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捍拨

2024-05-11 06:03陇菲
乐器 2024年4期
关键词:双盘金凤凤尾

陇菲

执拨弹奏琵琶,天长日久,音槽面板不免会有磨损。于是,“捍拨”应运而生。最初,捍拨是加贴在琵琶面板上的一块护板,以捍护面板不受损伤。久而久之,出现不同质料并有各种装饰图案的捍拨。

敦煌莫高窟隋代379窟、初唐220、321窟,中唐112窟壁画所绘龟兹秦汉琵琶,以及安西榆林窟西夏10窟、宋代15窟壁画所绘之碎叶曲项琵琶,均可见捍拨装置。日本京都正仓院收藏的唐代龟兹秦汉五弦琵琶,有绘制或镶嵌精美图案的捍拨。

宋·叶廷《海录碎事》说:

金捍拨在琵琶面上当弦,或以金涂为饰,所以捍护其拨也。

唐·韦庄《菩萨蛮》词有“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之句。郑骞《词选》说:

金翠羽,琵琶之饰也,在捍拨上,今日本藏古乐器可证。

俞平伯《唐宋词选择》上卷注云:

“金翠羽”,琵琶的装饰,嵌金点翠在拨上。

琵琶槽上安置金属薄片,来防止弹拨的损伤,叫“捍拨”。“捍”,有捍卫、保护意。

其“嵌金点翠在拨上”,是将“捍拨”视作琵琶拨子。这起自于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几番风月。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说:

杨贵妃琵琶以龙香板为拨;以逻逤莎檀为槽,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

辛弃疾“凤尾龙香拨”,是琵琶的代称;“龙香拨”,是龙香木制成的拨子;“凤尾”,是指琵琶面板上“金缕红纹,蹙成双凤”之“捍拨”。“龙香拨”在“双凤捍拨”上方拨弦;发出的琵琶琴声,仿佛是“龙香拨”驱动的金凤在歌唱。故,唐·欧阳炯《春光好》诗说:“纤指飞翻金凤语”;唐·王建《宫词》亦说:“红蛮捍撥贴胸前,稳坐当头近御筵,用力独弹金殿响,凤皇飞下四条弦。”

唐·牛峤《西溪子》诗说:“捍拨双盘金凤”;李贺《春怀引》诗也说:“捍拨装金打金凤”;此与《明皇杂录》之“双凤”恰相对应。此“双盘金凤”捍拨之功能,如唐·李绅《悲善才》诗所说,是“衔花金凤当承拨”。正因“双盘金凤”的“凤尾”时常“承拨”,所以“金涂为饰”的捍拨,常被琵琶拨子磨损。唐·薛逢《听曹纲弹琵琶》诗说:“禁曲新翻下玉都,四弦振触五音殊。不知天上弹多少,金凤衔花尾半无。”原先镶嵌金属薄片之“捍拨”,后来变为“金涂为饰”,便失去了捍护琵琶面板的功能,而虚担“捍拨”空名。

此外,还见有“捍拨”作为“琵琶”代称之一例。如王骥德《曲律》:

迩年以来,燕赵之歌童舞女,咸弃其捍拨,尽效南声,而北词几废。

薛宗明《中国音乐史·乐器篇》释此“捍拨”,“即琵琶之谓也。”

李商隐《和孙朴韦蟾孔雀咏》有“捍拨倚香脐”之语。“香”,指香檀木琵琶音糟;“脐”,指“捍拨”所处琵琶面板的位置,相当于人之肚脐所在。

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诗有言:

仲容铜琵琶,

项直声凄凄,

上贴金捍拨,

画为承露鸡。

“承露鸡”,亦是捍拨上“金凤”一类。

捍拨,还有以象牙为材。如《新唐书·礼乐志》载:

高丽伎:琵琶……象牙为捍拨,画国王形。

捍拨出现在隋唐,年代较晚,说明琵琶拨弹手法远在指弹之后。殊可注意的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捍拨最早出现在龟兹秦汉琵琶与碎叶曲项琵琶之上;同期的汉魏阮咸琵琶,虽兼用指弹、拨弹两种手法,尚未有捍拨装置。

1986年第2期《中国音乐》发表了一篇署名“载声”的文章《“杆拨”并非琵琶拨子》此文说:

现今的著作中,有人把琵琶拨子误称“捍拨”,这种解释出现在普及性的常识读物中,自然便造成名称上的混乱。

据笔者所见,将“琵琶拨子”误称“捍拨”,也见之于一些学术论著。如何昌林《天平琵琶谱之考解译》、吴企明《唐音质疑录》、王希丹《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载声文称,捍拨“可惜世无存者”;其实,现收藏在日本正仓院螺钿曲项琵琶及螺钿槽五弦琵琶上,便有捍拨装置。

丘琼荪《燕乐探微》,为证明唐时执拨弹奏琵琶,曾举一系列有“捍拨”字样的唐诗、宋诗而言:

面饰杂花,似即捍拨。

所谓迎弦面板施描金盘龙文者。

丘琼荪先生以为,有“捍拨”之琵琶,定是以拨弹之。

猜你喜欢
双盘金凤凤尾
凤尾船
拳头创新产品——RF系列双盘磨浆机
欧洲凤尾蕨化学成分的研究
世界上最美的鸟:凤尾绿咬鹃
甜蜜合伙人
“田园都市”山水美 “五彩金凤”展翅飞
绿扬引金凤:扬州人才引进计划
低浓双盘磨浆机选型计算
金凤凰
凤尾裙的设计要素与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