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航海卓越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24-05-10 15:49:09左财宝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海员航海卓越

左财宝,权 东,张 玲

1.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9;2. 江苏海事局船员考试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

产教融合是行业企业和高校为各自发展需求而建立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的合作活动、关系和机制,其实质在于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与教育的一体化[1-2]。继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后,2022 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指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继而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加快破解了职业教育发展中产教融合“一头热、一头冷”“校企两张皮”的发展困局。产教融合作为高职院校航海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可以帮助航海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卓越计划是一项旨在推动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3],贯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重大改革项目的要求。该计划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卓越海员计划”是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4],其要求卓越航海人才具备创新性、工程性和国际化的特点。航海业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发展至关重要,但随着全球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该行业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航海类专业被引入“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适应企业人才需求、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素养过硬、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工匠型”航海人才。

1 航海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1 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需要

航海职业教育是培养航海人才的重要任务,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和先导性作用[5],航运是国际贸易的桥梁,世界上85%的国际货运由海运承担。海员是航运强国的基石与资源,高质量航海人才队伍建设是航运强国的战略支撑与强大保障,由此对航海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全面构建航海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日渐迫切,只有构建完善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船员队伍的总体素质和专业综合技能,才能为全面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1.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海员是保障船舶安全运行和企业正常营运的重要人力资源。然而,目前我国航运人才市场存在中低端供过于求、高端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人才供应渠道,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发挥海员人才对航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6]。同时,要建立符合国情和国际标准的政策体系。

1.3 提高院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航海职业院校必须时刻关注海员市场变化,重视企业的实际需求,以“毕业即上岗”为培养目标。运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紧跟航运企业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就业后可以尽快地满足企业实际要求、为企业产出经济价值。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培育了“货真价实”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这也是航海职业院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生命力的现实需要。

2 航海卓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航海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脱节

航海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由航运大国转变为航运强国起到关键作用。航海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目前,我国航海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说教为主,实践训练时间较少。毕业生虽然理论基础较好,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较长时间内不能适应船舶岗位需求。航海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航海产业的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此外,航海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人才短缺的制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此外,航海类院校过于强调证书通过率,唯证书论,因此,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技能。

2.2 航海卓越人才教学师资队伍薄弱

航海专业学生如今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这对航海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然而,航海类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存在许多问题,如结构不合理、管理级船员比例偏低、年龄偏高等。持有船长、轮机长适任证书的比例较低,即使部分教师持有管理级船员证书,但长期没有到过船舶上实际任职,对船舶管理的脱节直接影响了航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因此,只有通过机制创新、政策奖励与扶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到航运企业的实船上实践,建立完善的人才竞争奖惩机制,才能提高航海职业院校的竞争力,也是航海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2.3 航海卓越人才教学实践环节不足

为了培养航海卓越人才,需要根据船舶实际工作,创设满足需求的课程,并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占有比重[7]。然而,目前实践课程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机会,难以真正掌握航海技能。此外,传统的航海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学生实践机会少等问题,主要是因为国内缺乏大量的实践资源,如船舶、航海设备、海洋环境等。同时,航海行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学校和企业在提供实践机会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机会的提供。

2.4 航海类学生培养质量不高

目前,中国是全球拥有海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在国际海员劳务外派市场中,中国的占有份额却不及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的三分之一[8]。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海员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不高,特别是在语言交流、跨文化工作环境适应以及团队资源协作管理等方面,与其他海员外派大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航海类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航运事业的要求,需进一步提高。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知识面较窄,特定时期内,大部分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理念导致海员职业素养的欠缺。2020 年初到2022 年底,全球海员收入大幅提高,但我国部分船员因企业没有及时提高待遇而怠工罢航,这充分体现了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提高船员职业素养的迫切性。随着国际公约的广泛实施和缔约国队伍的扩大,船员生命、企业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也是我国船员的短板。我国航海类毕业生的涉外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英语口语水平差等方面。

