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芊 高慧子
【摘要】为探究我国性别文化研究历史演进及发展趋势,运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对1995-2020年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相关文献777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研究主题集中在性别文化、社会性别研究、性别平等研究、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四大知识领域;(2)研究随时间发展与关键事件而形成起步、迅速发展、深入发展、全面发展4个阶段。
【关键词】性别文化;知识演进;可视化;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8-008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8.026
【基金项目】我国妇女研究的知识图谱演进及动力机制—基于CNKI(1995-2020)数据可视化分析;湖南省妇女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ZDB02)。
一、引言
文化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们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性别文化作为与人类发展的文化范畴之一,它的优秀与先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当代中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规范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性别平等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性别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发展先进的性别文化,建构和谐的性别关系,既是妇女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1995年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成为我国促进男女平等、和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成为我国性别文化研究发展的重要开启。25年来,随着社会转型以及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精神不断催生积极变化,性别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不同的时代要求。因此,建立在对性别文化研究的大样本量化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我国近25年性别文化研究进行脉络梳理,探究其传播变迁特征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这对于丰富我国性别文化理论,促进我国性别文化健康发展,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计划利用科学文献计量的技术手段,通过使用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库来对1995至2020年的关于性别文化的科研文献的关键词和主题等方面进行可视化的解析,以全面地展示这25年间的研究资料的基础状况及研究路径,以此展现出中国的性别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并为国内从事性别文化研究的人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我国性别文化与性别观念的相关文献,主要选择SCI、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我们使用主题关键词搜索的方法查找相关文献,并设定主题词“性别文化”“性别观念”“女性文化”“男性文化”和“跨性别文化”,时间范围从1995到2020年,总计搜集到的文献达807份。经过人工筛选去除了一些无关联的文章后,最终得到了777篇有效文献,基于这些文献来进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使用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中国性别文化的研究进行文本的数据挖掘分析。我们设定的时间范围为1995到2020年,共25年,并以1年作为一个时间切片来观察变化情况。主要信息源包括摘要、关键词、作者以及标题等。接下来,利用该方法筛选出每1个时间切片中频次最高的20条数据点作为网络节点的依据。然后,按照需要分析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可视化调整,最终生成关于中国性别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性别文化研究主题脉络
本文运用CiteSpace工具对777篇文章的关键词通过数据挖掘进行聚类分析,借助LLR算法确定了14种研究集群及其对应的关键词。频次出现前十的关键词为:性别文化、性别观念、女性文化、社会性别、性别、性别平等、女性、女性形象、先进性别文化、女性主义。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本文将14个研究集群和相关的关键词进行了整合,总结出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的4个知识域,展示出我国性别文化研究主题脉络。
第一个大规模显著呈现的知识域是“性别文化”议题, 此议题包含了性别文化(111篇)、性别观念(85篇)、女性主义(14篇)、男女平等(9篇)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其中,禺心(1996)提出女子高等教育体现性别文化教育和性别优势的发掘,发挥女性优势,打破对女性传统性别角色的桎梏。陆正兰(2014)通过对中国歌词中“概念对喻”标出性反转,指出当代中国性别文化转向。李晓东(2013)从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与男女平等的联系出发,对推动男女平等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当前推进男女平等面临的挑战,寻找实现男女平等的有效途径。周蓬华(2008)从电影的视角表达出女性文化在中国艰难的困境。吕红平(2010)阐述了中国性别文化的含义及特点;总结了性别文化变迁的三个阶段,并分析了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意义。孙明哲(2020)分析了“gender”革命与性别建构论的两种形态。吴帆(2014)运用数据调查的方式分析了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对家庭地位的影响,提倡构建以女性需求为本的多元化的性别文化。
