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时空特征及对民众影响

2024-05-12 08:35孙舔轲杨东甲赵双全夏德建张冬晖牛俊杰郭亚萍
关键词:时空特征陕西影响

孙舔轲 杨东甲 赵双全 夏德建 张冬晖 牛俊杰 郭亚萍

摘 要:探究历史时期水旱灾害发生规律可为灾害防治提供借鉴。以灾害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水旱灾害发生时空特征及对民众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清至民国安康地区发生水灾99次,平均3.09年发生1次;旱灾34次,平均9.00年发生1次。水旱灾害呈阶段性波动增加。(2)水旱灾害发生凸显季节性,春、夏和秋季水灾发生频次较高,旱灾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双季节水旱灾害夏秋季较为显著。(3)水旱灾害发生呈空间差异性,水灾集中发生在安康县(市)、洵(旬)阳县、平利县和白河县;旱灾集中发生在汉阴县、平利县和白河县。(4)水旱灾害发生呈现周期性,灾害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农业生产受损和民众的基础设施遭破坏。

关键词:水旱灾害;时空特征;影响;安康地区;陕西

中图分类号:P426.616;K92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5072(2024)02-0190-09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众多的自然灾害中,水灾和旱灾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为深刻,波及范围最广[1]。为如期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水旱灾害问题。探析区域历史时期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对社会的影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区域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状况,同时为科学认识当前灾害的发生和今后的变化趋势提供有益借鉴。

目前,國外对于历史时期水旱灾害的研究多依据现代器测数据建立灾害指标模型,进而说明气候变化同灾害间的关系。如Caroline等[2]研究了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干旱灾害同印度洋偶极子和ENSO两者之间的关系;Findell和Delworth[3]指出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会导致旱灾的逆转和洪涝的增加。国内对历史时期安康地区的灾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区域历史资料中提取灾害信息进行研究占主流,如张健和曹志红[4]通过对清代安康地区诸多地方志中的灾害信息进行归纳,并定性描述了区域灾害发生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和灾害的社会应对[5],认为水灾在安康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且危害性最大;张钰敏和殷淑燕[6]依托历史文献记载,将水旱灾害与安康城市迁移重建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特大洪水是影响安康城市重建的主要因素。也有研究者将历史时期安康地区放入汉江流域上游或整个陕西地区进行对比,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状况。如彭维英等[7]、仇立慧等[8]、孟婵和殷淑燕[9]、党群等[10]通过对汉江上游涉及洪涝灾害的历史资料搜集整理,分别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小波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汉江上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和山地灾害进行分析,表明洪涝灾害和山地灾害发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周期性特征,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致灾的主要因子;耿占军和仇立慧[11]、徐小钰等[12]、殷淑燕等[13]分别探究了清至民国、1470—2012年近500年尺度和明代陕西省水旱灾害特征与干湿状况,认为陕西省的水旱灾害发生呈现阶段性和周期性。综合来看,已有对安康地区的相关灾害研究在时间尺度的选取上多以古代较长时间段为主,并将其放入所属的整体自然区域进行探究的较多,对于单一选取历史时期的安康地区且考虑到近代时间段进行探究水旱灾害特征及其对社会民众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本研究以清至民国(1644—1949年)的安康地区为研究区域,详尽搜集和整理史料中记载的关于水旱灾害发生的相关信息,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清至民国时期安康地区水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对民众的影响,为当前安康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1.1 研究区概况

清至民国(1644—1949年)的安康地区(图1)包括安康县(市)、平利县、洵阳县(旬阳市)、白河县、紫阳县、石泉县、宁陕厅(县)、砖坪厅(岚皋县)、汉阴县。因镇坪县从平利县分出建制时间较晚,故此区域同平利县分析。研究区当前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陕西省的东南部(108°00′ 58″ E—110°12′ E,31°42′24″N—33° 50′34″N),东与十堰市接壤,南部毗邻重庆市、达州市,西与汉中市、西安市相连,北与西安市、商洛市毗连。研究区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南北高山夹峙,汉江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河谷盆地。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年均降水量1 050 mm,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受地形和气候等因子影响,历史时期水旱灾害频发。

