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英烈视角下的鲁艺精神

2024-05-11 09:39冯思敏
科学导报 2024年24期

冯思敏

关键词:文艺英烈;鲁艺精神;奔赴前线

作为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第一所专门培养文学艺术干部的高等学府,“鲁迅艺术学院”在它办学的8年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大批优秀的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方面文艺创作者在这里诞生。1938年3月14日,“鲁艺”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正式开始上课。鲁艺的教育原则是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教学,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调整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计划,将鲁艺的教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除此之外,也十分看重对这些拥有独立思想与自由意志的“鲁艺人”民族品质的培养锤炼,“鲁艺精神”伴随着“鲁艺”与“鲁艺人”一同成长、发展,不断向前线输送文艺人才、干部,在为以后的抗战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文化基础。

目前对于鲁艺分校和“鲁艺精神”的研究成果颇丰,对于分校的研究,多集中于华中鲁艺,一些资料也是值得借鉴的。“鲁艺”和“鲁艺精神”研究较多,但很少有人从鲁艺在战争中牺牲这个角度进行探究,因此以鲁艺师生在前线的牺牲作为选题,搜集整理较为零散的英烈名单,并将论文的主题提炼和升华到“鲁艺精神”这一点,也是很大的创新。那么文艺工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去往战场?鲁艺师生和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如何在前线开展工作以及如何牺牲?“鲁艺精神”以文艺英烈的角度而言包括哪些内容?本文将尝试做一初探。

  一、文艺工作者奔赴前线

1938年2月,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召开,大会成果丰硕,但其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会议上,毛泽东做了一篇名为《论新阶段》的报告,提出“全党要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也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在哪些领域进行实施,其中就包含有党的教育理论。可以说,在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文化与物质两种形式的抗衡始终贯穿其中。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在这一特殊时期,毛泽东当机立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方式确立为抗战教育这一方针,认为“教育必须同抗战相结合”。随后这一方针被迅速应用于实践当中,这一举措也鼓舞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相继奔赴前线,为工农兵服务、为群众服务,用笔杆作为武器,宣传抗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在学制、课程这些方面作出了改变,也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比如一些运动、歌咏、戏剧活动等,由于当时民众的文化程度有限,于是又在敌前敌后以创办通俗报纸的形式进行宣传;文艺战士前往战场也是由于随着战争局势的不断扩大,全国被分为了很多彼此隔离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有着不同的政治情况,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尽如意,這时的文艺工作工作者如果不能深入前线,就会逐渐与部队、群众脱轨,不能及时地了解实际情况,文艺这条战线服务于抗战也是很难展开的;再加上六届六中全会后,鲁艺实行了开门办学的政策,奔赴前线更是成为了“鲁艺人”从军杀敌、宣传参与这场正义的政治战的正确道路。

  二、对晋东南鲁艺英烈群体及代表人物的解析

为了满足各抗日根据地对文艺工作的迫切需要,从1939年开始,先后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以及华中新四军等地创办了鲁艺分校,师生通过一系列文学、美术、歌咏等多种形式的创作与演出,不断深入军民,鼓舞其斗志,坚定其抗战必胜的信念,作出了巨大贡献,更有一些人将热血洒在自己为之奋斗的土地上,深深影响着当时的时代和现在的我们。

在这一部分,将对晋东南鲁艺文艺工作者牺牲情况作出说明,对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朱杰民做具体介绍。

  晋东南鲁艺英烈

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前方鲁艺)是经由北方局决定而开办的,它是在晋东南所创办的专门培养文艺骨干的学校,1940年1月正式开学,办学后,晋东南鲁艺的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师生一直秉承一切为了抗战、一切服从抗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军民中兢兢业业,不断推动文艺通俗化、大众化,宣传抗战,在战火纷飞的时代熠熠生辉,在太行山上留下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今天再次重新解读他们的生平事迹,仍为之动容。

  青年音乐家朱杰民

朱杰民,原名周极明,1918年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思居乡。1937年,川师毕业的朱杰民在李成之的介绍下,和乎其谦、李忠慎一同入党,“七七事变”爆发后,延安陕北公学由于抗战形势的变化开始公开招生,朱杰民悄然离家,与胡其谦、李忠慎、罗义淮等人会面后,决定徒步去往延安,最终于1938年3月9日到达延安,第二天就前去陕北公学报到,7月转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作为二期学员在此学习。

