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奖驱动我国区域创新的作用与价值研究

2024-05-10 11:39周坤杨杰
中国艺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设计奖驱动工业

周坤 杨杰

摘要:工业设计奖作为一种设计推广活动,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模式。本文以政府主导、 面向区域创新的工业设计奖项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深入分析工业设计奖 在驱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与价值。并以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为例,阐述工业设计奖 驱动区域创新的路径,旨在为工业设计奖的组织方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工业设计奖区域创新驱动机制省长杯

工业设计奖作为一种设计推广活动,以推 动工业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这一目的的 确立可以追溯到 1944 年成立的英国工业设计 委员会,其成立的目的是“以所有可行的方法 促进英国工业设计”的发展。随后,iF 设计奖、 红点设计奖、G-Mark(优良设计奖)和 IDEA (国际设计卓越奖)等面向工业设计领域的设 计奖依次设立,成为全球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一、工业设计奖及其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结束 后,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看到了设计 在优化和提升市场和产业结构上的潜力,于是 开始制订国家设计推广计划,工业设计奖作为其中一种推广手段被广泛应用。比如,为了刺 激“二战”后萎靡的经济,德国设立了红点奖和 iF 设计奖等奖项,以激发国内设计师的创新热 情,促使其设计当时人们需要的产品。日本为 消除纺织品设计的模仿问题,鼓励和推广原创 设计,于 1957 年设立了 G-Mark 奖。为促进产 品销售以及工业设计与商业的结合,美国工业 设计师协会于 1980 年设立了国际设计卓越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述工业设计奖已完成了 助力本国产业发展的目标,转而发展成国际化 的设计奖项,并通过其商业化运作模式致力于推动全球设计的发展。

中国本土工业设计奖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 末。此时正值我国制造业“拿来主义”盛行,企 业设计意识淡薄,亟须通过工业设计奖来传播工 业设计的价值。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工业 设计奖便蓬勃发展。截至 2022 年 3 月,全国有工 业设计类奖项、赛事约 200 个,[1]大多由政府部 门举办、区域内的机构或院校承办,其目的主要 是驱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例 如,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山东省“省 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都是由省人民政府主办、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职能部门承办,其目的是通 过有效汇集设计创新资源,打造工业设计高地。

国内的工业设计奖在设计发展和区域发展 的双重合力下,成为一种具有国情特色的由政 府主导的驱动区域创新的活动,以响应省市政 府政策、面向区域创新、发挥引领作用、提升设 计能力等为主要办赛目的。但这类政府主导型 的工业设计奖与区域创新间的互动机制仍处于 黑箱中,需要进一步凸显。

二、工业设计奖驱动区域创新的机制和路径

(一)区域创新的驱动机制

根据已有文献,可以将区域创新的驱动机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内创新主 体间的互动。创新主体是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参 与创新的组织,包括企业、教育机构、研究机构、 政府机构及金融创新机构等,这些主体也是工业 设计奖评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区域创 新的过程中持续交互和反馈,形成了区域创新的 主要特征。第二,区域中的知识流动。众多学者 强调了区域主体间以知识为基础的协调和相互 作用,即通过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以 实现创新的目的。第三,特定的区域创新环境。 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当地的产业特征、创新文化 等,这些因素成为区域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 键。区域环境深刻影响着各创新主体的行为和 观念,并形成不同层面的支持和制约。

工业设计奖通过与区域内的主体、环境进 行广泛互动,成为独特的区域创新驱动机制。 在区域政策的指导下,工业设计奖依托自身的 平台和活动,形成了设计激励、筛选评价、知识 中转和交流互动等机制,通过增加区域主体互 动、促进区域知识流动和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等 方式驱动区域创新,实现工业设计对区域发展 的撬动作用。

(二)工业设计奖驱动区域创新的路径

在国内,工业设计奖往往在适应当地产业 状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因而能够反映当地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并通过相关平台、活动 对区域创新给予支持。

1. 链接创新主体,形成互动网络

工业设计奖“集聚创新设计领域极具影响 力的组织资源、专家资源、产业资源、金融资 源”[2],其搭建的平台亦集聚了企业、院校、设 计和研究机构、区域政府、设计促进组织、中介 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形成了新的互动网络, 增加了创新主体间的交流互动,为创新主体之 间创造了潜在的合作机会。

在工业设计奖所搭建的平台中,区域政府 负责提供政策制度和资源,同时通过设计奖了解产业和设计的发展状况、创新痛点与需求。 企业通过参与评选并赢得设计奖项而提高声 誉,并证明其在设计质量和设计能力方面的优 势,最终得以开拓市场 ;企业设计部门通过获 得设计奖证明自身的设计能力,从而获得公司 高层的信任,并促使设计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 ; 企业内部设计师也可以通过获奖证明自己的设 计能力,在个人职业发展中获得竞争力。设计 和研究机构可以通过获奖来证明他们的专业能 力并赢得声誉,其中的设计师可以获得更好的 职业发展。院校师生通过获奖证明院校的设计 教育能力和师生的设计水平,对学生日后的职 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工业设计协会、产 权交易中心等设计促进组织以及孵化公司等中 介服务机构为设计奖活动的举办提供必要的资 源,并从中获得合作机会和商业机会。

工业设计奖通过提供设计作品孵化、知识 产权转让等服务活动,将设计作品进行深化和 转让,在区域内形成知识的转移和传播,促进 新产品的产生,最终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院 校可以发掘更多的设计人才并输入企业、设计 和研究机构中,企业、院校、设计和研究机构之 间可以形成长久的项目合作,也可以形成新的 产学研創新网络。

