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观
十指轻拨丝线,原本静止的木偶小人立刻被注入了灵魂—只见书生轻拂衣袖,气宇轩昂,一边翻阅书卷,一边高唱抱负。曲调婉转动听,木偶灵活有趣。
提线木偶民间艺人蔡冬梅,就是让木偶小人“活”起来的人。在她提拉牵引之下,木偶既能舞刀弄枪,也能舞文弄墨,一个个鲜活的木偶小人似乎从唱本中走了出来。
三年前,蔡冬梅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木偶戏艺人,大多数时候,她的演出舞台就是庙会上那个小摊;和她一道的,是两三个乐器老师,一两个演员,底下有时有十来个观者,有时一个也没有。
乡道、田间、集会,都是她的舞台。从艺20多年,她从没有带着木偶戏踏进剧场,更没想过有一天能走出漳浦县城、走出福建漳州。
转折点发生在一次偶然的视频上传。2021年的一天,蔡冬梅将自己的表演视频上传到抖音,意外获得了7.7万网友点赞:“姑娘真不简单,高手在民间啊!”“人手心口,完美一统,传统文化艺术值得传承、发扬”……
三年过去,蔡冬梅的抖音账户已经积累了112万粉丝,她以阿梅这个名字被广大戏迷所知。
来到2024年的春节,蔡冬梅等到了一个更大的、被更多人看见的舞台:春晚—她特意盘了个和平常马尾不一样的发髻,身穿白色绸缎衬衫和深色马面裙,带着木偶“安童哥”,出现在央视跨年夜戏曲晚会的舞台上。
站在舞台上的阿梅一开嗓,就是热情亲切的闽南语“:安童哥啊啰!”从艺23年,阿梅带着木偶“阿童哥”,终于从漳浦村子的戏台走进了理想中的戏曲殿堂;木偶戏这门过去局限在闽语方言区的手艺,也随着阿梅的直播走出闽南。
木偶戏的种子,早在阿梅童年时期就已种下。
阿梅1987年出生于闽南农村。每年,村里孩童们最期待的便是农历十一月来演大戏的戏班子。临时搭建的简陋戏台,幻化出精彩纷呈的戏曲世界,成了阿梅内心最向往的地方。
才七八岁的她对戏痴迷得不行,夜里便将草席铺在稻草上,裹着被子看。若是演到凌晨三点,阿梅就三点回家,一定要看完才走。有一次,她跟着外公去放牛,心里还想着人家唱的戏,一不留神险些摔倒,一抬头,连外公的影子都见不着了。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14岁那年,阿梅开始半工半读,向村里的木偶戏老艺人拜师学戏。
因为真心喜欢,也颇有些天赋,阿梅学起木偶戏来比别人更快,跟着师傅学到第三天,阿梅就有勇气站上戏台。每次师傅教完新内容,阿梅第二天就会唱了。越深入了解,阿梅越感受到这门手艺的魅力。
木偶戏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朝,晋唐时随中原士族南迁进入如今福建泉州等地。唐末五代泉州籍道士谭峭所著的《化书》等文献显示,木偶戏至迟于唐末五代即在泉州地区流行。2006年,闽南提线木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巧的不同,木偶戏又被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形式,阿梅所学的正是其中的提线木偶。它有将近300支曲牌调,演出时既需要演员熟谙唱词唱腔,又需要他们隐匿在木偶之后,仅靠手中的几根细线牵引出角色的动作与情感。
提线木偶的灵魂全然源自表演者。“你要提好线,掌控好它,不然的话它就会飘来飘去的。提的是什么角色,我就要让它走怎么样的形态,还要跟着人物的心情有不同的步伐。让木偶走好,是最难的。”
阿梅说,提线木偶演出还会遇到卡线的问题,尤其是演武打戏时,木偶的头盔、戏服、手脚很容易绊在一起,要做到“口中有词,脑中有景,心中有数”。
木偶戏演员的成长和成才并不容易。阿梅初学时,师姐、师妹共有四人,但是没过两三年,就只剩下了阿梅一人。“有时候一个月连一台演出都没有,大家看不到出路。”阿梅说,“他们外出打工,慢慢结婚、成家,最后就都放弃了。只有我一个人舍不得。”
七八岁的她对戏痴迷得不行,夜里便将草席铺在稻草上,裹着被子看。
为了兼顾生存与热爱,阿梅辗转做过五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17岁时,在厦门鼓浪屿的餐厅做服务员。后来,她回到了老家,在电瓶车厂做收纳盒、在开往县城的客车上做售票员、在工厂办公室做行政。
阿梅做的这些工作没什么门槛,她对工作也没太大要求,唯一在意的是否需要加班。因为她没办法加班,经常到了晚上,她就要去演木偶戏,第二天再坐早班车赶回来上班。
唱戲赚不了钱,这曾经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民间木偶戏日渐凋敝,陷入了没有观众、招不到演员、演出质量下降这样“恶性循环”的怪圈。
兴盛之时,阿梅师傅的团队能有12人,收入也可观,戏班成员都能在村里盖起不错的房子,“以前看戏都是人山人海的”。但到了阿梅这代,团队缩减至4个人,一把二胡一把锣,两个人唱一整本戏。“根本演不出质量,质量不行,也没人要听。”阿梅说,一个月演出没有几台,“真感觉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有一次庙会,底下一个观众都没有,空荡荡的场面,让阿梅在心里滋生了挫败感。
但戏开了锣,就不能停。她记得师傅昔日的严格教诲:不管有没有观众,都要演好。
她从没想过走出漳浦县演出,因为即便在当地,了解木偶戏的人都寥寥无几。但一路走来,阿梅都不敢偷懒。从14岁到34岁,她就靠五份糊口的工作和一腔热爱坚持了下来。她始终记得师傅常说的那句话—“哪天你走了,这个戏就没人能演了。”
阿梅多少有些不甘心,在她心里,木偶戏不应该被埋没。2021年8月,还在老家做出租司机的阿梅,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抖音发布了第一条视频《春雨曲》。
“表哥匆匆离别去,临时一言无相辞……”阿梅手持细线,手中的小人也跟随她一步一动,栩栩如生。线下演出难以看清表演细节,搬到线上,新奇的表演形式一下子抓住了网友的目光:“还没失传啊!以前只听说过,没看过!”