1940年1月,晋东南鲁艺正式开学,成立后,校址随八路军前方总部于1940年、1941年两次迁移,最终落脚在麻田镇上清泉村,朱杰民在学校的音乐系中任教员,在这期间他与常苏民等人共同创作了《麻雀之战》《百团大战》《磨炒面》等不少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抗战根据地的生产和生活,也歌颂军民战斗,音乐系师生常在晚会上表演节目,鼓舞士气。1940年2月,文艺工作座谈会在武乡县召开,朱总司令主持了这次会议,朱杰民在参加了这次会议后深受启发,在他创作抗战歌曲的道路上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1942年2月3日,驻华北山西的日军集结一万两千人,发动了对太行山区的“春季扫荡”,面对敌人的有备而来,反扫荡开始后,鲁艺转移到麻田等地,为了在地方更好地打击敌人,打破日军实行的“铁壁合围”,学校师生被分为七八个组,分散到辽县各区战时指挥部开展帮助工作,结合民兵保护群众,开展游击战,牵制敌人。在这次反扫荡中,戏剧系主任严熹、教务处干部李思中、音乐系教员朱杰民不幸牺牲。朱杰民在麻田镇上口村开展工作,2月21日,日伪军分三路袭击上口村,他和村民在村口与敌人遭遇,他带领民兵与敌人交战,并掩护群众撤离。但敌我力量悬殊,在冲过敌人的机枪扫射带后,他不惧强敌,端起刺刀与20多个敌人进行白刃肉搏,最终朱杰民身上多处负伤,流尽鲜血,壮烈牺牲,这年他只有24岁。

朱杰民在太行山上坚持工作、奋战了3年,深入群众创作了诸如《我们要武装》《团边战斗》《鲁艺校歌》《持久战进行曲》等优秀作品,生活中他为人豪爽耿直,处处为他人着想,去敌占区抢运粮食,在深山里生产劳动,在战争转移中担任侦察和警戒,在行军中照顾病弱同志抢着替他们背枪,他都是走在前面。朱杰民牺牲后,7月6日,鲁迅艺术学院举行了追悼大会,会上周扬同志致了悼词。

  三、鲁艺精神解读

鲁艺精神是伴随着“鲁艺”的创建和办学一同成长起来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果说“鲁艺”是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干部和工作者,鲁艺精神则是在异常艰苦的战争中给予了军民无限的慰藉,将坚持抗战、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深入人心,同时也坚定了军民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念。鲁艺精神内涵丰富,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精神力量。对于鲁艺精神的解读,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点:

首先是面对侵略以文艺为武器的斗争精神。正如鲁迅自己的小说,他一向非常重视文艺创作对所处时代的一个批判和揭露功能,晚年时期的鲁迅选用木刻这一艺术作为对敌作战的有力武器,而木刻团在前线也不负众望,在太行山的3年工作中,胡一川、彦涵、华山一行人在八路军129师、120师和115师不断进行流动宣传,“搞木刻、印传单、办展览等,鼓舞斗志,发动群众”。在这里他们也经历了战斗的洗礼,真正成长为用木刻刀为武器的文艺队伍。面对侵略,在当时的中国,有无数同胡一川、同木刻团这样的人和组织,与人民群众始终紧密相连,在文艺这条战线上不屈不挠、坚决斗争,为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数以万计的青年冲破层层封锁,纷纷奔向延安,期待在延安找到新的信仰和归宿,继承鲁迅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将心中对于国家和人民深切的痛感、对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用文艺作品表达出来,一群本该手拿纸笔的文艺工作者,纷纷奔赴前线,与军队行进,与百姓共呼吸,投笔从戎,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在这中间,有人牺牲、有人被俘,但这种为民族奋战、雪耻的创作与战斗激情深深激励感染着众多的同胞,促使更多的人去往前线,不断用作品表达殷殷爱国之情,鼓舞军民斗志。这种忧患意识同坚定的必胜信念相互交织构成的民族性,可以说是对爱国精神的最根本的反映。

最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在鲁迅的笔下,不乏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发声,作为鲁迅精神的传承者,鲁艺精神也同样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重要位置。不论是延安鲁艺,还是晋东南鲁艺、华中鲁艺这些分校,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军民,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为其教育的方针政策,让文艺为工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延安鲁艺从诞生开始就肩负着时代所赋予它的使命,办学期间历经战火的洗礼与考验,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了一大批英勇的革命文艺战士,国家危亡之际,他们投笔从戎,纷纷从延安奔赴前线,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广泛深入人民群众,积极创作,采取多种形式的创作方式和宣传方法,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天,进入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注重对“鲁艺精神”的学习,理解其深刻内涵,使之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流曲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