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复原!他就是“喜”

2024-05-11 04:5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4年16期
关键词:湖北省博物馆秦简竹简

相貌端正、身材匀称、有点“职业病”……湖北省博物馆于3月初正式公布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3D复原像,及睡虎地出土人骨综合研究成果,还原出一位秦代基层官吏勤勉的鲜活形象。

从2019年开始,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云梦睡虎地M11墓主人“喜”的骨骼进行体质人类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近日,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终于复原了“喜”的面貌。

近半个世纪前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其墓主人“喜”一直以来备受业内关注。云梦睡虎地M11墓出土了1155枚竹简,共有4万余字,这些竹简都是“喜”的陪葬品,由其生前摘抄、记录,内容包括当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和医学著作等,以及自秦昭襄王元年至秦始皇30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之大事。

“国事家事被‘喜以编年纪的方式一一记下,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往往未见于史书,却能展现背后宏大、激荡的历史。”湖北省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杨理胜说,希望通过复原“喜”展现给大家一个普通历史人物的生活状况,勾勒出秦代历史的关键一环。

(摘编自“新华网”2024年3月27日)

◆素材解读

1.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相辅相成。正是借助3D技术,我们得以了解数千年前普通人物的相貌和生活状况,可见科技发展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更好地传承传统文明,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2.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在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喜”虽然是一个“未见于史书”的小人物,但他记录下来的宏大历史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用心记录,以笔成文,小人物的光芒也会如星辉般闪耀!

◆适用话题

文化传承 科技发展 致敬小人物 平凡中見伟大

猜你喜欢
湖北省博物馆秦简竹简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
竹简和毛笔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A History of 2400-year-old Civilization Unveiled
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云梦睡虎地秦简,让秦史“活”起来
竹简倒水
秦简“识劫 案”发微
送你一片风景
秦简《吏道》、《为吏》所见格言疏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