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波 张伟
摘要:在简述消防救援人员体能训练的作用、体能训练实战化的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应急救援的强化体能训练方案和体能训练的实战化思路,并介绍了体能训练的效果评估指标和方法,旨在为提高消防救援人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更加合理的实战化训练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消防救援;应急救援;体能训练;实战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4)03-0125-03
消防救援队伍是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主力军和国家队,面临着多灾种、高风险、重压力的挑战,应急救援是消防救援队伍的核心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能训练是保障消防救援人员作战效能的基础,面对突发的灾害事故,常规训练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无法适应实战需要,所以消防救援队伍的体能训练既要“从难从严”,又要“实战实训”。实战化是体能训练的重要思路,要求在训练项目中紧密结合任务需求和作战特点,模拟实际灾害情况设置训练场地和条件,提升训练难度和强度,培养消防救援人员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协同作战等能力。通过强化应急救援的体能训练,提高其实战化水平,可以有效帮助消防救援人员在各类灾害事故中“打赢硬仗、打好狠仗”,因此,有必要从应急救援角度将体能训练实战化,增强消防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1 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
1.1 体能训练的作用
体能训练是通过科学、系统、规律性的方法,包括力量、耐力、敏捷、灵敏性和协调等方面的训练,旨在提高身体的功能水平,增强身体素质,以适应各种运动和体力活动的需要。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和任务要求,决定了消防救援工作是一项强度高、风险高、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消防救援人员的体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灭火救援的效率及其人身安全。因此,消防救援人员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体能训练,消防救援人员可以提高对高温、低氧、烟雾、毒气等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锻炼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素质,培养勇敢无畏、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等意志品质,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实战能力,还可以减少运动损伤,预防职业病,保障身心健康,促进职业发展。
1.2 体能训练实战化的意义
消防救援人员在执行各种灭火救援任务时,需要搬运器材、攀爬楼梯或破拆障碍物,即利用身体运动系统完成各种复杂、精确的协调动作,平时的抗阻训练、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等可以增强骨骼肌的力量、耐力和爆发力。在进行高强度或长时间灭火救援时,需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来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及时清除乳酸疲劳,借助有氧耐力训练、间歇训练等,可以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摄氧量、心输出量和肺活量等指标[1]。由此可见,消防救援人员的体能训练与实战表现和救援质量息息相关。将体能训练实战化,使消防救援人员在拟真的应急场景中进行体能训练,有利于实际救援操作,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危机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培养消防救援人员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水平。
1.3 体能训练实战化的原则
消防救援队伍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救援,因此消防救援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都要达到一定水平,体能训练需要针对消防救援的特点和实际工作任务要求,做到个体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根据《“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和《“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体能训练的实战化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坚持应急救援需求导向。根据辖区灾害事故风险特点、本地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现状等因素,科学制定应急救援体能训练计划,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强化基础。②坚持实战导向。以有效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为目标,以提高实战效能为核心,以解决实战难题为要务,注重模拟真实环境、复杂情境、极限挑战等条件下的训练。③坚持身心素质全面提升。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身心素质、专业技能和协同配合能力,注重培养消防救援人员的快速反应、自主判断、果断决策等能力。④科学评估管理,加强对应急救援体能训练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采用与消防救援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职业特点相适应的训练标准、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
2 针对应急救援的强化体能训练方案
2.1 身体素质评估与个性化训练
在体能训练之前,身体素质评估必不可少,评估消防救援人员的身体素质,制定出针对个体的训练计划,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身体素质评估应该包括身体成分分析、心肺功能评估、肌肉力量评估、柔韧度评估等内容,其评估结果应该详细记录在个人档案中,形成针对性的个体训练计划。个体化训练是整体训练项目的配套部分,在个体化训练中可以考虑不同消防救援人员的身体状况、接受能力、心理状况、年龄和职业需求等因素,对训练强度、训练难度作适当调整。笔者将强化后的个性化训练分为快速反应能力训练、耐力和耐受力训练、力量和爆发力训练、灵敏度和协调性训练四个类别。
2.2 快速反应训练
反应速度是指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在紧急的救援现场,快速反应能力是消防救援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快速反应能力训练以训练反应速度、准确度的手眼协调为主,涵盖器材练习与运动训练。手眼协调是指消防救援人员观察到的现场信息和身体动作之间的同步性,在执行任务时,消防救援人员可能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操作各种器材和工具解决眼前问题。手眼协调训练的方式有:对不同重量和形状的器械、物品,如哑铃、沙袋、水桶等,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进行抛接、传递等动作;使用反应球或其他形状不规则的球类,使其在墙壁或地面上弹跳,并迅速做拍打、抓住、踢击等相应动作;使用平衡垫或其他不稳定的平台,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进行各种手部动作,如扔球、接球、转圈等。还可以根据训练者状况,使用间歇训练法或循环训练法,在高低强度之间交替,進行不同类型的手眼协调训练内容。
2.3 忍耐力和承受力训练