1.2 数据与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陕西历史自然灾害简要纪实》[14]、《西北灾荒史》[15]、《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陕西卷》[16]、《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17]等,以上资料因切入点和研究视角不同而各有优劣,综合选用,相互补充。建立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旱灾害信息时间序列,依据以上资料辑出各县水旱灾害信息,运用ArcGIS可视化不同区域灾害发生的频次,对于一年内灾害发生多次的只记1次,灾害发生地不明、记载模糊的不计,共统计出水灾99次,旱灾34次。根据文献对灾害发生的定性记载,结合研究区自然地理本底特征,参考既往对历史时期水旱灾害研究的量化统计分析方法[18],依据灾害发生的受灾区域、灾害持续时间的长短、灾害对人民生活的破坏程度以及官方的赈灾活动等指标,将水旱灾害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19]。以水旱灾害发生的频次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 Origin 2018、ArcGIS 10.7、Matlab等软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

2 结果分析

2.1 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的时序特征

2.1.1 水旱灾害的年际变化特征

以10年为一个区间统计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表1)。清至民国安康地区共发生水灾99次,平均3.09年发生1次;旱灾34次,平均9.00年发生1次。不同时段水旱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同,依据水旱灾害发生频次的上下波动状况,可以划分出5个较为明显的阶段:1644—1703年为第一阶段,发生水灾12次、旱灾4次,平均3.75年发生水旱灾害1次;1704—1773年为第二阶段,发生水灾13次、旱灾2次,平均4.67年发生水旱灾害1次;1774—1853年为第三阶段,发生水灾32次、旱灾8次,平均2.00年发生水旱灾害1次;1854—1913年为第四阶段,发生水灾24次、旱灾10次,平均1.76年发生水旱灾害1次;1914—1949年为第五阶段,发生水灾18次、旱灾10次,平均1.29年发生水旱灾害1次。比较不同阶段水旱灾害发生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大小,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数值由小到大,反映出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减少;第二阶段至第五阶段数值波动变小,表明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呈上升态势。

对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发生频次以10年为单位建立距平序列(图2)。由图可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水旱灾害距平值以负值为主,第三阶段距平值以正值为主,第四阶段距平值正负交错,第五阶段距平值以正值为主。表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低,第三阶段和第五阶段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第四阶段水旱灾害发生波动较大。综合来看,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呈现波动增加。

2.1.2水旱灾害的季节变化特征

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具体阳历月份可以确定的为:水灾发生63次,旱灾发生18次(图3)。水旱灾害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单季节来看,春、夏、秋季水旱灾害发生的频次较高,其中,春季发生水灾17次、发生旱灾4次,夏季发生水灾32次、发生旱灾5次,秋季发生水灾10次、发生旱灾3次。双季节(文献所记载灾害时长跨越2个季节,未重复统计)中,水旱灾害发生频次以夏秋季节为显著,其中,旱灾频次高于水灾,而冬春、春夏季节水灾发生频次较低,以旱灾发生为主。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7、8月季风强盛,故夏季降水强度较大,易发生水灾。季风退出大陆的时间是10月中旬,所以较大降水一直延续到秋季才结束。春夏季节,气温回升较快,此时正值作物生长期,安康地区易出现“干热风”,在此影响下春夏季节易出现干旱。

2.2 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图4)。水灾(图4a)主要集中在安康县(市)、洵阳县(旬阳市)、平利县和白河县,其中以安康县(市)和洵阳县(旬阳市)最为集中,频次达到50次和38次,水灾发生最少的为砖坪厅(岚皋县),只有11次,可见水灾发生聚集区域受河流影响较大;旱灾(图4b)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汉阴县、平利县和白河县,其中汉阴县旱灾发生频次高达到14次,其次是白河县11次、平利县10次。整体来看,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灾发生多集中在汉江过境的沿岸城市如安康县(市)、洵阳县(旬阳市),此区域有恒河、黄洋河、旬河、霸河和闾河等河流以树枝状分左右岸注入汉江干流,随着地势由南北起伏较大到中部减小,河流排水不畅,至地势低平的区域汇集而引发水灾;而距离汉江较远的地区如砖坪厅(岚皋县)、宁陕县和紫阳县位于地势较高的河流上游,其水灾的发生频次较低,此区域河网也比水灾频次较高的地区稀疏。安康地区水灾呈现沿河流发生的特征,汉江安康段上游水灾发生频次少于下游。旱灾发生地具有鲜明的不平衡性,其中东南部(平利县)和东部地区(白河县)旱灾发生频次较高,汉阴县因地狭人稠发生频次最高,而西部(石泉县)和南部地区(砖坪厅)地处丘陵地带,由于地势较高气温适宜应对干旱的韧性较强,中、北部地区旱灾发生具有普遍性,宁陕厅(县)、安康县(市)、紫阳县和洵阳县(旬阳市)的旱灾发生次数均集中在7~9次。从区域开发进展来看,中部地区的开发史较长,人烟密集,故灾害的影响也就较大,稍遇灾害记载就相对比较清晰。