第二个大规模显著出现的知识域是“社会性别研究”问题, 它涵盖了社会性别(57篇)、性别研究(9篇)、女性(27篇)、性别差异(9篇)、传统性别文化(8篇)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董皓、于强(2003)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三个不同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重点分析目前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外流现象,并提出,可从“社会性别与发展”的现代女性主义视角进行分析问题,把確保少数民族妇女的安全作为一项目标来进行考量,同时需要根据不同少数民族社区独特的社会性别观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指导和制度规划。金少萍(1999)对日本女性学研究进行了状况分析。史静寰(2002)研究了教材与教学这一重要媒介影响着学生的性别观念。张文红(2009)探讨西方文化视野中社会性别差异在会话风格中的具体体现,指出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会话风格的性别差异。丁月牙(2005)基于水族个案,探讨传统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女性教育问题。传统性别文化的性别角色定义影响了家庭对女性教育价值的判断以及女性对自身教育价值的认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教育不平等问题在女性群体间的代际流动,影响了现代水族女性教育机会的获得。
第三个大规模显著出现的知识域是“性别平等研究”问题,它涵盖了性别平等(28篇)、两性和谐(15篇)、先进性别文化(15篇)、性别教育(4篇)、人力资本(4篇)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杨菊华(2006)从家务分工看私人空间的性别界限,她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性别平等,但家内劳动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男性和女性各自的性别角色观念、时间可及性、结构性资源和家庭环境。李立娥(2008)研究传统农村依然存在重男轻女、两性间隔膜和性别刻板印象等落后性别文化。而现实中农村女性作用凸显,同时先进性别文化的滋生有利于男女平等。王金玲(2003)指出现有的性别文化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扬弃现有的性别文化,建立一种与社会良性运行相适应的、能推动和引领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有利于性别公平和和谐发展的先进性别文化。唐娅辉(2013)从微观、宏观以及构建载体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有效性分析框架。刘秀丽(2013)指出性别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根据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特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推动在社会中的性别或性别角色发展到更理想的状态。胡晓红(2013)基于数据调查指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性别文化对女性人才成长的影响。
第四个大规模显著出现的知识域是“女性文化研究”问题,它主要涵盖了女性文化(65篇)、女性形象(18篇)、中国女性文化(9篇)、女性文学(4篇)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 。李继凯(1995)认为女性文化或显或隐地贯穿于人类历史并处于不断的建构中,为文艺性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也为整个人类文化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李春燕(1998)解读了《红楼梦》不同的中国女性文化性格,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各种文化性格类型因人而异,不应该因性别而分类。白艳、李莉(2002)结合电视连续剧《忠诚》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从社会群体形象、社会职业地位、性别价值三个方面管窥大众传媒制造者的性别观念问题。徐莹莹(2010)探讨了女性文化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娜拉出走”的争论探讨了中国女性文化的发展。李新宇(2017)从旧有权力关系与女性文化生态、消费时代与女性文化生态、新型文化现象与女性角色三方面,分析当代国产电影中的女性文化生态。
(二)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知识演进
本研究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近25年中我国性别文化主题研究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节点的类型设置为“keyword”,top N=20,并且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最终生成的我国性别文化热点变化的知识图谱以Timezone view展示成时间视图,这种可视化的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时间段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熱点的变化及其未来的研究趋势。图1是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知识演进的时区视图,它是由时间段与其出现的研究热点以及众多连接这些关键点的线条构成,通过图1时区视图可以清晰地反映近25年来我国性别文化研究发展历程以及各研究关键词之间相互的联系。
根据图1的可视化呈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的主题随着时间以及关键事件变化而不断演进。据此,其研究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995-2000年为第一阶段(起步);2001-2010年为第二阶段(快速发展);2011-2015年为第三阶段(深入发展);2015-2020年为第四阶段(全面发展)。其中第一阶段主要研究的关键词为“性别文化”“性别观念”“女性文化”“女性主义”“中国女性文化”“女性形象”等。我国性别研究源于妇女研究,这一时期主要受我国1995年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的影响,社会层面的女性研究开始增多,国内学者围绕女性与社会相关议题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中国女性文学以及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是主要研究热点。第二阶段研究主要主题为“社会性别”“传统性别文化”“先进性别文化”“性别平等”“性别差异”等。