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金哲,刘传雷,2*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不但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如今依然是,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为此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建设农业强国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其主要的内涵看,也是一部中国农业发展史。在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中,中国农业发展历经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直至数字农业的转变进程。在各个历史阶段,党都紧密结合历史国情,实事求是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贴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既有一定的历史教训,也凝练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个发展过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发展历程。对中国近百年来农业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回溯,有利于明确新时代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任务,深刻认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深刻理解中国式农业现代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对指导新时代推进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于“三农”工作的认识逐渐深化,历经从认识到重视的演变进程。从党旗图案的演化过程即可印证这一观点,党旗的变化由最初的洋镐锤子、“犁头旗”,变化为镰刀斧头,最后敲定为镰刀锤头,这一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党从工人运动到农民运动,从城市走向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持续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这一时期,农民登上了历史舞台,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相继提出了“耕地农有”“减租减息、交租交息”“耕者有其田”等重大政治思想,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基础。尽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尚未提出,但在实现国家独立自主和现代化发展的大局中,党不断摸索、制定和实施诸如发动农民运动、解决土地问题、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有利于农业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举措,全面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提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社会公有”的目标要求,这是党对于“耕地农有”的农村土地改革政策最初显现。192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详细指出“耕地农有”的土地政策是破解农民贫穷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1937年,在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纲领明确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应以“减租减息”政策为指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农业近代化”一词,这是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的早期追溯。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原则。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土地革命以点带面逐步延伸,在全国掀起农业发展的浪潮,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高涨,对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和一穷二白的发展阶段,急需通过废除旧有制度,确立正确发展方向,建立起一个新的社会秩序,走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发展道路。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时间里,党的中心任务逐渐由革命转向建设,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总目标,制定并实施了诸多如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农业合作化改造、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工农整合发展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带领广大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法律保障,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截至1952年1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改革。在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要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则成为完成总目标的重要任务,同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四个现代化”,其中包含“现代化的农业”。在1956年12月我国全面实现农业合作化,党的八大讨论通过的新版《党章》其内容囊括“四个现代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农业。”
1953年—1958年期间,我国相继出台《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为整合工农业发展、强化农民管理和构建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1964年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现代化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特征。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党首次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并明确了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我国“三农”工作的开展涉猎经济、社会、政治、生态等各个领域,重点聚焦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谋复兴、以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四十四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并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改革以及统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等众多惠农举措,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持续向纵深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一科学的决策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979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政策文件对于指导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件中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需求,即需要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农业机械化、需要农业合理布局。1978年—1984年期间,我国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1980年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中充分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实践成效。同年邓小平同志也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工作方式予以高度认可,并积极鼓励农村尝试多种责任制模式的探索实践。1982年我党将农民自发实践的多种形式责任制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拓展至现代化经营管理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将改革发展目标定位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党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入,从工业技术应用、经济管理体系延伸至产业体系建设方面。1993年—1998年期间,我党多次就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改革以及完善作出重要指示。