2.3 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程度

基于轻度、中度和重度水旱灾害的划分标准,清至民国安康地区发生的99次水灾中,轻度水灾26次,中度水灾34次,重度水灾39次;发生的34次旱灾中,轻度旱灾10次,中度旱灾16次,重度旱灾8次(表2)。重度水灾和中度旱灾发生的频次占比最高,分别为39.40%和47.06%;而轻度水灾和重度旱灾的发生频次占比较低。这表明,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災发生以重度为主,轻度水灾发生较少;旱灾发生以中度为主,重度旱灾发生较少。

2.4 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的周期特征

利用Matlab软件以10年为单位时间序列对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进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旱灾害发生频次凸显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从水灾实部等值线图(图5a)可看出,水灾主要存在3个尺度的震荡周期,分别是25~40年,50~85年,100~200年,其中,在100~200年时间尺度上存在准3次震荡,且在整个分析时段表现得非常稳定,具有全域性。由小波方差图(图5b)可看出,小波方差有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分别对应40年、80年和140年的时间尺度,其中最大峰值对应140年的时间尺度,表明140年左右的周期震荡最显著,为安康地区水灾频次发生的第一主周期;80年的时间尺度对应第二大峰值,是安康地区水灾频次发生的第二个主周期;40年时间尺度对应着第三峰值,为安康地区水灾频次发生的第三主周期。这说明以上3个周期的波动制约着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灾变化特征。30年以上的周期变化最为显著,水灾发生频次呈现增多—减少—增多—减少的循环变化。

根据旱灾实部等值线图(图6a)可知,旱灾主要存在3个显著震荡周期,分别是25~60年,75~120年,140~275年,其中在140~275年时间尺度上出现了准2次震荡,在75~120年时间尺度上存在准5次震荡,同时可以看出这两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整个分析时段内表现很稳定,具有全域性。从小波方差图(图6b)可知,小波方差有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即50、90、180年。其中,最大峰值对应180年,表明180年左右的周期震荡性最强,为安康地区旱灾频次发生的第一主周期;第二和第三峰值分别对应着90年和50年的时间尺度,它们是安康地区旱灾频次发生的第二和第三主周期,上述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安康地区清至民国时间域内的旱灾变化特征。50年以上旱灾发生频次呈现少—多—少—多的循环变化。

2.5 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对民众的影响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稍遇自然灾害就会对社会群体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水旱两种同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灾害显得尤为突出。检索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发生对民众生活产生影响的地方文献,发现安康地区水旱灾害对民众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口大量死亡、农业生产受损、基础设施毁坏。

2.5.1 人口大量死亡

为方便日常生活,古代居民一般定居地势低平且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而水灾易发地多是河流沿岸地势低平的阶地,因此每遇水灾都会对民众的生命财产构成重大伤害。地方文献中关于水灾对人口伤亡的记载不胜枚举,如“陕西兴安府因本年七月间,连日大雨,汉江泛滥,更兼山水陡涨,致将旧城冲缺多处,房屋坍塌,淹毙人口,情形较重”[20],“旧历七月初四日大雨雹,盘湘河、铁砭河一带田禾尽损,漂没人畜”[21]。除了文献直接记载的被水淹毙的人口外,还有很多遭遇水灾后因粮食作物受损,温饱不能及时满足而饿死的人,文献多表述为“雨潦,大饥”[22],“秋潦,包谷青空”[23]。旱灾对于人口的影响也较为突出,中国古代有靠天吃饭的传统,稍遇干旱,作物枯萎、禾苗生长受阻,使得收成歉薄或者秋收无望,严重影响民众的吃饭问题,文献中对于旱灾的影响记载一般多为饥馑。可见,水旱灾害对人口数量直接或间接影响较大。

