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版图书译稿中的常见翻译问题

2024-05-11 12:58王一琳
文化产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译稿译法书稿

王一琳

引进版图书是我国图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读者接收世界各地优秀思想和观点的桥梁。把好引进版图书的质量关,提高译稿编校质量,是编辑最为重要的责任。现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浅析引进版图书译稿中常见的几种翻译错误,以期为提高编校质量提出应对策略。

图书是世界各地优秀思想和观点的载体。高质量的引进版图书不仅能为图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影响国内的读者和作者,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是我们与世界文化进行对话的良好渠道。

近年来,很多引进版图书的译稿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图书编辑要格外重视译稿的编校质量问题,把好引进版图书的质量关。接下来,笔者将浅析译稿中几种常见的翻译错误,为提高编校质量提出策略。

几种常见的翻译错误

时间、年代、数字翻译错误

时间、年代是书稿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种元素,而这种元素往往会成为翻译错误的“灾区”之一。比如,“1840s”应该翻译成“19世纪40年代”,有些译者可能会因为业务不精、注意力不集中等,将其翻译成“18世纪40年代”“1840年”或“1840年代”。

在科技、历史、财经等类型的书稿中,经常出现代表较大数字的单词,如“million”“billion”“trillion”等,这些单词意味着较多的数位、有别于中文计数习惯的计数方式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串。有些译者会在翻译数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比如翻译出来的数字比正确的数字少一个“0”,或者错把“几十”翻译成“十几”,由此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

人名、地名、书名等翻译错误

社科、历史、哲学等类型的书稿中会出现大量人名、地名、书名等元素,这些元素也是译者经常错译的点。

经过长期调整和规范,很多人名、地名在《辞海》、人名词典和地名词典等工具书中都有了标准、固定的译法。然而,很多译者会忽视规范,不注重对工具书的查阅,仅凭自身知识储备和经验进行翻译。比如,把亚当·斯密(Adam Smith)翻译成亚当·史密斯,把澳大利亚山脉(Australian Alps)翻译成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

另外,书稿中也会出现一些书名、唱片名、歌名等,这些也是译者常常错译的内容。比如,很多外版书籍在我国已有译作,译者在遇到书名时,如果不查询它是否已经有中文版、中文版的书名是什么,就可能按照原书名直译,这样就容易造成张冠李戴,使读者接收到的信息与真实信息不匹配。

相似单词翻译错误

“长得像”的单词也会导致译者错译,尤其是“长得像”的单词属于同一个领域的时候。比如,ailment(疾病)和Alzheimer(阿尔茨海默病)同属于医学名词,Austria(奥地利)和Australia(澳大利亚)都表示国籍,如果译者因看错单词导致错译,那么错误很可能会隐蔽在通顺的语句中,且不容易被编辑发现。

专有名词和专业性知识翻译错误

专有名词和专业性知识的翻译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译者在书稿内容所属领域的专业性。译者如果在该领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者对其不具备足够的敏感度,就容易出现翻译错误。

比如ice age这个词,根据术语在线,它的含义为“冰期”,而不了解该名词的译者容易把它翻译成“冰河时代”“冰川时代”。从专业性的角度來讲,这明显是不规范的。Ninety-five Theses指的是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译者如果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就可能会翻译成“95篇论文”。

同一词汇前后翻译得不一致

书稿中的人名、地名、书名、专业名词等,时常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前后不一致有几种类型,有些容易被编辑发现,有些不容易被发现。

容易被发现的类型有:两处离得很近;容易辨别。比如,Emily这个人名可能会有“艾米丽”“埃米莉”等不同译法,编辑能比较容易地辨认出这些译法很可能是由同一个人名翻译过来的,如果“艾米丽”和“埃米莉”离得比较近,编辑就能轻松地找出这个错误,进行修正。

不容易被发现的类型有:两处离得很远;译法差别较大。如果两处离得比较远,编辑在审到后一处时很可能已经忘记前一处的译法了,就可能忽略这个错误;另外,如果不同译法差别过大,编辑辨认不出来,那么这种错误也可能被忽略,如Syracuse这个地名有“锡拉库萨”“叙拉古”等译法,对该地名不熟悉的编辑很可能会以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从而忽略这个前后不一致的错误。

