而排除学生对翻译的质疑,进而将学生的关注导向原诗的形式、音律和诗意上。回看之前的问题,没加上“尽管”“虽然”“纵然”等关联词,是为了保持诗歌原样和诗味;删掉“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句就不能强调“被欺骗”这一特定情境,进而不能突出诗人的在困境中“要坚信、要勇敢”的思想。

第二点困惑是关于“亲切的怀念”的理解。诗人的本意是:越过坎坷,蓦然回首,会发现那些不好的人生经历对现在和以后都有很大帮助,它们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让人爱恋、不忍分离。这是人生经验,成年人都懂,但十二三岁的七年级学生不懂。如何补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看起来是生活经验的问题转换为阅读方法 [5]?教师可让学生勾连自己的人生体验,以一件典型的“被欺骗”事件为内容,按要求讲述:一述当时的经历,侧重讲心情;二述现在的体会,侧重讲感受;三述两个时段的认知落差,侧重讲悟出的道理。例如,某生讲述“五年级时参加市级篮球比赛止步四强”的事例,其认为当时的心情是自怨、悲伤的,而现在的感受是不必放在心上,明白失败了应坦然面对、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在剥离式讲述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痛苦不可避免,痛苦使人成熟,痛苦很快会过去”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出示査良铮的翻译版本——“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优劣,辨识瑕瑜。如果学生能在诗中归纳出“从困境中看到希望,积极面对困难,乐观相信未来”的主题就是真正学到了知识,而非教师强塞、普希金硬给的了。

诗歌可以深刻,但深刻不是复杂,而是对一切事物(包括情感)简单而又直达本质的洞察。着眼于学生认知的困惑处、愤悱处,充分利用戈宝权先生的信息,使学生从心理上肯定“要积极乐观”,从道理上明白“应坚信未来”,从而幻化成更勇敢、坚定的行动:这就是简单而又直达本质的洞察。需要说明的是,众多课例都采用“知人论世”这一教学手段,这是很有道理的,但都从诗人方面着力而非译者。诚然,补充诗人相关背景能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补充译者的相关经历却能为学生解惑,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意”。前者有添砖加瓦之效,后者更有豁然贯通之功,故笔者认为,按图索“译”更有必要。

三、释篇章: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共两小节,第一节是对身陷挫折的人的安慰,由一个陈述句和三个祈使句组成,陈述句点明话题,祈使句分别从实然的表现、应然的策略、应然的态度予以安顿抚慰;第二节是对身处困境之人的鼓舞,分别从应对困难的态度、现状困境、困境会过去、困境会成为财富等四个层次振作信心,增強勇气。理清写作内容、句式、角度、主题等,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构建“积极生活,相信未来”的主题,还能切实指导学生仿写,使学生在仿写中理解“意”,运用“意”,落实“意”。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课例都让学生进行同题仿写,其目的自然是加深“意”,但此诗“意”的角度单一,方向固定,保持乖顺思维模式的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乖顺的话来,即难保真心实感,可能假、套、空。为了深根厚植“意”,教师可给出具体情境,诸如“假如你考砸了”“假如你的朋友不理你”“假如你的膝盖疼痛”“假如你的儿子不听话”“假如你的亲人离世”等,让学生仿写。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能训练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又能使他们在切实把握本诗之“意”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例如,上文提到的“五年级时参加市级篮球比赛止步四强”的事例,学生可仿写为下诗。

假如你止步于四强,

不要抱怨,不要哭泣!

愤郁的日子里须要放下:

相信吧,夺冠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明天;

现在却常是愤郁。

四强只是过去,四强不代表未来;

而那痛苦的止步,将会铸成明日的金牌。

无论何种场域、怎样情绪,总有字句可以搭建起安慰与鼓舞的小房子,滋养、抚慰甚至疗愈落寞而烦躁的灵魂。英国诗人奥登说:“假如诗歌,或其他任何艺术形式,能够被认为拥有一个隐秘的目的,那就是说出真理,使人清醒,为人解毒。”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融中,换位思考,检视挫折,共建成长,“抚之于心”再“导之以行”,这才是诗歌教学的根本。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2年度一般课题“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初中统编教材写作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K22YG12459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2] 张志公.说工具——语文教学问题随感[J],光明日报,1963(10).

[3] 王鼎钧.作文七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10.

[4][5] 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7、27.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6-23].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

[作者通联: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