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统整·坚持

2024-05-10 10:20程佳琦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作业语文设计

程佳琦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工作的每一天都和孩子们演绎着关于作业的故事。随着对“双减”政策和2022年版课标的学习,我突然发觉自己过去在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大都围绕“正确”和“完成”来实施,这既有悖“减负提质”的政策,也和课标中“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有较大偏差。在我深陷作业困境之际,方臻、夏雪梅两位老师编著的《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走进了我的视野。

“老师们几乎每天都会布置作业,但学生喜欢老师布置的作业吗?理想的作业行为除了完成和正确外,更重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的引言,也是最初吸引我的地方。细细品读,整本书基于儿童立场,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作业设计原则与作业设计的误区,深刻分析了表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并就常规作业、分层作业、单元作业以及长周期作业,分别从作业特点、设计原则、设计样式和作业评价等方面准确解读了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诸多因素,以及各类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机制,使我深感作业在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深刻领悟了优化作业管理、设计与评价的方法与要领,真可谓是醍醐灌顶的“指导”。

一、常规作业:在突破中认知与思索

常规作业是指我们经常布置、期待学生以此能收到熟能生巧效果的作业。对于此类作业,我们往往并不是“设计”,而只是“提出”——抄写词语、默写课文、背诵古诗……在做这类作业的过程中,有时候“熟练”并不能“生巧”,反而会“生笨”,因为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在做作业,个性化的表达与创意被压制了。因此,常规作业需要我们去突破。

以常规抄写作业为例,我们可以变“固定抄写”为“自由抄写”。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课后词语表中有20个词语,其中有些词语学生早就已经会了,所以可以让学生挑选5~8个自己认为难写的字来抄写。还可以变“正规抄写”为“随意抄写”,把正规的抄写作业本换成学生自己选择作业纸,并且还可以自己设计图案来作为抄写的空间。

这样自助式的作业布置,站在学生的视角,尊重学生,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自定步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产生积极的作业体验,用最少的作业量收获最大的認知投入。

二、单元作业:在统整中建构与融通

单元作业是打破学科、内容、章节之间的界限,基于对某一知识、能力学习应完成的基础训练与后续发展要求的分析,从课前、课堂、课后三类作业的职能出发综合设计的一类作业。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一课一课地教、一课一课地布置作业,从而忽视了单元内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因此,单元作业需要我们去“统整”。单元作业设计也不是课时作业的叠加,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体观,对单元进行整体把握规划,统筹学生的学习历程,有一定思维梯度的作业。

统编本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单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关联性和综合性,以单元作为作业设计的基本单位,可以使单元作业整体目标更清晰,内容更趋于结构化,推进更具有连续性。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站在单元统整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作业(见表格)。

立足语文要素,准确把握单元知识系统,通过单元作业帮助学生逐渐建构起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单元知识的逐步深化、关联应用。

三、长周期作业:在坚持中探究与表达

语文长周期作业是学生在一段时间(一周或更长)内完成的实践性作业。长周期作业不仅是指学生要花较长时间完成的作业,还是指以项目、问题、设计为载体,以学用结合为核心,通过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互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作业完成时间上的延长,更在于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从个体独立完成到同伴合作互助完成。

作为一种从课堂走向生活的跨越式作业,设计时,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设计语文长周期作业,既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实施长周期作业时,可以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语文素养;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在游戏中建构文学常识。

但长周期作业往往因为内容多、过程长、期间挫折和考验不少,使学生产生畏难和倦怠情绪,因此,长周期作业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去实现“坚持”。

在统编本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就是很好的长周期作业载体。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为例,可以运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驱动学生有效地完成长周期作业。

首先,可以由教师提出长周期作业项目的驱动性问题:“同学们,习近平爷爷一直都强调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现在有很多同学喜欢过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其实我们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也是很有魅力的。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勇当文化小使者,承担起传播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那么,我们的传统节日背后藏着哪些文化内涵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接着,引导学生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分步骤进行深入研究。第一步:自选主题,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确定研究思路和方向。第二步:自立小组,根据学生第一阶段自选的主题,将想要研究同一个节日的学生自动组成一个小组,引导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设计活动口号、进行活动设计、分工等。第三步:自由探究,引导各项目小组运用多种方法积极探索,搜集各自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第四步:自主创造,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表达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理解。第五步:自媒发表,为学生提供一场成果发布会,引导学生在发布会上多形式进行现场成果展示,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渠道进行成果发布,实现成果的共享与共学。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长周期作业中与同伴一起走过一段深度学习之旅。

正如夏雪梅博士所写,看似寻常的生活现象处处体现着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科学合理地布置长周期作业,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内化课堂知识,并自行探究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

诗人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中这样写道:“我们叫作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阅读着,思考着,实践着,当初困扰我的作业谜团逐渐解开了,原来学生积极的作业投入远比作业的完成率与正确率重要。当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作业时,我发现他们爱上了语文,爱上了作业。如今我不再刻意追求作业的完成率与正确率,然而,学生作业的质量反而提升了不少,我想这就是《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带给我的成长。关于“双减”,关于作业改革,我们已经出发,期望通过切实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经历属于自己的思维旅程,获得作业质量提升带来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龙澜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作业语文设计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来写作业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