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安全性

2024-05-09 07:24沈洁
系统医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精神病休克

沈洁

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501

精神病类型多样,有强迫症、分裂症、抑郁症等,各种疾病均有行为、意识、认知障碍,轻症者能控制自身行为,重症者常有幻觉、谵妄等表现,伴随伤害性行为,对自身、社会安定性均会产生影响[1]。当精神病发作后,临床常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各种药物能调节神经递质代谢状态,降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但其作用有限,仍会使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反复加重的情况,还可能损伤认知功能,需寻求其他精神病治疗方案[2]。无抽搐电休克为近些年使用的方案,基础为传统电休克治疗,该方法实施前会实施肌松和麻醉治疗,该措施可降低脑受损程度,经外部电刺激能调节脑部放电状态,出现癫痫样反应,减轻各类精神症状[3]。然而电休克对机体健康的影响仍有较大争议。因此,选取2021 年11 月—2023 年11 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 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分为传统组、实践组,各60 例。传统组:病程1~14 年,平均(7.89±1.76)年;女25 例,男35 例;年龄24~76 岁,平均(50.43±4.72)岁。实践组:病程1~15 年,平均(8.27±1.83)年;女26 例,男34例;年龄25~77 岁,平均(51.01±4.0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精神病;②精神病未发作时均签署同意书;③未行其他抗精神病治疗;④委员会监督研究。

排除标准:①药物、酒精依赖者;②精神发育迟缓者;③高敏体质者;④电休克无法耐受者。

1.3 方法

传统组采用药物治疗: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5 mg)、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50410;规格:1 mg)等,其中奥氮平在初始阶段剂量为10 mg/d,若精神症状未缓解,可加至15 mg/d,需在睡前口服。利培酮在初始阶段剂量为0.5 mg/d,若精神症状未缓解,可加至2~4 mg/d,需在早晚口服。共4 周。

实践组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此组在休克治疗前需禁食禁水,若安装义齿,需提前取出,进入治疗室后维持去枕平卧位,向后轻轻仰起头部,使脊柱维持在弯曲状态,肢体伸直,将沙枕放在肩胛骨位置,打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对静脉电阻实施调节,准备阿托品(国药准字H41024294;规格:2 mL:1 mg)、丙泊酚(国药准字H20163045;规格:10 mL:0.1 g),两者剂量分别为0.5~1.0 mg、1.8 mg/kg,静滴后注意观察睫毛反应,彻底消失后为各患者静注氯琥珀胆碱(国药准字H31020599;规格:2 mL:0.1 g),需在2 min 内注射完成,维持1.5~2.0 mg/kg 的剂量,将保护器放在上下臼齿位置,评估骨骼松弛状态,充分放松后,在电极上均匀涂抹导电糊,在双颞位置放置电极,根据精神病患者耐受度、年龄等调节能量,打开电源后,维持2~3 s 的通电时间,该过程中的电流需维持在90~130 Ma,保持20~30 s 的有效时间,注意监测体征,电休克结束后行吸氧处理,能够自主呼吸后可转运至观察室,频率为2 次/周,共4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症状评分。需通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实施评估,有3 个方面,阴性症状总计49 分,阳性症状总计49 分,一般病理症状总计112 分,和上述分值越接近,精神症状越明显。

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经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si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实施评估,需统计总应答数,计算出错误应答数,记录完成时间等。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记录其分值减低情况,以此评估疗效:降幅在75%以上,即临床治愈;降幅在50%~74%,即显效;降幅在25%~49%,即好转;降幅<25%,即无效。临床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症状评分、认知功能)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精神症状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比较[(±s),分]

组别实践组(n=60)传统组(n=60)t 值P 值阴性症状治疗前21.95±3.04 21.88±3.37 0.120 0.905治疗后10.23±2.35 15.09±2.78 10.342<0.001阳性症状治疗前24.07±3.52 24.19±3.03 0.200 0.842治疗后6.05±1.78 10.94±2.61 11.990<0.001一般病理症状治疗前46.83±3.99 46.12±3.53 1.032 0.304治疗后18.21±2.94 23.04±2.06 10.422<0.001

2.2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实践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低于传统组,完成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s)

组别实践组(n=60)传统组(n=60)t 值P 值总应答数(个)治疗前117.53±8.02 117.06±8.71 0.308 0.759治疗后93.21±5.94 110.11±5.88 15.662<0.001错误应答数(个)治疗前53.25±8.46 53.71±8.29 0.301 0.764治疗后29.61±4.58 35.72±4.45 7.411<0.001完成时间(min)治疗前16.53±5.21 16.48±5.03 0.054 0.957治疗后9.92±1.68 14.08±2.31 11.281<0.001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践组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精神病典型表现为情感、行为、认知障碍,该病和多处基因重叠或基因缺失有相关性,会损伤到丘脑、大脑功能,各精神症状可为间歇性发作,也可为持续性发作[4]。临床对精神病有多种治疗措施,其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高,其操作便捷,其中利培酮能够与5-HT2 受体相结合,还能与多巴胺D2 受体相结合,有效减轻阳性症状,而且不会与胆碱能受体相结合,但其对运动神经的影响较为明显,安全性较低[5]。奥氮平也为常用抗精神病药,作用于肝脏后可产生氧化机制,竞争性的作用于多巴胺能神经元,调控神经细胞的排出情况,减轻认知损伤,恢复认知功能。但精神病多具有病程长的特点,仅经药物治疗很难彻底恢复神经功能。为降低精神病程度,临床常行物理刺激治疗,其中无抽搐电休克为常见的物理方案,该方案在前期阶段会行肌肉松弛治疗,短暂电流刺激能调节脑部神经代谢状态,大脑皮层在无意识状态下放电,能控制精神症状,促进精神病的康复[6]。

本研究中,实践组有效率为96.67%,高于传统组的83.33%(P<0.05)。赵俊鹏[7]的研究中,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即无抽搐电休克疗效好。该治疗会行全身麻醉,在电休克期间完全丧失意识,短暂脉冲治疗产生的电流可对脑细胞产生明显刺激,增加了皮层放电范围,有效控制精神症状[8]。当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会准备足够的麻醉和肌松效果,为患者静脉治疗后,可使机体处于麻醉状态,避免随时性抽搐,降低电刺激产生的不适感。该治疗能产生短暂的脉冲刺激,使脑组织维持在休克状态,可抑制中枢系统,刺激大脑皮层,作用于神经细胞后可提升其活力,恢复认知功能,而且治疗后能控制氧自由基含量,达到较好自由基聚集效果,降低认知受损程度[9-12]。

综上所述,无抽搐电休克的刺激较为明显,可减轻神经症状,提升认知功能,有效率较高。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精神病休克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谨防过敏性休克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都有精神病
更 正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