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菜园

2024-05-11 07:11夏顺发
银潮 2024年4期
关键词:菜蔬楼顶上老方

文|夏顺发

进入县城居民小区,只要人们留心,便会看到一个独特的现象:业主们有的千方百计地发掘房前屋后、道边路沿、河畔沟坎等犄角旮旯;有的择些花盆、塑料筐、泡沫盒放在院内,填上熟土;有的在自家阁楼顶上置泥缸或围埂积土……然后,种上几沟葱蒜、几畦韭菜,甚至几棵辣椒苗、茄子秧、丝瓜秧,以及娇嫩的小白菜、碧绿的菠菜、青翠的生菜、宽叶的茼蒿……有高有矮、有花有果,隔三差五,便可采摘一些。因位置偏僻,规模甚小且零散,真乃别样的“菜园”。

拥有这些“菜园”的主儿大多是新入城的老年农民。随子女进了城的他们,不擅舞文弄墨,不会吹拉弹唱,也不好棋牌麻将,却对长瓜种菜情有独钟。因为他们几乎是一辈子都在与泥土打交道,对家常菜蔬种植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这既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补偿,又为心灵找到了栖息之地。

开拓一处“菜园”,看似简单,但真正动起手来还是不易的。老方是我的同窗好友,年已古稀,与我同住一个小区。他满头花白稀疏的短发,黑瘦的脸上沟壑纵横。张口一笑,就露出满嘴假牙,像一朵丝瓜花,黄灿灿的。他们夫妻俩不愧是庄稼地的行家里手,进城入住不久,发现距家20 米的围墙外小河边有几块废墟地,如获至宝。他们从老家带来镰刀、铁锹、水舀等用具,带领他的儿孙们一起动手,翻杂土、捡砖砾、拾草根。

几番劳作后,“菜园”横空出世。随后,但凡节假日、双休日,常看到老方与儿孙们一起,要么播种,要么除草,要么捉虫,要么采摘……熟识的人见了,总会关心地说:“方爷呀,别做啦,该歇着了!”这时,他停下手上的活,笑着与人打招呼:“做惯了,歇着反而难受呢!”

夏日的一天早饭后,我照例饭后百步走,正巧路遇老方去“菜园”,便饶有兴致地随他同往。来到“菜园”,只见园里的菜儿们很是热闹:一张张肥硕的丝瓜叶在微风里扭捏地舞动着,一撮撮韭菜长得直挺挺的,非常葱郁,令人赏心悦目,碧绿碧绿的芋头叶儿像荷叶似的,晶莹的露珠在叶儿上兴奋地滚动,挨挨挤挤的辣椒有红有绿,害羞似的藏在茂密的绿叶中……这一隅菜园,让我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这时,老方蹲下身子,眯缝着慈爱带笑的双眼看看这棵,又摸摸那棵。他说:“城里的菜看起来光鲜亮丽,但烧不烂,少口味。别看我这‘菜园’小,其实也是我们家的‘学农基地’,让儿孙们在与泥土、水肥、种苗的摸爬滚打中懂得自然规律,体验‘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的劳动艰辛,感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再说,我的种植,不也同样是在为美化环境补绿植绿?!”老方这番话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他带着儿孙一同感受劳动,也算是分享了思想观念,传授了劳动技能,拉近了亲情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啊!

我还认识老葛夫妇,年近古稀,住在与我同单元的顶层,一向闲不住的他俩虽身居城市,但始终没法褪尽对泥土的眷恋。他们通过“抖音”得悉有害蔬菜频频流入市场的信息,又见周边或邻里的楼顶上各家的蔬菜长得郁郁葱葱,也依葫芦画瓢,在楼顶上“圈”地种菜了。

他俩先把搜集来的旧胶桶、坏脸盆、废水池、泡沫箱等在楼顶上排兵布阵,然后,将寻觅来的一些熟泥肩挑手提上楼,幸好五层的楼不算高,尽管爬一两趟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硬是像“愚公移山”那样大功告成了。从此,长瓜种菜,劳动并充实着生活,似乎已是他俩的一种情趣和境界。

其实,老年业主的小“菜园”,并非全是为了收获,也没有投入与产出比的核算,更多的是享受一种过程,舒张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收获一些“无公害”的菜蔬时,他们得到了喜悦与满足:种子或秧苗下地,也就播下了希望;小苗破土而出,感到了快慰;观察它们的生长,更是喜滋滋的。低头种菜,抬头看花,顺手摘果,种的是快乐,吃的是安心,收获的是满足。每当劳动之余,静静地看着新鲜、应时的瓜菜和养眼的绿色,闻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淡雅的菜蔬清香,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若再送与家人、亲朋、邻里,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许,更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和慰藉。

别样的“菜园”,是属于园主儿的一片天地,一个舞台,一份自由,是他们对土地的深深眷恋。

猜你喜欢
菜蔬楼顶上老方
高高楼顶
在楼顶上
我需要这旷古的安静(组诗)
陈有来
“蔬菜”和“菜蔬”的成词与演变
陈有来
楼顶上的树
老方的“安全经”
三缺一
年老方识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