2. 促进知识流动,实现螺旋增长

知识流动是区域中基本的创新活动之一。 工业设计奖中的参赛方案以图示的方式物化了 设计师及企业对区域中的新问题、新现象、新场 景等的思考。于是,工业设计奖成为设计知识的 载体。在为优秀设计知识的所有者授予奖项的 过程中,这些设计知识便通过颁奖典礼、年鉴等 传播渠道在区域内流动,转化为区域内可共享的 公共知识,有效促进了区域内的知识流动。

根据 SECI [ 由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 (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 (internalization)的首字母组成 ] 模型,工业设计 奖促进了设计知识在区域内的流动和转化。其 中,社会化是通过工业设计奖的平台系统获得他 人和组织的隐性知识,提升创新主体的知识存 量。外部化是将设计师的想法转化成设计作品 或企业生产的新产品,从而物化了设计知识。这 些设计知识通过设计奖的筛选,实现从个人知识 或组织知识向公共知识的转变。组合化是通过 推广传播,使得设计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分享和 流动。内在化是其他主体通过理解、学习和评价 获奖方案中的设计知识,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隐性 知识。比如,当获奖设计作品中的设计知识流向 设计从业者时,可给予其一定的启发和参考,提 升其设计能力和丰富其设计知识。

此外,把优秀设计案例中的设计知识应用 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就能够产生新知识,实现 区域内知识的螺旋式增长。

3. 提升设计意识,营造创新环境

工业设计奖的举办能够增强公共部门的设 计意识,引导公众关注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营造全社会都重视和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通 过举办展览、发布年鉴等方式宣传获奖设计作 品,能够不断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同时提升 其关注优秀设计的意识。

工业设计奖能够引导区域内的创新主体关 注新模式、新场景和新设计,从而产生先进的 设计理念、优良的制造技术等 ;能够通过授予 创新主体称号、奖杯和奖状等方式,吸引其他 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创新,从而扩大创新阵营 ; 能够通过优秀设计作品公布的方式发出阻止模 仿的信号,保护创新成果,维持良好的创新环 境。在当前国际化和多样化价值观交汇混杂的 状况下,工业设计奖通过以上活动输出正确的 设计价值观和审美观念,能够引导设计创新和 区域创新朝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组织面向区域创新的工业设计奖的策略

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奖在区域创新上的驱动作用,主要有两种策略 :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政 府引领策略,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奖项组织策略。

以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以下简 称“省长杯”)为例,自上而下的策略强调政府 的职能作用,即政府为工业设计奖的开展提供 资源和政策倾斜,主要有以下方式 :第一,通 过各级政府发动区域内的创新主体。“省长杯” 在省政府的支持下联动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 厅等十余个部门,以设计产业链为核心,实行 跨部门、跨环节、跨地域的资源协作与信息共 享 ;十五个地市的工业和信息化局、协会建立 联系,设立分赛区,形成多部门协同组织发展 的模式,从而立体地、有层次地链接区域创新 主体。第二,政府构建适于创新发展的政策,扶 持和资助优秀设计企业和设计人才。从第五届 开始,“省长杯”对获奖人员授予“五一劳动奖 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以求在更大范围内表彰获奖设计师。

自下而上的策略强调通过工业设计奖本身 的赛制和措施支持创新,主要有以下方式 :第 一,强化知识流动与转化。“省长杯”通过举办 大赛颁奖典礼、设计周以及官网展示等方式让 社会共享创新成果。为了促进设计作品的产业 化,“省长杯”举办了“设计—产业”对接会,邀 请知识产权专家对相关产业的专利挖掘和产权 保护进行讲解和培训 ;开通企业命题征集渠道, 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托推动概念作品征集, 同时促进成果产业化、商业化 ;导入创投基金、 孵化基金、众筹等资源,对获奖作品进行孵化, 推动创新成果和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落地。第二, 改革赛制,引领产业发展。工业设计奖作为一 种筛选系统反映了产业的变化,其筛选标准与 产业的需求和评价标准是相互影响且动态变化 的。为了提升广东省家具、服装等传统产业和 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的设计水平,“省长杯”设 立了“家具专项赛”“服装专项赛”“装备制造专 项赛”等,促使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建立设计 意识 ;设立“产业设计组”,鼓励创造设计与产 业融合的新模式。因此,工业设计奖在充分发 挥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在筛选标准、赛制、奖项 类别等方面加以改革,就能够有针对性、有重 点地引导设计和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立足于促进本土产业发展的工业设计奖 项,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政府 主导、面向区域创新的特质。但是,由于各个 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进度不一、特色不同,在使 用工业设计奖作为创新驱动的手段时,还应当 结合自身产业状况和政策制度有针对性地设 立赛制。虽然目前中国工业设计奖项的水平也 参差不齐,但各界对工业设计奖的重视,确实 反映出我国已经具备从不同的角度关注设计、 支持设计的意识。此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 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为有相同发展需求的区域 提供经验。

本文為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 基于设计奖建构‘设计广东价值观体系研究”(项 目编号:GD23YYS09)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 硬核数据 !2022 年我国工业 设计行业发展现状统计研究 [EB/OL].(2022-05-19) [2024-01-03].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 M5OTUyNjc2MA==&mid=2652885460&idx=1&sn= c425ffffb55794893fae13946b75e054&chksm=bcd159d38 ba6d0c588053879b6e620e593ad02f0fd6aacde5ebd290b9 5c475dd345fd171ff2e&scene=27.

[2] 林迎星 . 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J]. 科技管 理研究 ,2002(5):1-4.

猜你喜欢
设计奖驱动工业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
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红点最佳设计奖
工业人
2015pentawards 包装设计奖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