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学视角看保护非遗

2024-05-11 19:08:22吕盟
文化产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人类学手工艺文化遗产

吕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与此同时,中国艺术人类学应运而生,成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工具。现旨在探讨中国艺术人类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分析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一条本土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

中华民族拥有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儿女数千年来探索、总结而成的历史、艺术及文化成果。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如何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护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艺术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艺术与文化的跨学科领域,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艺术人类学结合了人类学和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探究中国艺术与人类社会、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关系,通过研究艺术创作、艺术观念、艺术实践等方面,揭示中国艺术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拓展大众在文化多样性及人类创造力等方面的认知。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随着人类学传入中国,中国学者试图用人类学的方法寻找中国艺术发展的源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艺术人类学受古典人类学的影响较大,属于“书斋里”的研究,田野调查较少,其研究的关键词是“艺术的起源与发生”。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学术界出现了在社会具体情境中研究艺术的趋势,许多研究艺术的学者走出书斋,走上了实地考察民间艺术实践的道路,田野调查也由此成为中国艺术人类学中最具活力的研究方法之一。在研究内容方面,初期阶段,中国艺术人类学主要关注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相关的藝术表达形式。学者们试图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艺术形式,理解不同社群中艺术的功能、象征意义以及文化传承的方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中国艺术人类学在研究范围上逐渐扩展,包括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现代表现形式,更好地适应了当今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

如今,中国艺术人类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学者们通过深入挖掘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媒介功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并通过研究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形式,为相关传承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指导。中国艺术人类学在本土化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强调深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融入当代社会语境,寻求自身独特的声音,以便在国际文化领域作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传承人的思想、技能、传统实践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五大类,分别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其中,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囊括语言、文字、神话、传说、谚语等形式,承载着人类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观念。各种形式的表演艺术,如戏剧、音乐和舞蹈等,可以将文化中蕴含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促使文化传承得以实现。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大众认同的价值观念,能在实践中强化社会凝聚力,增进文化认同。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突显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深刻关系,体现了人类在自然中的智慧,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传统手工艺包括传统的手工艺、工艺技能,以及各类传统制作方法,如传统建筑、雕刻、织布等。这些技能不仅在实践中具有实用性,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可以将其中凝结的智慧代代相传。

中国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深度解读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中国艺术人类学在深入研究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深入解读语言、文字、神话、传说等口头传统,中国艺术人类学揭示了这些元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语言的演变是社会文化变迁的镜像,中国艺术人类学通过分析语言的语法、词汇,追溯口头传统的源流,揭示了语言背后的文化记忆。神话和传说作为口头传统的一部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独特价值。神话中的符号、传说中的故事情节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人类学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口头传统的描述,更强调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深度解读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为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和传承提供了深刻见解,使得口头传统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下得以全面呈现并得到了保护。

审视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的艺术表达

中国艺术人类学将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纳入其研究范畴,从而深刻理解这些文化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婚礼习俗、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等社会活动中的艺术表达形式,艺术人类学揭示了这些文化现象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并提供了实践性的保护策略。通过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审视,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些文化活动中蕴含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舞蹈等。中国艺术人类学强调这些艺术表达不仅是单纯的文化呈现,更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体系的具体体现。在审视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的艺术表达时,中国艺术人类学注重发掘其中蕴含的符号、象征以及与当地历史、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通过深入分析,中国艺术人类学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实质性指导,促使相关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传统手工艺的再现与创新

中国艺术人类学致力于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深层内涵,同时关注这些技艺在当代社会的再现与创新。通过考察传统手工艺,深入挖掘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哲学及审美观念,艺术人类学不仅展现了这些技艺过去的辉煌,更使其在当今社会焕发了生命力。这种研究不仅使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得以传承,还促进了这些技艺的创新发展。传统手工艺不再被看作过去的产物,而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益范例。

文化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联结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地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紧密联系,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层次面貌。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史。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利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基础。中国艺术人类学深入研究这种联结,关注不同文化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表达方式,为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提供了深刻见解。通过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我们能够理解不同自然环境中,人类是如何适应并创造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确保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得到有效传承。

记录、解读与推动传承的重要作用

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中国艺术人类学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深入且系统的研究及案例分析,中国艺术人类学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具体的策略,明确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其独特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整合了艺术、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元素,使得对非物质文化遗產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这种全方位的贡献使得艺术人类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中流砥柱。

本土化的文化保护策略

地方特色引领文化保护

本土化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底蕴,挖掘并激发地方特色。在此过程中,鼓励不同地域设立本土文化保护机构,由当地专业人士负责,制定并执行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化保护计划。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例,不同地区有各具特色的地方戏种,如川剧、京剧、黔剧等,每一戏种都承载着当地独特的历史、民俗和表演风格。本土文化保护机构可以在各地设点,致力于传承和深入研究地方戏曲,挖掘地方性特色,重新激发当地观众对传统戏曲的兴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实施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尊重和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使文化保护计划贴近当地需求和特色。这样做不仅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留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在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中,本土文化保护策略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社区参与和基层建设

社区广泛参与对本土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意义重大。因此,鼓励各地建立基层文化组织,并由当地居民、非遗传承人、学者及文化爱好者组成团体。通过建立基层组织、团体,以及组织文化节庆、传统手工艺培训等活动,拉近居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强化本土文化的社区根基。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为例,可以在不同社区成立手工艺传承工作室,邀请掌握传统技能的师傅传授技艺,吸引社区居民参与。通过开展手工艺技能培训课程,居民能近距离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这些工作室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促进了社区内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社区居民不仅是文化的受众,更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这样的基层建设不仅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激发了社区的文化活力。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本土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结合数字化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记录、存储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细记录和数字化存档。这种记录不仅可以在物质层面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还能在虚拟空间还原传统技艺、节庆仪式等,为后人提供更为直观且深入的了解。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非遗体验场馆,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技艺和文化场景。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线平台,实现非遗资源的全球共享。这样做既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又有利于本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教育与人才培养

本土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年轻一代的关注。可以在学校课程中加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内容,组织相关社团与活动,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心。学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实地考察、讲座、互动体验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本土文化的独特之处。同时,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社团与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激发其对本土文化的浓厚兴趣。此外,为了鼓励年轻学者传承和深入研究本土文化,可以设立奖学金、研究基金等,资助他们进行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活动中,也能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促使他们在本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联系紧密,能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新的思路。在人类学视角下,应继续探索本土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北京明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人类学手工艺文化遗产
《审美人类学》评介
美育学刊(2023年2期)2023-04-21 12:14:18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手工艺·温州发绣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走近手工艺人
中国三峡(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47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工业设计(2016年9期)2016-04-12 12: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