耐受力训练主要是训练对于高温、低温、高海拔等环境的适应能力,该类训练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循环训练等,例如跑步、游泳等,同时也包含一定的心理抗压能力训练。因此,此类训练往往采用单一、重复的训练方法,在磨炼消防救援人员身体素质与心性的同时,也易使其产生厌倦感和适应性减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增加挑战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负重折返跑的有氧训练中通过间歇、变速等方式提高无氧训练比重[2];在举重或俯卧撑等无氧运动中通过超量或循环等方式提高肌肉耐力;在功能性体能训练中加入平衡或协调等元素提高神经肌肉控制力;在心理压力测试中加入模拟场景或角色扮演等增强测试拟真度等。
2.4 力量和爆发力训练
消防救援队伍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需要具备较强的力量和爆发力,以应对不同的现场环境,因此要选择力量训练项目,如针对破拆、搬运、攀爬等动作,组合使用深蹲、硬拉、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基本功项目,提高上下肢及核心肌群的力量,在进行推举或深蹲等动作时,可以穿戴完整的消防服装或背负水枪等器材来增加负荷;针对冲刺、跳跃等动作,组合运用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30m冲刺等项目来提高下肢肌群的爆发力。重量训练是提高消防救援人员力量和爆发力的有效训练方法,消防救援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水平和训练目标,使用杠铃、哑铃、器械等器材,选择适当的重量和组数。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强度较大,应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根据恢复能力调整负荷强度,找到消防救援人员自身适用的频率与周期。
2.5 灵敏度和協调性训练
灵敏度和协调性训练是依赖器材的训练类型。灵敏度训练旨在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为此类训练引入激光敏捷训练器等器材,利用激光束发出不同颜色和方向的信号,要求消防救援人员按照信号做出相应动作,锻炼其视觉感知、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此外,一些传统器材如跨栏等,也可以锻炼消防救援人员的平衡感、灵活性和爆发力,应当在力量、耐力、速度等基础素质训练中融入锻炼灵敏度和柔韧性的组合项目。在协调性训练方面,可以使用平衡球、悬挂式训练器等,消防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坐、站、倒等不同的姿势进行训练,并设计不同的组合动作或循环动作,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快速切换。
3 体能训练的实战化思路
3.1 将实战救援演练分散至日常训练
为了使消防救援队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随时随地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灾害情况,需要将实战救援演练分散至日常训练,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训练机制,结合真火烟热设施、模拟器材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模拟演习。在日常基础性训练中也要穿插一些突发情况或紧急任务,进行应变处理或快速反应测试,要求参训消防救援人员在平时见惯于难,在难中见惯于险。
3.2 多角度开展场景模拟训练
为了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应在训练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器材和实际场地,模拟实际灾害事故场景进行训练。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的技术,可以为训练者提供高度真实的场景体验,借助该技术,消防救援人员可以进入计算机空间模拟的险情现场,学习如何在各种灾害场景下采取正确的救援行动。仿真器材是指能够模拟各种消防救援设备和器材的装置,如利用火灾模拟器、消防泵等装置进行灭火训练,利用爆炸模拟器进行化学品泄漏事故应对训练等,在现实场地中模拟各种消防救援场景,开展实际的灭火、搜救、抢险等任务,锻炼消防救援人员应对复杂灾害场景的实战能力。这种训练方式可以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安全的训练环境,降低了消防救援人员的受伤风险[3]。
3.3 尝试不同器械设备组合的训练
在消防救援现场,消防救援人员需要使用各种器械和设备实施救援。因此,对器械设备的灵活组合使用十分重要。实战化的体能训练可以根据实战经验和救援案例,模拟某一救援案例中的单一场景,要求消防救援人员选择相应的消防器械设备组合,如佩戴空气呼吸器、着灭火战斗服、提水带、水枪等,进行楼层攀登、越野跑、火场进攻等科目训练,还可以引入新型、改进型的消防器械设备,进行探索性训练,如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监测个人状况与火场环境数据,遥控无人机等辅助工具进行现场险情勘查等,提高消防救援人员对各种工具的熟悉程度。
4 体能训练的效果评估
4.1 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
为了有效评估训练效果,需要制定科学、具体的评估指标。消防救援队伍的体能训练评估指标应该包括身体素质、反应能力、耐力、力量、灵敏度和协调性等方面,这些指标反映了消防救援人员在灭火救援实战中需要具备的各项基本能力和素质,覆盖了消防救援人员在体能训练中涉及的各种运动项目和内容,对消防救援人员在不同应急救援场景中的个人表现提出了全面的素质要求。
4.2 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
为了对训练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根据评估指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4种方法:①生理指标法。通过在单次训练前后、训练的周期节点测量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血糖等,评估训练效果。②功能评估法。通过运动功能评估表、健康问卷等,了解参训消防救援人员的体能状况,及时发现问题。③实战评估法。通过实际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评估消防救援人员日常体能训练的成果,包括对场景的判断、快速反应、协调配合及器械使用等。④日志反思法。要求参训消防救援人员、教官做好训练日志记录,对每次训练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和交流,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保证训练成果。
5 结束语
强化应急救援的体能训练并将其实战化,有利于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各项素质,为消防救援人员应对各种复杂应急情况提供有力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体能训练和实战化思路将会更加科技、智能。其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化监控设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专业评估也将成为未来消防救援训练的趋势。在进一步改革体能训练模式、提升训练实战化水平的过程中,要“软硬兼施”,一方面做好基础训练设施的配套建设,保证足够的训练场地和器材设备,另一方面要注重实效评估,不断优化训练机制,追求更优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吉生,袁帅强,李燕.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消防学员体能分析与纠正策略[J].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2,38(10):79-85.
[2]宋畅.Cross Fit训练对专职消防救援人员无氧耐力素质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3]刘晋军,李静.“全灾种、大应急”任务背景下消防员体能训练伤病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J].今日消防,2021,6(11):14-15+19.