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4-05-10 23:09钟锟
村委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传承

钟锟

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与保护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西古村落为例,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推动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融合,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乡村振兴;古村落;传承;保护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旨在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古村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土特色,是传承乡村人文精神、促进乡村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房屋老化、人口外流、文化遗失等。因此,研究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古村落文化传承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和意义

古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古村落文化传承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加强文化传承,可以激活乡村文化潜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形象,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认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1 古村落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

古村落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其承载着乡土记忆和传统文化,这些记忆通过口传身授、文化活动等方式传承,已经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一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村民的行为和思维,塑造着乡村的社会风貌。这些文化元素是乡村居民共同的精神寄托,也是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保护和传承古村落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古村落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资源优势

古村落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这些生态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和优势,有助于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古村落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建筑艺术、传统手工艺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而在古村落文化传承中,又需要一批又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通过保护和传承古村落文化,可以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3 古村落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古村落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包括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这些文化信息,是乡村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和传承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古村落文化,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另外,古村落文化传承通过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古村落发展现状

2023年3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将1 33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等62个传统村落入选。至此,广西共有342个传统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量排在全国前列[2]。这些名录的出台是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我国在探索传統村落长效保护利用机制上迈出的新步伐。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挑战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古村落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保护,确保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完好保存,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3]。在广西的古村落中,因为天气、人为的影响,很多乡村建筑、人文景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平南的上宋屯、临桂的合峰村、平乐的桥亭村,当地一些古代建筑都已经被废弃,老屋破败不堪,亟需维护[4]。

广西的古村落,除了建筑、器物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技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一大挑战。如何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亟待解决的另一问题[4]。例如阳朔的福利镇,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农村人才的流失,当地的手工画扇技艺正在被机械取代,百年手艺渐渐面临失传。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市场化、商业化的影响下,许多古村落逐渐成为游客的观光景点,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村落的原生态文化氛围。如何在保护古村落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动文化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

4.1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合理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这有助于确定保护的重点和方向,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开发利用方向和管理机制等内容。既要重点关注保护历史建筑、传承传统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确保规划目标与古村落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方向相符合。同时也要与乡村振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其它相关规划相协调。确保古村落保护规划与整体发展规划相一致,形成合力推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除了制定有效的规划措施,还应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加强整体设计和管理,才能确保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体而言,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建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并加强管理和监管,可以为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2 加强文化传承教育

为了有效地保护古村落,需要加强文化传承教育,提升全社会对古村落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而要做好文化传承教育,一方面可以把古村落的文化和名人效应结合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应打造特色品牌并进行宣传,让美丽的古村落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首先,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培训班、展览等活动,向居民普及古村落文化的历史、特点和价值,提高居民对古村落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其次,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传承教育。将古村落文化传承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青少年了解古村落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再次,加强对游客的文化传承教育。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还要注重对游客的文化引导和教育,通过导游讲解、宣传资料、展示馆等方式,向游客介绍古村落文化的历史和特点,引导他们尊重和保护古村落文化[5]。综上所述,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全社会的文化传承意识,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3 多方合力参与古村落保护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古村落保护,不仅可以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还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为了满足古村落文化保护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依托政府制定的包括减免税收、提供财政补贴以及提供贷款等政策,降低投资门槛,激发投资者对古村落文化保护项目的兴趣,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可以着力打造古村落文化旅游品牌,积极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保护工作,提高公众对古村落文化的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协助保护古村落文化的良好氛围,推动古村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古村落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协同合作和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村落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此外,政府、高校、企业可以联动,通过建立多方共赢,有效共建的保护机制,共同负责古村落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还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手段,共同推动开展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4.4 创新技术手段保护古村落文化

新想法,好技术和高科技对于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重要且有效的策略。例如尝试使用3D扫描、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对古村落进行数字化存档,或者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以及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古村落的巡查和监测。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古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为后续的修复和重建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总体而言,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需要建立健全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不断创新保护技术手段,提高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4.5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和建议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古村落的文化资源丰富,能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首先,通过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特色等元素,可以开发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广西古村落很多非遗的产品可以融入现代元素,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6]。其次,可以通过加强古村落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同时可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如传统手工艺表演、民间音乐舞蹈表演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最后,应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培训资源。也可以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总体而言,通过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4.6 深化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可以实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应该积极与当地的文化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古村落的文旅融合。通过合作开发旅游项目、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實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同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和修复,以确保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的保留。只有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合理的旅游设施的建设,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加强宣传推广,才能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7]。总体而言,可以通过推动古村落的文旅融合,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文旅融合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需要综合运用规划、文化教育、资金、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文旅融合等手段,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合作与共同奋斗,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体系,确保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取得真正的成果。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应进一步探索更多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方法,为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广西62个村落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EB/OL].(2023-03-22)[2023-12-22].http://zjt.gxzf.gov.cn/xwdt/btdt/t16131644.shtml

[3]张智慧.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J].村委主任,2023(07):114-116.

[4]中新网.广西全区14市共208个村落入选首批传统村落目录[EB/OL].(2015-04-10)[2024-01-10].https://www.chinanews.com.cn/df/2015/04-10/7197879.shtml.

[5]刘彬鑫,毛文静.乡村振兴战略下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反哺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03):125-127.

[6]黄学军.古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人民论坛,2020(08):140-141.

[7]杨清平.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构建与文化传承[J].职业,2013(29):164-165.

基金项目:2021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漓江流域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2021ky1591)阶段性成果;桂林学院2021校级科研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地方戏曲传播创新路径研究——以桂林三戏为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钟 锟(1983—),男,汉族,广西桂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学。

猜你喜欢
古村落保护传承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