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学怎么办

2024-05-09 07:24马淑芬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愉悦感工作记忆驱动力

马淑芬

如果你有话想说

我成绩中等,想过把成绩提上去,也曾经努力过,但是没有很大的起色。父母对我要求也不高,总说让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即便如此,我有时还是很不想去上学,特别是早上起床的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好难呀!上学真的好累呀,天天读书、做题……我该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

——苦恼的小艾

或许我们心有灵犀

哈佛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博士、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所著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提出:学生不喜欢上学,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主要是因为大脑本身就不是用来思考的。

这样的说法是不是第一次听到?威林厄姆教授指出,相比处理视觉和听觉这类信息,思考是过分困难和缓慢的,因此大脑会尽力避免思考。这一理论挑战了传统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简单的大脑模型,模型主要分为3个区域,环境、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是大脑思考的区域,我们的大脑不喜欢深思熟虑,相反,它喜欢从既有的长期记忆中调动知识,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因此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对于大脑来说都是费力的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从学习中增强愉悦感。

那如何增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呢?不妨试试以下三个计策:

第一计:抬头远眺 消除疲劳

当你感觉疲惫时,不妨伸个懒腰,走到窗边,抬头眺望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让眼睛休息。你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微风吹过脸庞,让大脑放空,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如果你还是觉得很累,可以暂时放下学习,到户外散散步,什么都不想,只是专注地散步,看看路边的花草树木,听听虫鸣鸟叫,感受大自然奇妙的治愈力。

第二计:情绪拆弹 化难为易

有时很多情绪杂糅在一起会让我们感觉很混乱,也提不起劲。混乱是一种状态,我们给情绪来个“拆弹”。首先,看到当下这种状态包含了哪些情绪,可能有畏难、疲惫、不甘心等;其次,找到问题的驱动力,看清问题的本质;再次,逐一解决,还情绪一片晴空。例如,你可以问问自己:目前的情緒的驱动力是什么呢?畏难是因为自己觉得有退缩的空间吗?疲惫是因为最近睡眠不足吗?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问题。

第三计:以终为始 畅想未来

有时,我们可以通过畅想未来以增强自己的愉悦情绪。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自己长大了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长大后,我们也许会有一份热爱、体面并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也许会有一个温暖如意的知己,身边也许会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我们目前正在朝着可喜的未来迈步,这就是很值得高兴的事。

所以,亲爱的小艾同学,偶尔不想上学没关系,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抬头望远、拆解情绪、以终为始,收拾心情后再重新回到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去吧。

猜你喜欢
愉悦感工作记忆驱动力
找到工作的愉悦感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缺觉与抑郁
灵异小说中的愉悦感与叙事伦理美学阐释
语言研究新视角*——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