令阿梅想不到的是,一条简单的短视频竟然在传统戏曲的“冷门赛道”上迅速爆火,一周内观看量突破百万。于是,阿梅和团队又陆续发布了《开漳圣王》《双生情缘》《八闽人祖·王审知》等经典唱段,好评如潮水涌来,每条视频的点赞量都过万,观看量常常突破百万。
阿梅默默无闻地演了20年木偶戏,终于在短视频时代“走红”。发到第四个作品时,阿梅开始试水直播。虽然第一次的网络直播只是在表演现场放了个支架,但当天同时在线的观众人数就超过了5000。
直播的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让阿梅深为震惊—过去20年,阿梅总共演出1000多场,短短一场直播,就能赶上廿年积累的观众数量。经过深思熟虑,阿梅下定决心做好抖音,“实在不行再回去开车呗”。
她很少为流量焦虑,有时候一晚上只有几百个人,在线人数多的时候高达3万人,不论直播间人数多少,阿梅总是尽力去展现木偶戏的精彩之处。她相信顺其自然,也能吸引到真心爱戏的观众。
就这样,仅过半年,阿梅的粉丝数就超过了70万。到如今,阿梅已成长为百万粉丝的戏曲主播。
两年多来,阿梅持续直播木偶戏、芗剧表演,演出的地点,不只在村里的小戏台,还有知名景区、大剧院、电视台等。
阿梅的抖音,成为戏迷们交流互动的一方天地。来自天南地北的网友们共同为戏而触动:“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姑娘真不简单,高手在民间啊!”
木偶戏,终于被看见了。
相较于传统木偶戏,阿梅的表演确有许多不同。
传统表演见偶不见人,甚至连操作木偶的手都不允许出镜。为了吸引互联网观众,阿梅主动革新了表演形式,将木偶背景从2米扩展到3米,并且演员露脸,唱戏的同时也展示提线过程。
起初,这种表现形式受到一些质疑。但有更多的戏迷却表示,看到木偶被操作的过程,提升了整体的观演感受。这些支持的声音,给了阿梅坚定创新的信心。
阿梅认为,木偶没有表情變化,表演者把表情给观众,对观众来说,表演者的魅力会增加木偶戏的魅力。此外,阿梅还在木偶戏的乐队伴奏中,巧妙融入了大提琴等西方乐器元素。这些改动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现在,阿梅不用像以前那样做其他工作以维持戏曲梦,打赏收入已足够整个团队花销。
她最有成就感的,并不是自己赚了多少钱,而是靠直播盘活了当地民营剧团的演出市场。
2022年,阿梅与朋友成立了丰归芗剧团,开始以阿梅木偶剧团的名义独立演出。芗剧的前身是歌仔戏,是闽南最重要、最流行的剧种之一,与木偶戏结合,既能兼顾不同需求,也能拓展各自市场。
有一次庙会,底下一个观众都没有,但戏开了锣,就不能停。她记得师傅昔日的严格教诲:不管有没有观众,都要演好。
阿梅开直播前,当地一台戏只叫得上几千元的价格。而在直播打响了知名度后,现在剧团接表演,保底都有一万多,最高能到两万多,演员演出费也翻了倍。
如今,在闽南戏曲界,丰归剧团是不折不扣的新锐“顶流网红”。短视频和直播的巨大流量和关注度,给丰归剧团带来了越来越多戏约。之前,阿梅和团队基本只在漳浦演出,很少走出漳州。现在,他们在厦漳泉三地到处演,远到北京、香港等地,每场演出台下观众都站得满满当当。
2023年,丰归剧团共接了300余场芗剧戏约和100余场木偶戏戏约,剧团全年无休。
受益的还有整个木偶戏行当。一位同行曾告诉阿梅,自从她的账号火了之后,很多人都知道了木偶戏,并且都想要请戏团表演。“带动了我们的行业,大家的工资都有所提高。”阿梅不用像师傅那样担心失传的事了。原先因为木偶戏不赚钱而放弃的人,这两年慢慢回流了。好几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都想跟着阿梅学戏。阿梅深感欣慰:“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别人。”
阿梅登上央视戏曲晚会的舞台之后,身边人都为她激动,她自己反而抱着平常心:“大家说这次央视回来不得了了,我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回来不还得下乡演出?”
阿梅一如既往做好每一次表演,把木偶戏的魅力传递给现场的1000多位观众,抖音的100多万粉丝,和全世界汇聚到直播间的戏迷朋友。
海内存知己,一位旅居美国的博士说,一听到阿梅的歌声,就想起小时候母亲带着他们三兄弟在戏台下听戏的场景。受到同样触动的,还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的同胞。阿梅的木偶戏,让戏迷们回到了遥远的童年时光。
阿梅的师父已经70多岁了,他见证着木偶戏从当初的处境艰难发展到如今的火热。他告诉阿梅,自己演了一辈子木偶戏,认真地坚持直到今天,他觉得很光荣。
听着师傅的话,阿梅在高兴之余又立刻想到,如今剧团名气这么大,业务这么多,质量一定要跟上,不能让木偶戏变成“一锤子买卖”—这就是阿梅,很少说空话,只想做实事。
非遗文化传承,需要让更多“阿梅”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