进入21世纪,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逐渐深入,致使城乡矛盾、干群矛盾以及工农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农民增产增收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方略。2002年—2012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入,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应用中已由工业技术应用转向现代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农村金融以及经营方式等全方位拓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坚持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方向。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的突出位置,制定并实施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等诸多惠农政策。这一时期,我们党深入研究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致力于推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第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2021年间,我们党从提出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到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直至2020年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017年-2023年间,我们党持续推动乡村全方位振兴发展建设,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建设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在重要会议、政策、文件中提及乡村振兴建设,并明确提出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以及组织振兴。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我国农业机械化覆盖率高达74%,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6.5%,均有大幅提升。
第三,建设农业强国,持续推动农业供给、科技、经营、产业现代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目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设农业强国做出具体部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2]接下来我们党要重点从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技术支撑以及强化制度改革创新三方面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始终坚持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充分利用脱贫攻坚、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等政策路线系统解决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由获得地权开始,经过制度探索、改革创新直至科学完善这样一个逻辑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进入新时代,推进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需要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新的历史任务在有些基本方面是过去历史任务的延续,但在内涵、条件、标准及质量要求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必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强调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对于我们党深刻认识把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提升世界复杂形势下的粮食风险抵御能力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1.全面促进粮食生产增产,确保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强化耕地保护相关的举措,确保各省份耕地面积不缩减,不变更,通过现代技术创新应用加速推动基本农田的改造升级,最终转化为高标准农田。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丰富粮食多样性,持续推动优势农产品增产增收,尝试多元化农产品种植。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截至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十九年丰收,成绩固然可喜,但新时期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更加严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更大冲击,致使全球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科技创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
2.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建设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现代设施农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产出、高效率的鲜明特征,代表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在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要从技术革新、科技创新、产业结构、数据要素以及服务配套等方面着手,重点加强总体谋划布局,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完善基础设施装备建设,提升设施科技自主研发水平。要持续强化粮食烘干、农产品存储、冷链物流运输以及农产品精加工,善于探索利用沙漠、湿地、戈壁等极端环境地区发展设施农业,扩大食物供给来源。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一体系能够起到稳定和扩大食物供给,丰富食物多样性,提升粮食安全抵御风险能力的作用,满足人们对食物多样性的物质需求。要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升青贮和秸秆的饲料转化率。同时,要丰富食物资源供给,在保障谷物等主产粮产量充足的前提下,注重扩大投喂猪、牛、羊等动物饲料的生产规模,注重增加肉类、奶制品、蔬菜、菌类以及水果等食物的生产供应。
党的二十大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支撑,更需要在农业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破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困境。新时代我国农业机械化、数字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正在逐渐由探索阶段走向应用推广阶段,在这些农业发展领域,关键核心就是科技创新,只有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持续强化农业装备支撑,才能最终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1.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要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现阶段我国诸多先进农业设备其核心技术来自国外引进,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凝聚人才、科技、资金与政策合力,开展农业先进技术的创新研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尤其是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型机械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的创新研发,针对精准农业领域中的精准播种、施肥、打捆、收割等先进技术的创新研发,针对水果、蔬菜、坚果等多种食物采摘和喷药的技术创新,针对智慧农业中的数字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创新研发。着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建农业产业技术平台,打造农业先进技术产业集群。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全力推广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特别是对于大型智能农机装备的使用。
2.依托数字技术发展,实现农业发展向数字化转型。要在农业生产、加工、运输、营销、售后处理等方面依托数字技术推动农业数据要素变革,加强对农业土地、气象、环境以及种子肥料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和信息化管理,将数据要素呈现在农业智能终端、手机、电脑等设备中,让这些设备成为新型的“农业装备”,实现农业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分配,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是利用数字技术转变农业生产关系,重点结合农村第三次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形成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变革,推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3]产业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强国的根本保障。在新时代要清晰认识到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人才汇聚、文化繁荣、生态和谐的基础性支撑,需要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持续推动农业产业体系升级转型,并充分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式发展。
