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马惠贤,谢云峰,徐晓玉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介入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具有高度致死风险的脑血管疾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其一旦破裂会引起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介入栓塞术是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术式,具有疗效明确、并发症少等特点[2]。但是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同时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思想负担,导致其心理处于持续性痛苦状态。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逐渐发现存在心理痛苦状况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消极应对、不遵医嘱等不良行为,从而影响预后恢复[3]。因此,及时了解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心理痛苦状况,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针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多集中于恶性肿瘤患者,缺乏对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关注[4]。因此,本研究将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分析影响其水平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实施。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符合《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5]中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经查体、CT、脑脊液检查、磁共振成像以及脑血管造影等确诊疾病;符合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指征,且顺利完成手术;颅内动脉瘤已破裂;首次破裂出血;Hun-Hess分级为Ⅰ~Ⅳ;能够完成相关量表、问卷测评;患者及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颅脑血管疾病,例如烟雾病、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既往存在脑血管疾病、外伤史、手术史;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近6个月内存在除疾病本身外其他应激源,例如亲人离世、婚姻破裂等;存在形成血栓风险或闭塞性载瘤动脉;需要使用多个支架且难以彻底打开;初步评估介入治疗难以达到致密栓塞效果;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3)脱落标准:量表或问卷填写无效;无法完成问卷或量表测评;未严格遵照医嘱接受术后治疗;未进行复诊;受试者申请退出研究。
根据上述标准纳入7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40~60岁,平均(50.24±4.23)岁;Hun-Hess分级为Ⅰ级17例,Ⅱ级17例,Ⅲ级17例,Ⅳ级19例;动脉瘤直径3.0~9.0 mm,平均(6.25±2.41)mm;动脉瘤形态为囊性动脉瘤21例,梭形动脉瘤17例,夹层动脉瘤15例,不规则型动脉瘤17例。
1.2.1心理痛苦状况
术后6个月时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问卷[6]评估患者的心理痛苦状况。该问卷共分为11个等级,其中0分代表毫无痛苦,10分代表极度痛苦难以忍受,得分范围0~10分,将得分≥4分视为有心理痛苦。
1.2.2症状负担水平
术后6个月时使用症状体验量表[7]评估患者的症状负担水平,该量表由心理症状(5个项目)、疼痛症状(2个项目)、躯体症状与自理能力下降(5个项目)、步态异常症状(2个项目)、认知功能下降症状(3个项目)以及说话不清与疲乏(2个项目)6个维度,共 19个项目构成,每个项目均从强度、频率、困扰度3个方面评估,其中强度、频率方面采用Likert 4分级法计1~4分,困扰度采用Likert 5分级法计0~4分,3个方面均分代表患者在该项目上的得分,各个项目得分之和为患者得分,分值范围12.7~76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症状负担水平越高。
1.2.3社会支持水平
术后6个月时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8]评估社会支持水平,该量表分为主观、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最高分为66分,将得分≤22分划分为低等支持;将23~44分划分为中等支持,将45~66分划分为高等支持。
1.2.4康复复原力水平
术后6个月时采用康复复原力调查表[9]评价患者的康复复原力水平,该调查表由情绪调节、精神支柱、康复训练等7个维度,共35个项目构成,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 5分级法计1~5分,得分范围为35~175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康复复原力水平越高。
1.2.5临床资料收集
由研究人员自行设计临床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性别(男、女)、年龄、Hun-Hess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动脉瘤直径、动脉瘤形态(囊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不规则型动脉瘤)、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丧偶)、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专科及以上)、户籍地(本地、外地)、是否在职(是、否)、症状负担水平[以中位数分组(<55分,≥55分)]、康复复原力水平[以中位数分组(≥120分,<120分)]。
(1)调查小组:遵循自愿原则从科室抽调3名医护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开始前所有研究人员均需接受2 d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量表、问卷评测方法、注意事项、沟通技巧等,考核通过后方可开始研究。(2)量表、问卷填写:由患者术后6个月复诊时在门诊填写,在征得患者同意情况下现场发放问卷、量表等,告知患者填写注意事项、方法等,若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不方便填写,可由患者口述,研究人员代为填写,时间30 min,完成后向患者一一核对内容,无误回收。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调查表、量表等各70份,回收率100%。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有40例患者存在心理痛苦,占比为57.14%(40/70),纳入为心理痛苦组;其余30例为无痛苦组,占比42.86%(30/70),纳入为无痛苦组。
两组患者在性别、症状负担水平、社会支持水平、康复复原力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将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心理痛苦作为因变量(是=1,否=0),另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子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2),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检验显示性别、症状负担水平、社会支持水平、康复复原力水平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心理痛苦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影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心理痛苦状况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
临床多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由于脑组织损害严重,多数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肢体功能异常、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0]。不仅如此,颅内动脉瘤破裂以及后遗症属于强烈应激源,会给患者带来不愉快的心理感受。心理学将上述情感体验定义为心理痛苦,有研究指出心理痛苦状况可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11]。因此,本研究调查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古盈盈等[12]通过调查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发现288例患者中有206例存在心理痛苦,占比为78.03%,远高于本研究中的57.14%。分析是与纳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不同有关。但总体而言,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后患者普遍存在心理痛苦,早日给予针对性防治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症状负担水平、社会支持水平、康复复原力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心理痛苦状况的影响因素,逐一分析如下。(1)性别:相较于男性,女性情感更为细腻、敏感、脆弱,一旦遇到不良事件刺激,很容易产生抑郁、痛苦、焦躁等负性心理,诱发心理痛苦;此外,女性通常为家庭事务的主要实施者,而术后患者多存在功能、认知障碍,故而难以继续承担家庭责任,使其对家人产生自责、愧疚等心理,进一步加重其心理痛苦程度[13]。基于此,建议家人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积极与其沟通的同时多承担家务活动,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术后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进而预防及疏解患者的心理痛苦状况。(2)症状负担水平:症状负担越高的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生活自理能力越差,对家人的依赖越深,导致其产生负累家人的想法,进而出现心理痛苦状况;另一方面,症状负担越重的患者会对周遭人际交往、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不愿与外界进行过多的交流,将自己封闭在家中,负性情绪难以宣泄,进而造成心理痛苦[14]。对此,建议医务人员积极跟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采用多元化的康复措施,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同时建立病友交流平台,促进患者间的交流、沟通,降低其社会性疏离程度,缓解心理痛苦状况。(3)社会支持水平:由于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认知异常,因此多需要外界的支持与帮助,而缺乏社会支持的患者难以继续正常生活,加之外界的低水平反馈,会加重其自身负性情绪,内心的苦闷、痛苦等不良情绪难以宣泄,进而引发心理痛苦[15]。在此建议,医务人员应当足够重视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及时给予帮助与指导,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以缓解其内心痛苦程度。(4)康复复原力水平:所谓康复复原力是患者面对不良事件时所表现出的应对、适应潜力。康复复原力水平高的患者能够很快适应并调整自己的消极状态,调动自身积极性参与到术后训练当中,从而提高术后功能,减轻心理痛苦状况。基于此,建议临床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知并接纳自我,从而提高其自身康复复原力。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普遍存在心理痛苦,且其受性别、症状负担、社会支持以及康复复原力水平影响。临床上应该对上述因素进行关注,同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此来预防并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