2.5.2 农业生产受损

传统农耕生产以精耕细作为主要形式,小农经济具有深刻的脆弱性特点,稍遇水旱灾害就会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在损害农田、破坏作物正常生长和作物欠收等方面。旱灾主要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缺水,作物正常生长受限;水灾主要是作物在成熟季节雨季较长对将要成熟的作物造成损害,或者淹没低地的作物。安康处亚热带地区,作物生长需要雨热同期,春夏正值作物生长期,水灾和旱灾都会对其造成影响,秋季作物成熟和收获期雨水影响较大。水旱灾害以中度和重度的程度影响作物,如地方文献中记载的“兴安、汉中、商州等州府属,秋雨连旬,收成歉薄”[24],“九年,夏旱伤麦;十九年夏旱、秋淫,麦禾皆伤”[23],“兴安自七月旱至次年二月始雨,竹木尽枯”[25]。对文献记载水旱灾害对农作物种类的破坏总结发现,主要受损作物为明清时期引种的美洲高产耐旱作物如洋芋、玉米(苞谷)等,其他作物如黄豆、豌豆、水稻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水旱灾害对不同地域的作物影响有显著的差异性,如“向阳之地既因亢旱而枯槁,背阴之地,谷实又以久淹而霉烂”[26]。而旱灾对农事的影响多是因降雨很少,农作物因缺水而枯萎致灾。此类现象在地方文献中多以“缺雨、日燥、亢阳”等词进行描述;同时,农忙季节干旱现象在史籍中多以描述农人的心情来体现,如“农人望雨尤为急切”。水旱灾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欠收,农业生产环境受损,危及民众生境。

2.5.3 基础设施毁坏

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对基础设施破坏最为严重的就是水灾对城市和民众房舍的破坏。以史志资料记载来看,安康城受水灾影响记载最为详细。受灾程度为重度的年份有1693、1724、1770、1852和1867年,这几次灾害发生周期同前文水災发生频次的震荡周期大致吻合,且水灾发生的季节性集中在夏秋季,可见夏秋季节的重度水灾对于城市的破坏程度较大。地方史志中关于水灾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损害颇有描述,如“三十五年闰五月大水,汉水涨溢,冲去河街、铺房、戏楼”[27]。水灾破坏的基础设施类型记述比较多的为城墙、桥梁、集市、文物古迹、居民房舍等,如“康熙三十二年暨四十五年汉水暴涨,兴安(安康)州城圮”[28],“二十一年乙未夏大水,任河自毛坝关以下各市镇冲毁铺房祠宇几半,淹没畜物无数,元气自此大损”[21]。以地方文献记载的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影响状况来分析,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灾对城市和民居的破坏是较为严重的,水灾发生冲毁了寺庙、坟莹和桥梁等基本的建筑设施,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统计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信息,分析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生频次总体趋势呈现波动增加。水灾共发生99次,平均3.09年发生1次;旱灾共发生34次,平均9.00年发生1次。不同的阶段水旱灾害发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依据水旱灾害发生频次的上下波动状况,1644—1773年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少,主要以水灾为主;1774—1949年水旱灾害频发,水灾和旱灾发生呈现波动增长趋势。

2)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水灾集中发生在夏季,发生频率为50.80%,春季和秋季也时有发生;旱灾集中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发生频率分别为22.22%和27.78%。持续双季节的水旱灾害以夏秋季节最为明显。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灾以重度为主,轻度水灾较少;旱灾以中度为主,重度旱灾较少。重度水灾对以城市为主的基础设施破坏较为严重,中度和重度水旱灾害对农业影响较大。

3)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以1911年的行政单位为标准,水灾集中发生在安康县(市)、洵(旬)阳县、平利县和白河县,这些区域河网密集,地势地平,河流排水不畅;旱灾集中发生在汉阴县、平利县和白河县,这些区域随着开发进程加快,人口和经济发展聚集,灾害影响较大。整体来看,汉江过境的区域水灾发生频次大于远离汉江的山地区域,旱灾发生以东南和东部人口集聚区较为集中。

4)清至民国安康地区水旱灾害的发生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多尺度周期变化的特征,水灾存在3个震荡周期,分别是25~40年、50~85年、100~200年,其对应40、80、140年的时间尺度;旱灾存在明显的3个震荡周期,分别是25~60年、75~120年、140~275年,有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即50、90、180年 。