1.推动农业产业体系升级转型。要立足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开发农业产业各项功能,挖掘农产品多元价值,壮大农产品产业规模。要依托其自身价值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为农产品销售拓宽渠道,完善、补齐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扩增衍生产业链条,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优势农业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完成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条现代化发展,建设抵御风险能力强、科学技术水平高、产业链条完备的农业产业体系。要筑牢农业基础建设,发挥我国各个行业的优势,提高各行业反哺农业的规模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发展。
2.充分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要立足现有农业产业基础的前提下,吸纳引进第二、三产业,加强农产品细加工、精加工、深加工技术应用,从农业单项生产转向多项生产。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工业”“农业+旅游”“农业+运输”“农业+金融”等多领域、多行业与农业融会贯通的发展模式,加快贯通产加销,融通农文旅,提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竞争能力。要提升农业产业韧性和可持续性,加快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培育树立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特别是在生产端、运输端、加工端、消费端要着力提升产业规模和增强产业韧性,促使农业产业生产端更加智能化、机械化,在运输端更加高效化、流畅化,在加工端更加数字化、特色化,在消费端更加便捷化、自由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美丽乡村建设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由于其耕地面积广阔、生产工艺繁琐、涉及领域众多,所以,要建设美丽乡村就需要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为抓手,持续深化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要从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和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着手。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其政治功能、育人功能、服务功能,强化政治领导力,提升乡村干部个人能力和文化素养,在政府、高校、企业选拔优秀青年人才驻村锻炼;注重营造良好的乡村风俗风气和社会氛围,将党的先进思想、乡村的优秀文化以及典型人物事迹在乡村中广泛宣传并号召学习;乡村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全心全意为农村农民服务,既要聚焦解决乡村急难愁困的问题,也要深入农民生活、生产一线,防范化解各类潜在风险。
2.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与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息息相关。要在加强政策引导、坚持标准化建设、注重人文关怀三个方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在政策引导上,要明确乡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政策性岗位吸纳青年人才服务乡村,通过政府扶持推进乡村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在标准化建设上,要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向均等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提升乡村办学水平;提升乡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加强农村医保、生活补贴、困难救助的扶持力度,解决农民“看病难”“吃药贵”的现实问题。在人文关怀方面,要注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老年群体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群体的关心关爱,既要解决他们的教育、医疗、生活等物质生活问题,又要为其提供社交娱乐、知识文化的精神生活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时代党带领全体人民扎实推进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体体现出符合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必须依据这一现实问题,逐渐解决与此相关的各类“三农”问题,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加速实现,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
1.承担起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责任。首先,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农民人口9亿,占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如此众多的人口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保障;其次,中国只拥有世界9%的耕地,却要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也必须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保障;再次,从经济结构功能看,农业是根基,没有农业就没有工业,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进一步推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显然,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对一个世界大国的发展来说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责任。在过去的百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了从饥饿走向温饱并迈向小康的伟大壮举,已经圆满承担起了过去时代的历史责任,进入新时代,历史责任更加重大。
2.承担起推进人类社会农业现代化发展责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几十年间就成为如今的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其中农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可忽视。中国作为历史久远的农业大国,在保证民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农业产业体系,从稳产保供到增产增收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飞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9万亿元,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6.69万亿元,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6,47%,由此可见,农业经济不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也在世界经济市场上也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不但为中国自身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推进世界农业发展现代化做出了贡献。进入新时代,世界农业市场越发广阔。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共同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作为世界人民和平共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和平、合作、友好发展的根基,充分展示了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扎实推进人类社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责任。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现全体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任务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彻底消除农村相对贫困。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跟进农村脱贫地区的动态监测,对存在返贫趋势或出现返贫苗头的个人和家庭落实全面帮扶措施,将确实存在返贫倾向的监测对象纳入到农村低保、惠民救助、医疗救助、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要分层分类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于农村低收入和欠发达地区要采取点对点帮扶机制。要积极落实各项返贫惠民政策,重点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创业补贴、就业岗位、贷款支持、生活补助以及技能培训。要持续推进东西部协同合作,促成经济发达地域与经济落后乡村结对帮扶,全面带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不断激发相对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不断推动相对贫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经营理念改革与人力资源投入,在政策扶持方面更加侧重于扶志扶智,围绕支柱型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条,扩增衍生产业链条,为农民群体返乡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不断缩小政策差距、收入差距以及发展差距。
