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萌
【编者按】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型生产力,它以数据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标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日益成为引领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力量。跨媒体艺术作为科技高速发展中艺术与科技融合协调发展的产物,它的实验性、可塑性以及多元媒介复合的特性,使其成为当代艺术家们偏爱的艺术概念。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工具的广泛应用,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被定义为艺术品?人机共创大爆发之后,对艺术家和高校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有了人工智能的协同创作,跨媒体艺术会迎来哪些新的可能性?本报采访了相关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人工智能介入后跨媒体艺术的教学探索
跨媒体艺术作为一门与科技发展密切关联的专业,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其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22年底,OpenAI发布大语言模型ChatGPT,今年2月,OpenAI又推出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介入跨媒体艺术创作已成不可阻挡的新趋势。
对此,各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开始加紧增设人工智能课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的课程主要有四类:一、人工智能艺术设计;二、机器人艺术设计;三、生物/生态艺术设计;四、与数据艺术、影像艺术和声音艺术等有关的课程。近年来,围绕人工智能+艺术设计为主题的相关课程逐渐增多,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生苏永健目前正在参与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创作实践课“未来科技伦理——人工智能艺术”,内容包括对AIGC工具使用方法的教授、对AI技术伦理的思考以及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的探索实践。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将有机会在校园内外的展览中呈现各自创作的艺术作品,使其在更广泛的社会语境中生效。在苏永健看来,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更在于引导学生以AI作为艺术媒介的方式来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复杂伦理议题。
随着文生图、文生视频技术的精进与成熟,AIGC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易于上手掌握的创作方式。苏永健认为,AIGC仅是AI的一个应用分支,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不应仅停留在对生成内容层面的运用,而更应致力于开创人工智能为跨媒体艺术所带来的新方法和新观念。
“人工智能艺术”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开设, 邵立昊、武子杨共同教学的课程。课程反对简单地使用AIGC,而是强调从人工智能的机制出发,研究其生成原理和结构来讨论它的创作可能性,教授学生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机制来创作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这些人工智能课程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并应用人工智能工具,同时,教师可以在已有的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模块,助力和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理解,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型艺术家。但目前为止,把人工智能与跨媒体艺术相结合的课程,很多艺术院校尚未开启,当下根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所研发的课程,还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方法论,作品也没有完善的美学理论 来支撑它,这就导致我们的教学既是实验,又是探索的过程。未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教育理念,开发新型的艺术教育模式,仍需要很长的道路要走。
艺术性高低是跨媒体艺术的具体指标
对跨媒体艺术家来说,AIGC已成为创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教师蔡宇潇看来,人工智能可以助力艺术创作产生一套新的艺术方法,当艺术家掌握了人工智能工具或算法之后,确实能够从中发掘出新的艺术语言。此外,人工智能工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的创作流程,例如制作艺术游戏《乌水有多深?》这件作品时,许多代码和脚本的编写是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共同完成的,艺术家先编写一段文字或代码,然后人工智能会提供自己的想法和优化方案并且告知艺术家如何改进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叶风在分享中介绍,在他创作的话剧《张居正》多媒体设计时,以智能生成的制作方式与手工、及其他数字化制作手段进行融合创作的实践。“之所以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创作方式,是因为它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创意所需要的制作,同时可以探索其他数字技术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创新艺术效果”。
邵立昊在进行人工智能与跨媒体艺术教学时发现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更好地帮助艺术家完成创作,“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相关资料,辅助他们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艺术创作。随着人工智能工具的迭代发展,它们的使用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简化。当下有些学生已能够脱离工具的简单使用,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并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对苏永健来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部分艺术家的得力助手,这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创意能力乃至延展创造力的边界。但大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惯于将人工智能仅作为简单意义上的内容生产工具来使用,而缺乏对人工智能本体的深刻思考。同时,过度依赖AIGC可能会使艺术家缺乏主体能动性,进而导致人工智能的艺术生态面临趋同化的困境”。
