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制度优势 增强制度自信

2024-05-09 00:00:00徐芳

[时事热点]

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宪法规定和原则,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要求,积极推进慈善法修改。慈善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180人提出的765条意见,另收到来信18封。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这是慈善法首次修改,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慈善法,着重完善促进措施,规范慈善活动,强化领导监督,回应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增设应急慈善,规范个人求助行为,对健全应急慈善制度、完善促进措施、规范慈善活动、加强监督管理等作了规定,将为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材料二:2023年11月2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议题协商议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主持闭幕会并讲话。他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为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献计出力。

材料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2023年,国家民委和各地各部门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展馆、举办展览、开展宣讲、举办活动,打造文宣品牌,多形式、立体化引导各民族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材料四:2023 年 9 月 20 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在实践中,“枫桥经验”形成了“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的新时代特征。浙江省健全机制,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绍兴市创建“党建+信访+枫桥经验”机制,借助微信组建、“浙里民情”等数字媒介,以人民建议征集为主线,以党员干部下访接访为载体,真心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实现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当地。目前,浙江已建成县级社会治理中心 90个,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命题方向]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慈善法的修改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优势的。

提示: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慈善法修改,彰显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并在立法过程中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坚持了科学、民主立法,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通过了新修改的慈善法,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政协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应如何作为。

提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全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②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找准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着力重点,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讨论,提高议政建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科学民主决策。③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提高民主监督能力,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工作落地见效。④发挥自身行业优势、智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提示: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③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4. “枫桥经验”是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典范。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提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以基层党建凝聚强大工作合力。②坚持“法治、德治加智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③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深化基层自治,完善自治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心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针对训练

1.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此前,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180人提出的765条意见,另收到来信18封。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坚持立法为民,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②作为立法机关,积极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

③行使最高立法权,与时俱进制定和完善法律

④坚持开门立法,促进公民有序参与立法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2024年1月29日至2月1日,全国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北京进行“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题调研。他们深入基层收集企业意见诉求,并与中央相关部委及北京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聚焦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深入交流。这表明人民政协( )

①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助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②贯彻多党合作方针,保证国家决策科学民主

③聚焦国家重点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建言献策

④完善协商议政机制,提升民主监督的针对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2023年11月10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①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前提

②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稳定

③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要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