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凡,汪建飞,张栩赫
(1.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科技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自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党中央对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小院服务“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并充分肯定。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他强调,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2023年5月,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表扬了青年人“自讨苦吃”的精气神,并提出殷切期望,鼓舞了更多研究生加入科技小院服务的热情。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派驻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工作。将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小院写入同一文件,为“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模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为实现技术、资金、人才等外生动力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转化提供了途径支撑。同时,有效规避了单一由外生动力带动而造成的可持续性低、单一由内生动力带动而引发的见效慢的问题[1]。
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起步较早,于2004年开始组织试点,2007年即遍布全省,截至2009年11月,全省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533名,其中大部分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指导农科研究生入村实践,掀起了一股送“技”下乡的热潮。以安徽科技学院专家团队为代表的科技特派员顺势而为,在中国农大科技小院联盟的支持下,于2013年5月在马鞍山当涂县建立了安徽省第一家科技小院,为农企、农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四零”精准服务。自此之后小院的建设工作备受省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重视,涉农高校开始陆续申报建设科技小院,相当数量的科技特派员也加入到科技小院指导教师的行列。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三部门联合发文,确定对68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2],其中包含安徽省三家高校支持建设的22个科技小院。本文在对科技特派员与科技小院关系的论述基础上,结合部分案例和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了破解问题和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模式作用的思路。
从性质来看,两者均是为更好地服务“三农”而衍生出来的科技强农手段,是我国基于传统农业推广体系进行创新的成果。两者强调从生产一线出发,立足于实际需求,自下而上实现技术供需对接,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解决现实问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基于服务目的的一致性,科技特派员与科技小院在服务过程中产生了交叉,有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拥有小院专家和科技特派员的双重身份,在两种服务模式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安徽省当涂县抓住省级科技特派员领衔组建“盛农水稻科技小院”的契机,率先提出由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共同为水稻种植企业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的模式,并由县农业农村局给予项目和经费支持。2019年,福建省南平市政府也提出了这种“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的新型服务模式,将建瓯闽北乌龙茶科技小院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结合起来,把科技小院的常驻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均列为设区市一级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列入科技特派员团队,享受科技特派员相关待遇[3]。近两年,将科技特派员身份的教师、专技人员选派为科技小院的指导教师已成为多地的惯常做法。
从发展路径来看,两者均是从地方试点实践开始,逐步发展到全国范围的技术推广模式,而且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科技小院的形成和发展做了铺垫。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时间比较早,1999年发端于福建省南平市,2002年在西北五省区进行试点,服务效果显著。2004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示范推广,于2012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此时科技特派员制度正式从地方实践上升到了国家级政策层面。而科技小院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于2009年带头发起的,在河北曲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科技小院。2012年底召开的全国首次“科技小院”工作交流会,科技小院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示范推广。
从服务成效来看,两者均对依托单位、农村、社会创造了价值。于依托单位而言,科技小院及科技特派员为其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职能提供了施展空间,能够提升本单位的社会声誉。于农村而言,技术服务人员为本地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农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壮大了当地产业,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于社会而言,科技小院和科技特派员的出现破解了技术供给与农村实际技术需求不匹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等、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的现实问题[4]。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配合下逐步形成了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从功能上来看,两者兼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主要功能,但科技小院是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上的创新升级,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农学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科技小院拓宽了科技特派员的人才培养范围,从专家教授的科技帮扶延伸为学生等年轻力量的向下扎根[5]。除本地人才培养外,还培养了在校学生这类后备人才,帮助学生在基层服务过程中寻找研究兴趣点,确定研究方向,将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成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型人才。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了基层工作,缓解了农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与原专业不匹配的问题。