逻辑错误

当书稿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时,如果对原文内容理解得不透彻,译者就容易出现逻辑错误。比如,译者如果没有弄清楚事件的因果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有可能翻译出语意混乱的文字,甚至颠倒黑白。

笔误

此类错误通常是由译者打字时选错选项或输入错误的数字,后续校对检查时也没有发现造成的。有时,错误的词语选项和正确的词语选项翻译出的语句都比较通顺,不仅译者不容易检查出来,编辑也不容易发现。比如,“精英”和“经营”的拼音相同,译者在翻译企业管理类稿件时,如果误把“经营”输成“精英”,而且语句通顺,那么这个错误就很可能一直延续下去,不被译者和编辑发现。

译者主观错误

译者在翻译书稿时应尊重原文语意,但是,有些原文比较深奥晦涩,译者如果不理解原文,就会加入自己的想法,有的想法是合理的,有的想法则过于主观。如果译者不结合上下文内容,不结合历史背景,不从作者的角度去揣摩语意,而是随意地、过于主观地加入自己的想法,就容易画蛇添足,偏离作者的本意。

产生错误的原因

译者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译者的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书稿的翻译质量,如果译者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就很难驾驭专业性较强的书稿。

比如,有些译者更擅长翻译文学作品,如果遇到专业性较强的书籍,就可能缺乏专业上的敏感度,主要表现为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不了解某个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场景的不同译法,不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不了解专业词汇的正确译法及缩写,不知道通过哪些途径查找专业资料等,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字就会“欠火候”,严重者可能会错误百出。

译者的英语水平或中文书面表达水平欠佳

有些译者在某个领域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但英语水平或中文书面表达水平欠佳,这样就容易出现文字生硬,错别字和病句较多,一些英文习语未被准确表达出来,甚至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的情况。在一些冷门的领域,研究人员较少,具备较高专业水准、英语水平和中文书面表达能力的译者更少,尤其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译者的态度不端正或精力不足

大多数译者在面对书稿时都保持着认真、端正的态度。但也有少数译者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主业工作繁忙等,精力分散,无法认真翻译书稿,这就可能导致看错单词、无法理解原文的真实含义、频繁使用翻译软件、拖稿、敷衍了事等情况发生。可想而知,这样的译稿,出现错误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缺少校对、统稿环节

校对是翻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校对,译者在交稿前就无法排查出错误,这些错误包括某些语句表达得含糊不清、对某个词汇翻译得前后不一致等。

如果书稿由两名及以上译者共同完成,那么译者就要格外重视统稿环节,因为多译者创作很容易出现水平参差不齐、语言风格大相径庭、前后不一致等问题。有效的统稿有利于译者发现翻译错误、统一语言风格、梳理全文脉络,以便在交稿前对译稿进行修改和润色。

缺少对工具书和官方资料的查阅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书稿,如果缺少对工具书和官方资料的查阅,那么翻译错误出现的概率一定会大大增加。有些译者可能觉得,在遇到人名、地名或专业名词的时候简单搜索一下网络信息或者使用翻译软件就可以了,但是搜索结果往往真假难辨,译者通常很难判断其真伪和专业性。

另外,随着当今社会知识和信息的发展与更新,工具书和官方资料的内容也在不断修改,很多说法也会随之改变,译者如果因循守旧,过于相信网络,没有质疑精神,就可能会使用已被淘汰甚至错误的词汇。

编辑如何发现、避免翻译错误

选择适合书稿的译者

拿到一本书稿,首先要根据它的内容所属的领域寻找合适的译者。如果书稿专业性较强,那么最好寻找在相关专业颇有建树、有一定翻译经验的译者,以便保证译稿的质量;如果书稿专业性不是很强,属于比较普遍的大众读物,那么最好寻找文字功底较强的译者,使书稿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面对不同的稿件,只有综合比较译者的专业背景、英语水平、文字功底等,才能选出合适的译者。

重视试译环节

试译是筛选最优译者的关键环节,编辑必须格外重视。

试译片段最好选取整本书稿中偏难的部分。有些书稿的知识是由浅入深的,如果简单地从全文的开头选择试译片段,很可能无法试出译者对书稿的驾驭能力。因此,编辑在评估选题时就要把握全文的整体脉络,了解每一章或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以便选择合适的试译片段。