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性别的再理解,传统的性别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进入新世纪,在我国第九次妇女代表会上,提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学者们开始关注两性差异,追求性别平等。这正是我国这个时期性别文化主题变化的主要因素。到第三阶段的研究主题发展为“性别教育”“农村女性”“文化建构”“人口流动”“两性和谐”等。这一时期学者们对性别文化的研究从第二阶段开始继续发展,对于中国先进性别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方向的探讨,两性和谐关系的走向继续研究。同时注重到性别教育热点问题以及农村性别研究问题,且注重女性人才创新的培养。第四阶段可以说是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此阶段的研究主题比较广泛,呈现出一种“万紫千红春满园、众人竞相论道”的大致景象。主要集中有“性别不平等”“两性观念”“职业发展”“劳动性别分工”等主题。在继承前面三个阶段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学者对于中国性别文化不单单从女性文学分析性别文化,而是从文学、戏曲、音乐、影视等各方面研究性别文化。同时对于劳动性别分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指出,对性别文化构成因素分析以及更为关心性别文化对现代女性的职业发展的影响。
四、研究结论
通过采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分析法,基于对1995-2020年我国性别文化研究在中国知网SCI、CSSCI、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77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对我国性别研究的内外部特征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其中内部特征包括年发文量、高产作者、期刊来源和机构分布;外部特征包括研究主题脉络和研究知识演进。 研究结果发现:
(1)我国的性别文化研究发表的文章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并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性别文化进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从我国的性别文化研究作者看,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高校及研究院和党校,他们的调研研究成果丰富,但各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理论与实践不能更好地融入。
(3)从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的期刊来源看,虽然来源各有特点,但主要集中在妇女研究论丛与学报,其他类期刊收录研究较少,这使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缺少对男性以及其他视角分析和传播路径,读者类型也受到制约。
(4)从我国的性别文化研究机构看,主要是以北大社会学系为主,并且还未建立起合作关系网络,这导致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学习受到限制,无法引发不同学术背景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从而推动我国性别文化研究的新趋势。
(5)我国性别文化研究主题主要涵盖了“性别文化”“社会性别研究”“性别平等研究”“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包含但并不局限于性别文化、性别平等、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社会性别、性别研究、女性、性别差异、传统性别文化、性别平等、两性和谐、先进性别文化、性别教育、人力资本、女性文化、女性形象、中国女性文化、女性文学等。研究主题已体现出相对集中,并不断细化的特点。
(6)从我国性别文化研究主题的演进历程看,逐渐发展形成四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1995-2000年)为起步阶段,主要研究女性主义等;第二阶段(2001-201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注重到性别差异,注重对先进性别文化的研究等;第三阶段(2011-2015年)为深入发展阶段,继续发展研究性别平等,同时注意到农村性别教育和性别发展问题等;第四阶段(2015-2020年)为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研究主题分散,但在继承研究前面三个阶段的基础之上,主要注重性别文化的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等。
对1995-2020年性别文化研究文本进行总体性梳理,旨在探究我国性别文化研究历史演进规律及特征,有助于研究者了解该研究领域演进脉络、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当然本研究还有一定局限性,选取的时段和文本有限,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朱丽亚·T 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communication, gender & culture[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吕红平.中国性别文化的变迁及其现實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05).
[3]贺江平.社会性别文化的变迁和发展[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4]王瑞芹.性别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04).
[5]陈丽霞,汪丽红.基于知识图谱下我国女性体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2).
[6]刘爱玉,佟新.性别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14(02).
[7]杨菊华.近20年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延续与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17(11).
[8]乔以钢.坚持男女平等核心价值观推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J].妇女研究论丛,2013(06).
作者简介:
李芊,湖南工商大学,教授,博士,湖南省妇女研究会会员。
高慧子,硕士,福建省泉州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