从人员构成来看,科技小院的服务人员以在读研究生为主,专家教授为辅。学生和专家常年驻扎在小院内,随时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服务,研究生导师担任首席专家负责总指挥,指导学生完成服务工作。而科技特派员以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为主,学生身份的科技特派员较少,即使选派大学生科技特派员,面向的大学生群体也仅限于应届毕业生。而且在服务年限上也与其他科技特派员有所不同,相比而言,其服务期限设置较短,普遍为一年。
从服务方式来看,科技小院属于驻地服务。基于入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学生有至少长达一年的时间驻扎在科技小院内,与农民共同生活居住,随时可以为其提供服务,打破了距离和工作冲突等障碍,培养了学生的实操能力,破解了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与农村现实需要脱节的问题。同时得益于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的实施,小院每年都会有源源不断的研究生加入进来。而科技特派员大多数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肩负服务乡村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原单位的工作任务,或因工作单位与派驻地的距离问题导致无法长期驻扎农村,普遍采取不定期进村服务的方式。
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存在差异,因此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技术服务供给方式。科技特派员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地方特色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服务模式。农民作为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科技人员开展的一切技术活动均是围绕农民这一主体而服务的,所以无论是哪种服务模式最终都会落脚到农户身上。
针对那些有龙头企业的地区,技术人员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构建了“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公司+农户”模式。盛农水稻科技小院就是安徽科技学院依托当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盛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及产学研合作基地。学校每年派出10名研究生进行驻地服务,配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服务的专家教授们为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核心项目研发、技术推广提供智慧方案,协助公司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帮助企业完成了“南粳46”等优良水稻品种选种、遥感长势监测、微喷灌基质育秧、测土配方、氮素营养诊断及推荐施肥、农业固废肥料化、物联网与可追溯等20多项现代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参观+培训”的方式向农户普及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推广新品种。2017-2019年累计组织培训19次,田间观摩28次,受益人数达到2877人。在科技人员的参与下,企业与农户之间搭建起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发挥了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的社会服务功能。近3年来,累计示范推广新品种11个,推广新技术应用40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约65万亩次,推广水稻绿色防控约10万亩次,带动全县8个乡镇约7000个农户,增产粮食约3.5万吨,帮助农民增收近1亿元[6]。对于设有基地的地区,普遍采用“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基地+农户”模式,技术人员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在基地进行试验示范。为先进技术的有效性和产品的优良率提供保障,降低农民承担的风险[7]。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则采用“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项目+农户”模式,以更直观的方式激发农民积极性[7]。科技特派员根据地方发展状况申请项目和资金,租赁农户土地做新品种试验示范,雇佣农民在试验田工作,帮助农民拓宽收入渠道。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开展技术培训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能够为农村提供“造血式”帮扶,提升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服务效果的可持续性。当前线下技术培训方式包含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实用性强、见效快为特点的培训座谈会,小院师生及科技特派员基于实地调查,以村为单位,围绕当地农户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宣讲。在以养殖业为主的地区,宣传疫病防控和粪便处理知识;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普及科学种养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配合问答互动,现场教学答疑,为农民送去了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第二类是以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为特点的广播宣传。2023年2月15日,安徽省凤阳县太山村的大喇叭响起来了,科技特派员“老黄牛”徐德明心系农民的小麦种植生产问题,亲自下地检查小麦生长和病虫害情况,随后利用村里的广播细心地为农民讲解了当前麦田里的杂草种类以及化学除草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8],声音响彻家家户户,村民纷纷表示受益很大。这种贴合广大群众的广播式培训沿袭了传统的农村信息传播方式,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农民送去了福音,将新技术、新知识、新政策传到了千家万户,也为其他科技特派员如何更好开展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除了线下培训指导外,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科技人员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渠道服务,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上问诊帮助农户及时解决了很多生产难题,有效避免了重大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科技特派员信息平台专门设置了问专家和学技术专栏,农户可以按照自身需求设定区域、专业领域和科技特派员级别,系统将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专家供农户选择。24小时开放的科技特派员系统也为农户提供了门类丰富的技术培训视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了农户随时学、随地学的需求,有效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力量。