2.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将重点放在提升农民技能水平、提供稳定就业岗位以及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三方面。一是为农民职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培训,通过对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能够提高农民的农机操控使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农业科学生产能力。二是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要将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到实处,充分认识中小微企业在缓解农民就业岗位紧缺问题中的重要位置,要持续巩固和发展涉农的中小微型企业,进一步提高农民就业岗位数量,提升农民就业岗位薪资待遇。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要完善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创业园、孵化基地以及实训基地建设,制定创业补贴、贷款免息、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激励、技术支持和平台保障,为更多农民创业提供机会。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利用政策激励引导广大青年人才返乡和赴村就业,为乡村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提供保障。在经济发展上,要丰富产业结构,为产业提供场地、交通、政策、人才等诸多便利,吸引优质产业进村投资建厂,激发经济活力。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除了要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还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包括大力加强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等。精神文明的关键是推进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如何改善广大农民的精神风貌,使他们全面提升精神文化素养。
1.全面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备建设是影响农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要统筹加强乡村规划建设,重点夯实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以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为主的文化类服务设施,建设以活动室、公园、体育场为主的体育类服务设施,建设以创业孵化园、人才服务机构、技能培训中心为主的惠民类服务设施。要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开展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农村污水排放治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农村道路交通改造。要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水力资源、电力资源等相关设备的配备,强化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修缮,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乡村中的推广应用,构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2.全面提升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要不断挖掘探索以中华优秀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典型先进“三农”文化,重点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在建设农业、改造农业、发展农业过程中孕育而生的精神文化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予以传承弘扬,融入个人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要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为出发点,利用文化名村的典型引领作用,通过打造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村,激发人们对于乡村文化的了解喜爱和深入探索,提升新时代农民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属地认同。要以乡村家风、乡风以及非遗传承为建设重点,通过开展重大节庆日仪式感教育、思想引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以及乡村文化教育塑造新时代良好的乡村风貌。要彻底整治乡村陋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乡村精神面貌,注重用良好乡村风气带动家教家风,促进个人思想进步。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优质的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源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追求的价值目标,重点要处理好人与资源、产业、生态、乡村间的关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强国。
1.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升级转型。首先要加快农业发展转变,打造资源节约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主要以节省自然资源、注重自然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为根本遵循,构建一种集约化的农业绿色生产体系。要通过发展多熟制种植,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农业生产模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强化灌溉和施肥的精准实施,解决大型农业机械的高耗能问题。在秸秆的处理上,要通过对秸秆的二次处理加工使其能够成为肥料、饲料和能源。在农村电力系统开发建设上,要探索采用太阳能、水力、风力发电设备,实现能源的绿色获取。在牲畜粪便处理上,要通过运用沼气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绿色能源。在农业资源消耗上,重点采用精准灌溉、施肥、培养等技术,减少资源消耗。总之,要通过政策、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方能实现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
2.要加快打造环境友好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提倡采用可持续、可推广的农业生产方式,注重在农业生产中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通过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的生产方式,构建生态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降低土壤对化学肥料和药物的摄入总量,提升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重点解决农业生产中对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污染和破坏问题。通过构建以循环农业为主体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鼓励绿色低碳农业生产企业,支持标准化有机化肥和农药生产企业,引进污水治理、废弃物处理以及耕地保护技术设备,支持绿色农业先进技术创新研发,实现废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投入减量化、产品供给无害化,全面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和主张,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1.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是坚定主张和平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进入新时代党结合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际,参考借鉴世界各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经验,以和平发展为原则,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保障,因为从中国这样一个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角度看,中国是否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是否稳定。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坚决不走西方发达国家殖民掠夺和破坏环境的老路,而是要走符合中国国情,推动世界农业共同繁荣的和平发展道路。
2.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中国目前是农产品世界第一大进口国、第二大贸易国以及第五大出口国,拥有多元化的农产品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在新征程上,我国要持续推进农产品贸易对外开放,丰富农产品进出口种类,持续深化农产品贸易合作模式,与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就农场建设、农业技术以及经营模式开展深度交流合作。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匮乏以及耕地面积缩减等人为与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危机问题,积极主动与各国合作研究,共享成果,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