3 航海卓越人才培养对策

3.1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远洋船员既充满挑战与神秘,同时也对执业技能要求的门槛较高。学校在构建航海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时,需要建立多方保障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的卓越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环境,从而更好地培养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为此,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 联合中远海运、江苏远洋等航运企业,创新构建“船校一体、课证融通”的卓越海员培养模式,共同谋划海员培养方案,确保远洋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与保障,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确立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必备要素,一是要有共同目标,培养大国工匠、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行业、产业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应该成为共同体每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要有统一标准,共同体成员要共同推动实现企业生产标准、员工职业标准、院校教学标准、职业资格证标准的一致性;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争取外源性激励补偿,建设校企深层互惠能力;四是政行企校多主体协同发力,建成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应是一个具有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性的政行企校高度融合、协同发力的组织;同时,航海类企业提供航海优秀人才培养的实践机会和行业资源,帮助学生对航海行业的发展和需求有更多了解。

3.2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学校竞争力提升的保障。学校应该从政策扶持到职称评定条件以及年终考核等多方面鼓励教师到船上航行实践,参与企业管理,让一线教学的教师与时俱进,及时跟踪掌握船舶设备的前沿技术、船舶科技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方法;同时确保“双师”教师的证书有效必备海上资历。学校深化从企业外聘有专长和航海管理经验的人才加入教学团队,做到“校企互通、专兼结合、教研相长”;充分提供“双高”建设专业群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平台,建立一支“职业素养强、教学能力优”的师资队伍;强化航海类专业核心课程“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的必要性。航海教育要提升,不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数量问题,更要从质量问题着力。一方面航海教育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在实践能力、行业背景等方面提高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航海教育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产业背景的师资力量,更好地对学员进行授课辅导。

3.3 加强现代化模拟教学手段和实习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化模拟教学代替海上实船技能训练,加强对海上特殊环境的模拟教学,形成感性认知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技能教学的有效途径。加强现代化模拟教学手段和实习基地的大量投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集“产、教、研”为一体的船舶教学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加大投入,使教学设备、实习基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提高。为此,我校建成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智能化机舱,买进并改造长江停泊实习船“育新轮”,各协作企业共同提供了远洋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船队,构建了集校、政、企合作共建、体系完备、设施一流、开放共享的“四条船”联动公共实训平台,大大地提高了学员对海上真实作业环境的感性认识,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帮助航海专业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3.4 构建校企分段式航海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在开展航海卓越人才培养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分段航海人才培养体系,实施“1(校船) +0.5(企船) +1(校船) +0.5(企船)”四阶段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海员成长路径,针对海员职业岗位的排他性、复杂性、国际性、国防性特点和伴随在船资历变化而变化的海员岗位,协同团队结合海员适任证书、特培证书要求,分解传统海员培训大纲,重构课程体系,开展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制订船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习标准、船上实习内容培训包、跟岗指导人力资源库等。针对海员职业岗位的独立、复杂等特点,制定学生素质提升跟踪管理、教学质量持续有效监控等制度,以海员职业素养完全养成要求为特色,保障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权益,实现卓越海员管理规范化,为协同育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9]。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注重航海特色教育,又要考虑能从事航海管理和航运服务的教育,还要有学术研究型的教育,面向行业的未来,应该在这些教育中找到适合的方向。这意味着,要完善行业和政府管理机构的监督机制,使学校的培训方案和课程体系能够保持更新,从而更好地服务整个海运业,这不仅需要提高航企的协同育人意识,还要健全行业和政府管理机构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总之,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航海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培养高质量的航海人才提供了机遇。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立足新阶段、实施新战略,扎实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背景,分析当前航海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为达到改进和完善航海人才培养机制的最终目的提供参考,为培养出优秀的航海人才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海员航海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14
盼望
大航海争霸
盼 望
古代航海有多牛
大作为 走向卓越
航海博物馆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26
卓越之梦
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28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