扶持壮大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在脱贫攻坚阶段,脱贫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依靠扶贫产业实现脱贫的[9]。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地处大别山区,以油茶种植为主,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但受制于产品品种杂乱和生产技术落后,起初一亩地仅能产出5公斤左右的茶油,贫困发生率达50%以上。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作为当地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在种质选育上下足了功夫,积极对接高校、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2021年入选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协同十个单位搭建了舒城油茶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形成了“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企业+基地+农户”服务模式。科技人员联合企业围绕核心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在基地进行试验示范,用专业化、标准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了从产前选种育种到产中种植管理再到产后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当前河棚镇油茶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年产油茶籽750吨,产值5000万元,有效带动了农户就业增收。
科技小院独特的运行模式更具针对性地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每个科技小院聚焦于为县域内的一个主要农产品产业提供服务。依托安徽科技学院成立的安徽盛农科技小院以水稻种植为主,研究生们对富硒水稻的市场行情和产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建立了水稻富硒叶面肥的研发与推广项目。经过试验验证,总结出了一种适合本地区的富硒水稻精准给肥技术,帮助农户平均每亩增收1000元,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该项目在全国首届科技小院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依托企业在“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的支持下探索形成了一套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突破了工厂化育秧、机播、机插、机耙、机收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服务技术瓶颈;建立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水稻生产示范区;完善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模式,降低了水稻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进一步强化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人才培养功能,创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的媒介和场所,为农村培养了一批真正用得上的人才。安徽省涉农高校对本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其中安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设立科技小院专项深化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倡议[10]。通过选拔专业学位研究生入驻和设置科技小院专项招生的方式为科技小院提供生源,结合教学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一线建小院,小院筑大院”的安农特色建设模式。安徽科技学院将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小院模式相结合,优先选派科技特派员身份的教师作为科技小院的指导教师,或遴选地方科技特派员作为校外导师,实行双导师负责、导师组联合培养制度,明确规定入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必须完成不少于12个月的顶岗实践,并撰写工作日志。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了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信念。
在开展农业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同时,科技小院及科技特派员也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技术人员以普及宣传为切入点,逐步转变了农民对待技术的态度,使他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足以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生产效益。配合集中授课、播放视频、互动问答等多种培训形式,优先培养文化素质较高和受教育意愿强烈的农民,充分利用从众心理,循序渐进地扩大受训人员群体数量。借助网络平台零距离、可回放的特点,为农户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反复学习的渠道,形成了“线上+线下”协同配合的培训模式。理论培训结束后,技术人员会到田间地头亲自指导,确保农民真正学有所用,发挥培训的最佳效果,在农村营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
尽管“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服务“三农”的模式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毋庸讳言,在当前的教育模式和农技推广体制下,“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模式的运行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不断完善专业结构,优化运行激励机制,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这一全新技术服务模式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差和农民受教育观念不强的双重因素制约下,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习理解能力差,难以掌握培训内容,进一步导致了科技素质低下。加之受到城市务工收入拉动作用,为追求更高的收益回报,很多青壮年放弃了在家务农的生活,选择进城务工,留下文化水平更低的老人和体力不具优势的妇女在农村务农。这类仅依靠妇女老人种地的家庭已经不再将务农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自然会减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热情和精力,甚至采取粗放经营态度,对技术培训不感兴趣。同时受制于小农意识和短视思维的长期影响,农户更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收益,想致富但不想投入时间和经济成本。而且基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性,收入不高的农民群体无法承担由于技术改变带来的减产风险,在面对新技术时往往采取观望的态度,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足,对科技人员的信任度不高,技术推广难以实施。
