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里的书橱

2024-05-12 11:35张文锋
阅读时代 2024年5期
关键词:书箱书橱书籍

张文锋

我家有一个独立的书房,在这十余平米的狭小空间里矗立着三只书橱,摆放着满满当当的书籍。这些书橱是我和父亲两代人的心血。

父亲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祖父母那一代是目不识丁的,由于家境贫穷,他打小除了帮助祖母干点农活,就喜欢读书。村里最有文化的端爹家有很多藏书,端爹是一个善心之人,看到父亲天资聪颖,时常提供书籍给他看。

老家的阁楼里摆放着一只樟木箱,那是父亲最早的书箱。当年父亲考取了师范大学,祖父砍下了门前的一棵老樟树,请木匠做了一只樟木书箱,父亲就提着它踏上了求学之路。

大学毕业以后,父亲分配在远方的一座城市工作,那只樟木书箱陪伴着他度过了在异乡的漫长岁月。从我记事开始,就知道那只樟木箱里藏的是一摞摞的书,那可是父亲的宝贝。

父亲从外地调回老家县城的一所中学任教,由于祖母、母亲要在生产队出工挣工分,我五岁那年就跟随在父亲的身边。父亲的宿舍在一幢两层教学楼的楼梯间,房子不宽敞,大约十几平米。除了摆放一大一小的两张木床,就是办公桌、杂物柜,还有一张吃饭用的小圆桌,仅此而已。有一天,父亲突发奇想地在办公桌和杂物柜的间隙横搭了几块木板,辟为一个简易的书架,一摞摞新旧夹杂的书籍就摆上了书架。這就是父亲最早的书橱。

那时候学校里面没有专门的教师办公室,老师们课余时间都蜗居在自己的宿舍里。在这间陋室里,父亲除了备课、批改作业,忙完教学工作后,大部分的时间就是看书。偶尔上街买菜,父亲一手提着塑料菜篮,行色匆匆,回来时臂弯里必定夹着几本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书。

县城的新华书店在十字街的拐角处,这也是父亲经常光顾的地方。小时候,父亲带着我去新华书店看书,他驻足的是文学专柜,我则是沉浸在小人书的世界里。那时就感觉书本散发出的芳香是无与伦比的,所以我们俩待在书店里往往就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小学时代,父亲给我订阅了诸如《小猕猴》《儿童画报》《少年文艺》等刊物,引导我也渐渐地爱上了阅读。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脑子里自然复杂了许多,知道了人世间什么是真、善、美。至今还记得父亲的一句“名言”:多读书,总是没有坏处的。

父亲的办公桌上有一盏小台灯,灯罩是淡绿色的,很素雅。教工宿舍外面是一口池塘,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柔柔的夏风拂过窗帘,从窗外传来阵阵的蛙鸣虫吟,父亲就在这样温馨的场景里挑灯夜读。

这样的日子一转眼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学校新建了单元房,父亲也分配了一套。房子是两室一厅的,除去两间卧室,在客厅与主卧之间有点空闲地,足有一张床大小。父亲请人做了一只书橱,乳白色的油漆,很是美观。从设计到选料,都是按父亲的要求完成的,唯一的缺陷是这只书橱是松木做的,特沉。当初是叫上了好几个读高中的小伙子,一起帮忙搬上四楼的。

拥有了一只真正意义上的书橱,父亲非常开心,他把那些年积攒下的书籍分门别类一一在书橱里摆放好,有事没事的时候就待在一边摆弄那些书宝贝。

看书的人,自然要买书。在父亲有限的工资里,一定数目的开支就用于买书上面,久而久之,偌大的一只书橱竟然被书籍挤得满满当当。见到这种情况,母亲不免会嗔怪几句,父亲总是“呵呵”两声,一笑了之。当时我们也是不解,父亲为什么老是那么偏执,为什么不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好好享受生活?其实答案亦然。对于爱书、爱阅读之人,手捧一本书,安静于他的世界,就是他平生最大的乐趣。对于父亲来说,也许这就是他最为美妙的一种享受方式了。

对于书籍,父亲和所有其他的文化人一样比较吝啬,他的书从不外借于人。但日常生活里的父亲是很大度的,与人交往实诚、忠厚。

父亲任教的是高中的语文,需要特别多的工具书,仅文言文一方面的就占据了书橱的一大块位置。父亲对学术是很执着的,和同事们交流自己的见解,常常讲得头头是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父亲教学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有独到的一面,能够灵活地驾驭课堂,任教班级成绩斐然。这一切体现的是他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扎实的文学功底,另外一个原因或许是他经常阅读带来的成功——书籍丰富了父亲的人生。

父亲的书橱旁边有一张活动竹椅,椅子上的竹片被父亲宽大的臂膀摩挲得光溜光溜的。父亲喜欢半躺在竹椅上看书,他手捧一本书,就着一杯清茶,一把蒲扇,他的姿态是那么安详,表情或沉思或微笑。父亲读书的这幅场景永远镌刻在我的内心深处。

师范毕业以后,我和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教师。父亲爱书,穷其一生购书、读书、藏书,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也开始买书和藏书,不断充盈着家里的书橱。

通过父子俩几十年的努力,书橱里积攒了上万册书籍,书橱也从当初的一只变成了两只、三只,我们家成为精神生活方面最为丰富的人家。每到一座城市,我最喜欢逛书店,尤其是到古旧书摊去淘书,我的书架上开始出现了外国文学作品。记得在广东的一座城市,我在一家古旧书店低价淘到了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部外国名著,至今还是满心欢喜呢。

父亲去世那年是秋天,他走得匆忙,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给我们。不过,我觉得他留给我们的已经够多了——虽然没有巨额的财富,但是留下了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缕缕书香是他全部的寄托与希望,这一切都蕴含在书橱里那个狭小却无垠的空间里。

至今,我仍忘不了父亲的书橱,因为父亲的书橱里永远氤氲着书的芬芳,永远散发着父亲的味道。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书箱书橱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爸爸的书箱
我的神奇书橱
爸爸的书橱
“随意书箱”
“随意书箱”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行走的书箱” :用7天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书橱女巫的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