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学好
目前,我国金融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全球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大,地缘政治、脱钩断链、制裁打压等非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甚至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给全球经济开放和合作带来极大困难。在国际环境变化的压力之下,有的人想走回头路,有的人等待观望,有的人信心不足,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不继续往前走,我们几十年金融开放的成果就会遭到破坏。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果敢抉择。不能让金融开放的大门变小,而是相反,要让金融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在这一理念主导之下,才能谋划好金融进一步开放之策。
高水平金融开放就是更全面的金融开放,就是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高水平金融开放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联动。
一是要实现“走出去”与“请进来”的联动。经过多年努力,“走出去”与“请进来”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并不同步,而且差距较大。我国的金融体系完整发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缺陷。我们的金融主要是立足国内、立足国企,向下和向外的金融能力不足。向下是小微金融和农村金融不足,向外是国际金融能力不足。我国的金融“走出去”与企业“走出去”是相生相伴的,金融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发展壮大,但真正开展属地金融服务较少。这是金融开放总体布局中的薄弱之处。我们的金融机构都是全球大行,在全球排名中有6家银行位列前十,但不是国际性大行。而很多国外大行既是国际性银行,也是本地性银行。高水平金融开放,需要我们补齐国际业务的短板,使“走出去”与“请进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有更多经历“走出去”的艰辛,才能真正体会“请进来”的不易。
二是要实现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机构国际化的联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是巨大的、深远的,当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制度与市场的完善,公平与透明的政策环境,等等。同时,还要有完整的清算系统和国际化的金融服务提供良好配套和支撑。我们的金融机构在海外开展业务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包括法律的、市场的、监管的、文化的不适应,需要我们去适应各种不适应,稳住脚、扎下根。比较而言,可以说我们的金融业务“走出去”了,但金融机构还没有真正“走出去”;我们的银行信贷“走出去”了,但投资还没有真正“走出去”。因此,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国际化要与货币的国际化一起联动,同步推进。如果把人民币国际化看成中长期目标,那么当前是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良好契机。
首先,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和计价,把人民币当作储备货币的国家也在增加。其次,一些国家因美国乱用金融制裁手段而减少对美元的信任和依赖,开始重新寻找货币资产组合,而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再次,全球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货币的多元化必然会相伴而生。美元霸权给美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所以美国才会不惜让金融机构破产也要让美元加息,不惜发动战争也要维护美元的霸权。从本质上分析,美国这些年发动的较大的几次战争,主要是出于维护美元霸权的目的,然后才是争夺资源和军品出口的需要。美元霸权的影响远超出美国经济霸权的影响。而人民币的影响力远不及中国经济的实力。中国的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中国GDP占全球GDP总量的18%,但人民币结算或储备占全球的比重不到3%,排在日元和英镑之后,这与中国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不相符合。可以说,当前着力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是借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顺势而为,战略上要作为国之大事,政策上要有序推进。
三是要实现扩大金融开放领域与强化金融风险防范的联动。外资因素的加入与扩大,必然加大资金流动的波动和市场动荡等风险。正是在这种波动之下,市场健康与否、漏洞是否堵塞才得以检验,进而加以完善。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担心狼来了,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做好了准备,狼来了并不可怕,相反它逼着我们把篱笆筑得更牢,把漏洞补得更好。所以有序实施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需要同步推进更深层次的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需要同步提升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实际上,中国独特的体制优势,使得我们在抵御风险方面同样具有独特优势。我国国有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高达90%,国有金融机构在金融系统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这种地位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比的。强大的国有金融是我们抵御外来金融风险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四是要实现金融市场建设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我们的市场建设既要具有中国特色,又要与现代的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建设对标,因为我们还不是金融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还没有能力主导制定金融规范和标准。我们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金融市场建设起点低,金融市场大而不强,开放不足。但中国的金融市场最终将与国际金融市场完全联通,这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或经济强国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在法治、公平和透明的基础上,建设开放式的、高水平的金融市场。以良好的、现代的市场建设作为基础,我们才有可能打造出国际金融中心,这是相辅相成的。而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强国又是相生相伴的。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英国的伦敦,再到美国的纽约,这是金融强国的更替,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更替。中国是经济大国,因此必然成为经济强国;当我们成为经济强国时,也会成为金融强国吗?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