5)清至民国安康地区的水旱灾害对社会民众产生了重大影响。遍检地方史志发现水旱灾害造成人口大量死亡,严重损害农业生产,破坏民众日常的基础设施。

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正确认识灾害的特点对于灾害的防控具有科学参考价值。历史时期安康地区的水旱灾害发生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对于灾害的防控要以史为鉴,合理认识区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周期性;对于灾害发生的季节性特征,相关部门应该做好预警和基础设施保障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农作物保护;对于不同地区灾害的防控需要因地制宜,正确认识其区域差异性特点,精准防控;同时完善应急设备和水旱灾害监控设施,做到灾害损失的最小化。本文以地方史志记载的研究区水旱灾害信息为数据来源,利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水旱灾害的时空格局及对民众的影响,由于地方史志文献关于灾害发生信息记载同现代器测数据具有很大的不同,故在灾害发生的频次统计的准确性、灾害发生的季节记载上可能会存在偏差进而影响定量分析的结果。多文献互补增强量化统计的准确性,未来需进一步科学提高对文献定性关于灾害信息记载的定量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PENG Y,LONG S F,MA J W,et al.Temporal-spatial variability in correlations of drought and flood during recent 500 years in Inner Mongolia,China[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8,633:484-491.

[2] CAROLINE C,ALEXANDER S G,PETER R B,et al.Indian and Pacific Ocean influences on Southeast Australian drought and soil moisture[J].Journal of Climate,2011,24(5) :1313-1336.

[3] FINDELL K L,DELWORTH T L.Impact of comm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on global drought and pluvial frequency[J].Journal of Climate,2010,23(3):485-503.

[4] 张健,曹志红.清代安康地区水灾的时空分布[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3):86-88.

[5] 张健.灾害与应对:以清代安康地区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6] 张钰敏,殷淑燕.安康地区历史时期水旱灾害与城市迁移重建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6):211-216.

[7] 彭维英,殷淑燕,朱永超,等.历史时期以来汉江上游洪涝灾害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4):289-294.

[8] 仇立慧,殷淑燕,黄春长,等.清代汉江上游洪涝灾害及其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0):57-61.

[9] 孟婵,殷淑燕.清末以来陕西省汉江上游暴雨洪水灾害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5):46-51.

[10]党群,殷淑燕,殷方圆,等.明清时期陕南汉江上游山地灾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5):76-83.

[11]耿占军,仇立慧.清至民国陕西水旱灾害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4,29(1):39-47.

[12]徐小钰,朱记伟,解建仓,等.陕西省1470—2012年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5,31(2):231-237.

[13]殷淑燕,徐潇悦,党群.陕西省明代水旱灾害与干湿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1):115-122.

[14]陕西历史自然灾害简要纪实编委会.陕西历史自然灾害简要纪实[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15]袁林.西北灾荒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16]温克刚.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陕西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17]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8]马强,杨霄.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2013,32(2):257-265.

[19]孙舔轲,牛俊杰,岳云霄,等.1644—1949年汉中地区水旱灾害时空特征及成因[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6):84-92.

[20]劉锦藻.清续文献通考[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21]陈振纪,陈如墉,簒.民国重修紫阳县志(二):卷五[G]//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第57册.(民国)杨家驹,修.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313+315.

[22](清)郭焱昌,姜善继,篡.光绪洵阳县志:卷十四[G]//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第55册.(清)刘德全,修.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90.

[23](清)董诏,篡.嘉庆汉阴厅志:卷二[G]//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第54册.(清)钱鹤年,修.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455.

[24](清)冈昆,李鸿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

[25]赵尔巽,缪荃孙,柯劭忞,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6]宋伯鲁.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二百六[G]//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1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222.

[27](清)王贤辅,李宗麟,篡.光绪白河县志:卷十三[G]//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第55册.(清)顾騄,修.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508.

[28](清)邓梦琴,纂修.乾隆洵阳县志:卷十二[G]//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第55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20.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s and Droughtsin Ankang Area from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of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Public

Abstract:Exploring the occurrence rules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n historical periods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se disasters.Taking the disaster literature as the data sour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s and drought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public b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spatial analysis,wavelet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a total of 99 floods with an average occurrence of once every 3.09 years and 34 droughts with an average occurrence of once every 9.00 years occurred in Ankang area from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increase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s characterized by periodic fluctuation;(2) The occurrence of floods and droughts highlights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with a higher frequency of floods in spring,summer and autumn and concentrated droughts in spring and summer;the occurrence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s most evident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seasons;(3)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of floods and droughts,with the main locations of floods concentrated in Ankang county(city),Xunyang county,Pingli county,and Baihe county,and droughts concentrated in Hanyin county,Pingli county,and Baihe county;(4) Floods and droughts occur periodically,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deaths,damag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destruction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Keywords:floods and droughts;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impact;Ankang area;Shaanxi

猜你喜欢
时空特征陕西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基于数字足迹的自驾车旅游客流时空特征研究
省内流动人口时空特征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
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