叶风认为:“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图像并不等同于艺术作品,但是这种图像具备一定功能性。人工智能也必然介入到艺术领域,但人工智能艺术需要重新定义,也会以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态呈现。”邵立昊也有类似的观点:“把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工具创作的图像当作艺术来看这件事情有些不妥,除了艺术家对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能力和对算法的了解程度外,作品的艺术性高低也是判断跨媒体艺术创作水平的一个具体指標。”
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据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媒介展演教研室主任祝虹介绍,跨媒体艺术凭借科学技术综合了所有的艺术形式,通过多种媒体,融合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还集合了美术、设计、摄影、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是一种全 新的艺术形态。如何创作艺术性高的跨媒体艺术作品?在祝虹看来要警惕华丽多元的创作手法,不要过于专注那些虚无的主题,而是聚焦于描绘人类的精神世界,让作品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创作的《水曰》是一件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的互动装置作品,观众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方式来与池塘中的水“交谈”,通过AI声纹识别技术,水会以其原生的语言(涟漪)来回应。这件作品以“艺术与科技”的方式来探讨万物有灵的哲学命题。作品尝试把AI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链接的媒介,让自然以一种超自然的“自然语言”来发声和显灵,通过重建人与自然的超级链接,唤醒我们在文明进程中遗失的对自然的敬畏感。在这里,AI并不仅被视为简单的内容生成工具,而是作为灵媒重新开发和链接人与自然、社会的新关系。
此外,当下的跨媒体艺术作品还具备了如下几个特性:
一、观念性。人工智能已改变了我们对人和世界的认知,跨媒体艺术借助新科技形成了新的艺术语言,艺术家借此传达艺术世界的认知观念。邵立昊《识别的欲望_猪笼草Pineapple》中,作者将赛车游戏视频的每一帧画面通过Stable Diffusion重绘为猪笼草,视频的画面结构仍然保留了赛车游戏的录像形式,但内容却变成了猪笼草。在体验过程中,观众会自然而然地去辨别他们所听到和看到的音像是否符合自己的认知概念。
二、多感官沉浸。跨媒体艺术强调多媒介的混合利用,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通过作品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体验,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叶风的数字媒体艺术《绿水青山——道》以回收的塑料为主要材质,加上中国书法与传统山水、造园艺术元素等,综合体现了通过高科技的交互声音、智能投影与灯光设计、新材料与传统艺术手法的相互交融、碰撞,让观众在作品中通过穿、望、听,体验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语境媒介为载体的创新魅力,观众可以通过互动聆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声,通过影像观看影像化的《千里江山图》,作品迸溢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交互性。相较于美术馆,跨媒体艺术家更青睐在人流量大、空间流动性强的广场、商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展示作品,此外具备大量数据流的虚拟公共空间互联网也是不错的选择。当下的跨媒体艺术更强调以接受者为中心,创作者与观众之间不再是单向的内容输出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关系。蔡宇潇在创作时选择了实验游戏这一媒介形式,他认为游戏更容易触达人群,能够被受众直接体验,更具沉浸感和实时互动性。他的实验游戏作品《乌水有多深?》表达了战争对个体、民族、乡土和国家的深远影响,在独立游戏分发平台itch.io上可看到作品的信息。
四、生长性和迭代性。人工智能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即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迭代优化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智能化的目标。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工具进行艺术创作,基础素材是影响艺术效果的关键。随着素材数据的不断完善,应用AIGC创作的作品也会随之生长或迭代。《一带一路·倾心青花》是中国传媒大学amilkteaM团队选取青花瓷的代表性视觉资料作为素材,训练成为AI(人工智能)生成模型,来生成今天“一带一路”上青年们的生活画面。在这些覆盖了20个时区的场景视频中,既融入了青花瓷的艺术传承,又融入了当下各地青年的偏好与生活方式,再通過AI的创造性演绎,从而得到了这份凝聚人机协作的作品,展现青花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新可能。
五、团队协作性。跨媒体艺术因为涉及各类媒介和技术,所以它的创作越来越依赖团队协作,很多跨媒体艺术需要不同专业方向的人员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例如艺术家徐冰与人工智能科学家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无限电影(AI-IF)项目》是一个没有电影人(如导演、编剧、摄影师或演员等)参与的实时电影生成系统。观众可根据需求,输入电影类型(如科幻、犯罪、爱情等),再通过输入关键词或句子改变电影的叙事情节或风格,制作由AI出品的永不重复的电影。
鉴于此,在叶风看来:“在人工智能时代,跨媒体艺术创作人才需要建构一套新的培养体系。在技术和专业边界越来越开放的未来,艺术家的成长或许不局限于传统专业艺术学院培养,在其他综合性高校里,那些每天接触世界领先的知识、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工具、观察世界最新的发展动态、探索最前卫的观念和思维的学生,亦可能成长为优秀的跨媒体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