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歪歪
如果说放假前的下午是假期最美好的时刻,那年后开工可能就是打工人不得不经历的阵痛。这种时不时就会来一次的“不想上班”情绪,很可能就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领域是在1974年,当时一个叫赫伯特·弗罗伊登贝格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在一篇论文中描述了倦怠这一现象。
后来,另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马斯拉赫和她的同事们对倦怠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著名的马斯拉赫倦怠量表,职业倦怠主要有这三个方面的表现:
1 严重的疲劳感
包括身体不适和情绪耗竭,比如睡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感觉“心好累”,明明有能力做一项工作却没有动力去做,经常出现辞职的想法……
2 去人格化
主动把自己“工具人化”,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重要,對周遭环境产生不了影响;拉远自己跟工作、客户和同事的情感距离,在工作中显得冷漠、愤世嫉俗。
3 低效能
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工作效率降低,无助感加强。
如果你有几天在工作中又累又不开心,看谁都不顺眼(包括自己),效率也变低了——那很有可能就是倦怠了。
在寻找倦怠的原因时我们就要看两个方面:向内看个体的原因,向外看工作的原因。
1
职业倦怠可能跟这些“个人原因”有关:
1. 人格因素
有研究表明,人格因素与倦怠有重要相关性。
比如,情绪稳定性、感受世界的方式是积极还是消极,这些因素会跟倦怠的表现之一“情绪耗竭”有很强的相关性。
2. 认知方式
有研究发现,倦怠跟一些典型的“抑郁认知风格”有关,比如过度依赖外部认可、完美主义、悲观归因等。
3. 应对压力的方式
有研究表明,抗压能力跟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呈负相关。马斯拉赫提到过,习惯用防御、被动的方式应对压力事件的人更容易倦怠,而积极主动应对的人则更少倦怠。
4. 自尊水平
根据马斯拉赫的研究,量表中三个倦怠维度(疲劳感、去人格化、低效能感)都跟较低的自尊有关。
2
职业倦怠可能跟这些“工作原因”有关:
1. 工作量超载
这是跟倦怠最直接相关的因素——工作量超出了自己能够承担的负荷;另一种可能性是,工作类型不适合自己——因为缺乏工作需要的某种技能或特质,即使工作量是合理的,也可能出现耗竭感。
2. 缺乏控制感
指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控制,比如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不能决定自己用哪种方式完成自己的工作。
3. 缺乏认可和奖励
包括经济奖励(工资、奖金)和内在奖励(完成一个项目的成就感、他人赞许等)。
4. 在工作中缺乏社会支持
包括情感支持、工作中的互助行为和从集体中得到的归属感。缺乏社会支持,尤其是在工作中存在与他人长期未解决的冲突,会增加工作中的挫败感。
5. 最后两个:缺乏公平感&价值观冲突
当人们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缺乏公平感,或者一些工作任务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时,更容易出现倦怠感。
除了上面两类原因,职业倦怠还可能跟更大的背景有关,比如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因素。
工作满足不了自己的期望,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倦怠的产生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在解决倦怠这个事情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尽可能选择一个在各方面(价值观、人际关系、自主性、物质精神回报)跟自己匹配度比较高的工作环境,产生倦怠的可能性也就低一些。
但回到现实,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只能从个人层面应对。下面是一些可以预防/应对倦怠的小建议:
1 做点新鲜事
跟管理者沟通,让自己做一些跟自己常规工作不一样的事,给工作注入新鲜感。
2 主动休息
像安排工作任务一样为自己安排休息的时间,了解和觉察自己的精力情况,在“耗能过大”之前主动充电。
3 创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如果可以,主动给自己建立一个同事间的支持互助网络,在群体中感受到归属感会有效预防倦怠。
4 给自己安排一段“输入时间”
比如阅读跟专业相关的书、参加研讨会和培训课程,这能帮你重新找回工作的深层动力。
5 增加对工作的控制感
200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感觉自己对工作有更大的掌控感:比如能自主安排工作顺序和节奏,实践自己的想法时,倦怠感会有明显的缓解。
6 不能掌控工作,你还可以掌控生活
如果这些个人策略仍然不能缓解倦怠,认识到工作只是构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主动调整工作在生活中的比例,为身心健康、朋友亲人等关系、兴趣爱好留出更大空间,也是一种好方法——如果工作没那么让你开心,你完全可以用其他途径建立自己生活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