无论是科技特派员还是科技小院都存在专业结构不完整问题,由于科技人员的派遣单位多为涉农高校,因此技术人员开展的服务以农业的产前和产中环节为主。然而农业生产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包含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而且科技小院是以某一具体产业作为研究重点,入驻的研究生几乎来自同一个学院,难免会存在专业单一的弊端,无法满足农村复杂的多元化技术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民的产前选种和产后的精深加工进行指导,吸纳包含育种、科学种养、市场营销、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等更多专业类型的专家教授,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提供全产业链式服务。
在选派机制上,地方政府发布的科技特派员选派通知中没有任何关于任务量的描述,直到选派程序结束,后期发布的考核标准等通知才对工作任务量进行明确说明。这导致一部分被选派的科技特派员由于原工作单位原因无法完成每月到村服务次数的硬性指标,无奈下选择放弃,挫伤科技特派员服务积极性的同时也损害了农民对科技特派员的信任度,不利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持续发展。而且硬性的定量规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督促科技特派员到村服务,但是也很容易激发其抵触和应付心理,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导致服务效果不佳。在对接机制上,村级和县级相关管理部门与农民及科技特派员的联系不够,没有做好定期收集农户技术需求的工作,导致科技特派员到村后没有具体的解决农户需求的任务,制约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效率和作用发挥。在融资机制方面,资金作为推动项目运行的必要保障,缺乏资金的投入将会严重制约工作的顺利运行,进而影响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当前科技推广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尚未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项目、政府和依托单位,银行和企业的参与度不高。
农民是科技服务的受体,对科技成果的采纳与否直接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成败。面对农民科技素质偏低这一问题,要运用好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等手段。首先村干部应该负责做好技术宣传和协助工作,在村内张贴技术宣传标语,利用大喇叭广播和微信群向农民灌输科技兴农理论,转变农民思想[11];为科技人员安排好培训场地,通知村民积极准时参加,初期可以通过发放生活用品等实物奖励来激发农民的参训积极性,后期依靠积分累计制度和参训实际效果来维持农民的参训热情。科技人员则要按照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为农民传授真正用得上的技术[12]。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群体做好分类培训,确保接受培训的农民听得懂、学得会,逐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其次,科技人员可以通过租赁形式租借农户的土地进行试验示范,借助科技小院的常驻优势,加强与农民的互动,邀请农户参观并公示产量和收益,让农户亲身感受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改变,逐步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接受新技术。也可以优先动员村内种粮大户试用新品种、新技术,发挥本地人的辐射带动效应。最后,政府也要做好制度保障,借助政府的公信力来增强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任度,推动双方深入合作。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科技人员在农村创新创业,为农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减少学习能力强的年轻农民流失,提升农村整体科技素质。
提高专业结构的完整度需要从选派源头入手,扩大选派范围,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中广泛动员有技术能力的人报名,吸纳大学生、乡土人才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结合市场需求拓宽选派专业领域,将选派专业重点向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产后环节倾斜;动员高校鼓励多学科专业的教授、学生入驻科技小院,将科技小院作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实习基地,进而完善小院的专业结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培训手段丰富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结合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小院云系统上发布的可复制的地方经验,与全国研究相似类型或相同作物的科技人员学习交流,拓宽自身知识储备。但是要求每个村或科技小院的科技人员都发展成精通各种专业知识的全能型科技人才的想法不太现实,可以通过构建网状化的联动关系缓解专业单一的问题。综合考虑距离因素鼓励邻近地区科技小院互联互通、科技特派员自主抱团,根据需要跨地区服务,构建多学科、多专业的学习交流和合作关系,满足农户的多元需求。可以学习借鉴北京农林科学院的经验,由科技小院的牵头专家按照村集体的综合发展需要,整合、集成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专家形成专家团队开展组团服务,实现专家与农户之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多对一”的网状互动服务关系[1]。
协调流畅的内部机制是促进制度平稳运行的必要保证。为优化内部机制,提高科技人员服务积极性,可以优先在选派机制上做出改变,要求发布选派通知的各单位明确提出对任务量的要求和保障条件,进一步强化选派过程中的筛选环节,及时剔除无法完成任务的人员,保证服务的持续性。要避免出现选派结果公示后放弃,甚至是服务过一段时间后又放弃的情况。其次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强化互动联动,发挥村干部在村民与科技人员之间的润滑剂作用,协助科技人员定期收集农户技术需求,及时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提高科技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后可以通过相应政策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科技人员提供绿色贷款通道,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金额,做好充足的资金保障。要进一步拓宽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农村科技创业服务项目[13],支持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与农户、企业、合作社搭建利益共同体,获取额外收益,多措并举激发服务主体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