拿到几份试译稿后,编辑要综合多个因素来选择译者。编辑要对译文的准确性进行判定,看哪位译者的语言更通晓畅达,哪位译者的文笔最好,以确保译文真正做到“信、达、雅”。编辑要尽可能选择与原文契合度最高的版本,比如,若原著婉约柔美而译文直白生涩,则会导致原文的呈现效果大打折扣。

加强与译者的沟通

在选择了合适的译者之后,编辑应该加强与译者的沟通,针对翻译进度、交稿时间、译文格式、翻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与译者进行充分讨论。

为了全程把控译文质量,编辑可以在译者每翻译完一章或一部分的时候对译文进行抽查,看看译文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指出,以提醒译者在后面的翻译过程中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为了让译者更加高效地进行翻译,编辑可以提前给译者提供常用的工具书和专业资料,如《辞海》、人名词典、地名词典、术语在线等,以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遵循编辑规范,如此既能提高准确性,又有利于编辑加工。

编辑还应该按照出版计划和翻译合同随时与译者核对进度,提醒译者按时交稿、做好校对和统稿工作。

建立译者库

每一位译者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更快速、精准地选出合适的译者,有必要在编輯部内或分社内建立译者库。译者库的内容可以包含译者的专业背景、擅长的语种、学术背景、职业、翻译经验、已出版译作、编辑评价等,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黑名单,如此可大大提高编辑选择译者的效率。译者库的维护工作可以交由专门的编辑负责,维护工作包括整理译者资料、收集编辑意见以及定期将更新的内容推送给各位编辑等。

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编辑接触的书稿种类通常不是单一、局限的,即使编辑专攻某一类别的书稿,书稿内容也会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在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现象已经十分普遍的情况下,编辑要在业余时间增加阅读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习和随记的习惯,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偶然储备的知识有可能会在书稿中出现,因此,知识储备量越大,就越有助于编辑判断译文的准确性。

勤查工具书和官方资料

编辑一定要重视工具书和专业资料的查阅。即使译者再仔细认真,也难免有疏漏,或者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

有些译者有自己的行文风格,喜欢用比较口语化的词句,甚至会自造词汇;有些译者缺乏严谨的意识,不爱查资料,全凭直觉翻译。面对各种情况,编辑要勤查字典、词典,多查阅专业资料,认真打磨语言,结合上下文内容仔细推敲,以便在保持译者文风的基础上,保证书稿内容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规范性。

培养敏感点

编辑要善于发现错误,这就要求编辑要培养自己的敏感点。上文几种常见的翻译错误,都是编辑应该时刻注意把握的易错点。编辑在审稿时,尤其是遇到这些易错点时,要提醒自己停下来,查一查,核一核,思考一下。比如,在遇到“高于”“小于”等表示比较的词时,要梳理一下逻辑;在遇到读不懂的句子时,要提醒自己这句话很有可能被译错了,继而仔细分析原文,把读不懂的句子解读清楚。通过这些方式,把易错点培养成自己的敏感点。编辑还应经常学习质检报告,并加以总结,让出现频率高的错误类型成为自己的敏感点。

此外,编辑要重视意识形态问题。有些国外作者对我国的了解不多,可能会在某些事上做出不恰当的判断。如果引进版图书原稿中出现这类内容,那么编辑不仅要提醒译者注意书稿中不符合我国国情、与我国方针政策不一致的内容,还要在审稿时对政治性问题保持敏感,确保传递给读者的是正确的信息。

总结适合书稿和适合自己的方法

每一种类型的书稿都有适合它的审读方法,编辑在审读时可以随时随地加以总结。

比如,如果书稿中包含大量的人名和地名,可以将译文和原文、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本都列在一个表格中,以防前后不一致或漏改。

再如,如果书稿中包含大量数字,如时间,年代,较大的数字、金钱数额等,可以添加一个统一核对环节,这样能够有效排查弄错数位、时间换算出错等问题。

综上所述,编校质量是编辑工作的重点,是图书质量的重中之重,提高引进版图书的编校质量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首先,编辑必须在选择译者、培养译者、与译者磨合上多下功夫。其次,编辑必须养成良好的审稿习惯,从整体上把握书稿内容,保证语言通顺、逻辑正确,时刻注意易错点,多查资料,保持敏感,总结方法,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引进版图书,传递精准、优质的信息。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译稿译法书稿
把一本书译成国礼
《物种起源》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